人们都说婚姻就像是鞋子一样,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这真是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婚姻是什么?婚姻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结盟。绝大多数的婚姻是在你情我愿的前提下缔结的。双方都渴望把自己贡献出来,和对方结成一个整体。我不怀疑自古以来无暇美满的婚姻肯定存在过,但恐怕也没人会否认,现实里的婚姻是苦辣酸甜咸五味杂陈的。当婚姻出了问题,离还是不离?这就如同莎翁的 To be or not to be 一样,令凡人纠结、烦恼。
英国脱欧其实就是一场离婚大战,而且注定是艰难的。
欧盟(EU)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战后的欧洲分崩成两大对立的阵营。资本主义的西欧和共产主义的东欧。西欧为了恢复经济,抗衡东欧幕后的苏联,一直在摸索着寻找一条共同的道路。历经变革共组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此后经过改革演变为欧盟。
EEC之初是为了共同发展经济,的确为西欧的经济发展和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做出了贡献。可后来野心越来越大,更侧重于军事、政治上的联合。欧盟的摊子越来越大,成员国的某些主权要上交布鲁塞尔,欧盟通过的法律凌驾在各国相关的法律之上。摊子过大,不可避免的是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EU这个大家庭的矛盾越来越多,互相扯皮、掣肘。贪大求全,发展不平衡。新成员带伤加入,加剧了矛盾的爆发。
如同婚姻的七年之痒一般,大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各怀不满,各自打着小算盘,直到某个契机,一方忍无可忍,来了一个总爆发,提出离婚。这个契机就是当年保守党的卡梅隆为了保证连任,大嘴许诺如果能赢得大选,将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
离还是不离,各执一词,双方吵得一塌糊涂。当时的纷杂喧嚣至今历历在目。投 OUT 的主要是基于不满主权丧失。一个国家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政策、法律,而是被欧盟制约。难民问题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投 IN 的主要是基于对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考虑。如同很多事情那样,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双刃剑, 很难有两全其美的结局。
据说公投日当晚,一开始卡梅隆还在唐宁街10号官邸和朋友有说有笑,认为结果将毫无悬念的 IN。直至凌晨投票陆续统计出来,形势不妙,OUT最终胜出。他从开始的难以置信到后来投降认栽,辞职了事儿。扔下了烂摊子,卡梅隆潇洒地挥挥手,不带一片云彩地走了。梅姨不顾抱痒之躯,挺身接盘。
如今为了一纸离婚协议,英国和欧盟翻脸相向。欧盟肯定是要杀鸡给猴看的,英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中捞到什么便宜。到头来终将是两败俱伤。
说心里话我挺同情想梅姨的,患有糖尿病,还得这么没日没夜地折腾,容易吗?大概她是希望自己成为撒切尔第二,能在国家有难之时力挽狂澜,带领国民闯出一条路来。然而,自古便是成王败寇,即使她能坚持着把脱欧大旗扛到终点,若想盖棺论定也得至少十年以后。届时英国若是挺了过来,那么她就是英雄,反之,她就会背上历史罪人的标签。
这国与国之间,竟也同人和人的交往一般。脱欧也真是和离婚一样,当局者焦头烂额,坐壁上观者等着看笑话,想想也是有趣。
对 !
就是: 仇者快, 亲者痛
隔岸观花的, 偷喜
豆豆先拿上法国护照在盟里逛,届时,英吉利海峡虽不是抬脚就能过的小河沟,可蹦一下也不难跳过来 LOL
@来也匆匆London
英国的将来是幸福的,只是要等阵痛过后。大概十年吧。
历史上的英国人总想脱离欧洲大陆的,心是朝着大西洋那边的。突如其来的公投,莫名其妙的结果也认证了英国的本意。德国默克尔的瞎搞,尤其是欧盟的移民政策真让英国吃不消。
在法国,英国的对岸有一个地方,数千非洲非法移民等着渡江到英国,因为民主的欧盟尊重他们的意愿,送他们想到的地方。
去英国溜了一圈,体会是,英国应该离开欧盟,英国才有自己的移民政策,才有自己的治国权和变通的管理体制。
英国是”富”婆,离婚了,欧盟那帮滑头政客咋不想再捞一笔呢?
但美国优先,又一下子让英国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界,不管怎么说看好英国女人梅姨,她有能力重振英国。
今年夏天去伦敦公差时,确实感觉伦敦现在要比巴黎干净许多,安全许多,梅姨冒着吃力不讨好的风险为英国人民着想,还是值得钦佩的。现在发现疏影无论写什么,都是一手好笔头!
是天壤之别的。
May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默克尔,是会在历史上,流芳的。
梅姨估计又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值得关注和鼓励。
翻开英国历史,当英国在紧要关头的时候,总是英国女人出来执牛耳行大权,拯救英国,让英国greater。
It is time to say goodbye。
danke schon,merci beaucoup,muchas graci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