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耳朵

有小说,有翻译,有随笔,想起什么写点儿什么。
个人资料
wzuo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老爸回忆录 - 童年(五)

(2025-08-21 13:34:16) 下一个

关于北平解放前的一些记忆(下)

眼看着日子越来越难过,幸好我母亲有个亲姐姐,我管她叫二姨,在大兴县青云店附近的东合盛村。我母亲每当粮食接不上顿时,就带我到二姨家里。他家还算比较殷实,有多少田地我不清楚,我只记得她家有两头大牲口,有马车,有时他们还雇一个长工。解放后在搞阶级划分时被定为中农,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脱离过劳动,不构成剥削阶级成分。我们在二姨家不但免费吃住,而且临走还要背回点棒子面。别小看这点粮食,有时可是解决一家温饱的关键援助啊。

东合盛在现在成为通公交车的大村了,而当时只不过是只有四五户人家的小自然村。我的二姨夫叫梅绍安,他是个非常干练的瘦老头, 既会干农活,又通文墨,写一手好字。他赶车技术甚好,尤其是使用大鞭子。我们在他家时 有一次见他提回一只打死的野兔,他们叫野猫,据他说,这是他赶车走路时碰上,被他一鞭子抽死了。他们的院落在东头,往西就是他的弟弟、几个侄子、哥哥的院落。就这么几户人家,自然非常清静,当地国民党政府也很少找他们的麻烦,因为他们与当地土匪有联系,非国民党大部队是不敢惹他们的。顺便说一句,解放前的北京南郊,土匪是很多的,其实这些土匪就是当地农民,他们像帮会一样,有一定势力范围,负责保护自己势力范围内一般民众,适当收取保护费。偶尔有外边的人进入他们的势力范围,首先得买通他们的关子。有外来的阔主,如不识相,也可能被绑架,这叫绑票。被绑者家属必须交给他们赎金才能领人。这叫赎票。处死被绑者,这叫撕票。这种情况比较稀有。一般穷苦百姓尽管放心,他们是不会来找麻烦的,有时还能给点施舍。我记得很清楚,二姨夫家就有一杆步枪。他的几个侄子更神气,经常背着盒子枪来二姨夫家,其中一个我管他叫二哥。据说解放后他隐藏了很久,直到1953年左右才被抓起来判刑,刑满释放后留在了兴凯湖农场。而那个大侄子则在解放前那年的夏天,因与邻近土匪团伙发生火拼而被打死。当时母亲和我正在二姨家,我清楚记得,一天中午,正当我们要吃午饭时,只听得村外啪啪响了两枪,接着一队国民党兵开进村里,敲开各家各户的门,用枪逼着,让屋里的人全出来到打麦场集合。全村的十几口人都出来了,国民党兵搜了一便身,便到各家屋里搜。不一会就让解散了。我们回家一看,屋里被翻得乱七八糟,粮食和衣服被拿走不少。我的一件打了补丁的破夹袄也不见了。晚上,听到村里传来哭声。原来,二姨夫的大侄子,我管他叫大哥,在邻近的大回城村被别的土匪帮打死了,尸体被人家用破门板抬了回来。也许是那个土匪帮与国民党部队有关系,也许是这个大侄子得罪了国民党部队,今天白天来的国民党兵就是对东合盛村的报复。这场经历我可是印象太深了,因为我是第一次让人用枪逼着走出房门,第一次看见被人用枪打死的我认识的人。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