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耳朵

有小说,有翻译,有随笔,想起什么写点儿什么。
个人资料
wzuo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老爸回忆录 - 童年(四)

(2025-08-14 09:50:03) 下一个

关于北平解放前的一些记忆 (上)

我的童年可以说是在动荡中度过的。我出生时恰逢日本占领北京的时期,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状况苦不堪言。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里有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我因年幼,只隐隐约约记得吃混合面的情景。所谓混合面,就是高粱面加橡子面,做成黑窝头,其口感粗糙无比,实难下咽,然后就是拉不出屎来了。据说正经粮食都被日本人拉走,给他们侵华部队吃了。据我父亲回忆,北京市民那个时期真是敢怒不敢言,见了日本鬼子都得鞠躬行礼,如果稍有迟疑,就有被日本鬼子扇大嘴巴的危险。稍有反抗,就可能被抓进日本宪兵队,那可就惨了,不死也得掉层皮。我只记得小时候,有一天我在北堂子胡同与潘家河沿交界的北墙根玩耍时,来了一队日本巡逻兵,我们一帮小孩赶紧缩在墙根下,眼看着日本兵大皮靴从我们面前咵咵走过,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

日本投降后,我的印象,北京市民松了一口气,市面繁华了许多。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父亲才承包了茶馆,日子稍微好过了些。从我与母亲的一张照片上也可以看出,母亲与我穿的还算体面,我手里还拿着一个苹果。

可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未持续多久,也就一两年的样子,日子又难过起来。首先是物价飞涨,其次是就业艰难。父亲经营的茶馆因为客人少而日渐衰落,最后不得不转给别人接手,父亲又干起轿夫、杠夫的行当,因为这工作无需成本,只要能卖力气就行。间或他也拉拉排子车,或打小鼓收点破烂。总之,他没有什么正当营生了。

日子的艰辛到解放前夕的1948年可以说达到了顶峰。不仅父亲很难挣点钱过日子,而且物价的飞涨令人不能承受。记得我父亲有时当天有活干,比如为出殡的当杠夫,他总是嘱咐我别到处乱跑,就在离家不远的果子巷一家米粮店门前拿着粮食口袋排着队等他。他一完事回来就径直去找我,当时就能买多些粮食。如果回家再拿口袋,说不定粮食又涨价不少。有时我觉得我买回来的粮食还不如他挣的钱有分量。这样的日子怎么过?母亲也不断找点零活干,以便贴补家用。父亲有几次冒险出去跑买卖。他和母亲都不告诉我干什么去了,但我还是知道了,原来父亲是干贩盐的生意,即在国民党统治的北平买二、三十斤盐,背在身上,上面再盖些玉米面之类的东西,挤火车到石家庄(当时叫石门)以西,再走几十里,到山里卖了,赚点钱回来。有一次叔叔对我说,我爸爸可是冒了生命危险才赚来点钱,因为火车太挤,有一次父亲是背了几十斤盐,双手把着车门外扶手,站在火车门外梯子上到的石家庄。要不是他身体强壮,那肯定是要丢掉性命的。就因为这一次冒险,母亲再也不让父亲去贩盐了。但父亲总是念念不忘,用手一比划“八”字,说那边山里的人可好了,要不咱们全家投奔那边去?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母亲没有同意。以后我才明白,父亲干的就是向解放区贩盐。其实,做这种生意是极其危险的,国民党兵对小贩盘查很严,如果发现是向解放区贩盐的,轻的是东西没收,人打个半死,重的交宪兵队处置,死活难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wzuo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确实!对于没有经历过的,真的也只有通过老辈的回忆才能了解了。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赞纪念好文!“据说正经粮食都被日本人拉走,给他们侵华部队吃了。据我父亲回忆,北京市民那个时期真是敢怒不敢言,见了日本鬼子都得鞠躬行礼,如果稍有迟疑,就有被日本鬼子扇大嘴巴的危险。稍有反抗,就可能被抓进日本宪兵队,那可就惨了,不死也得掉层皮。我只记得小时候,有一天我在北堂子胡同与潘家河沿交界的北墙根玩耍时,来了一队日本巡逻兵,我们一帮小孩赶紧缩在墙根下,眼看着日本兵大皮靴从我们面前咵咵走过,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回首。也听家里长辈说过一些往事。应景的好文,明天就是抗战80周年庆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