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随想录(13)风马牛不相及

(2025-03-07 02:46:13) 下一个

随想录(13)风马牛不相及

【百度】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风马牛不相及”。

成语故事寓意:齐国与楚国相隔千里。但齐国寻找借口,联合盟国,准备讨伐楚国,是别有用心的。当人们要采取行动的时候,总会去找一些借口,发动战争更需要借口。而在借口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动机,通常也是和利益有关的。

【事由】

《统筹方法》这篇文章是初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说明文,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撰写,主要介绍了统筹方法的概念和应用。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等领域。‌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通常以时间、方位、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统筹方法》是一篇以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学生可以通过课文了解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文章通过泡茶的例子,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合理安排工序来提高工作效率。课文中多次提到泡茶的不同方法,通过对比展示了统筹方法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效果。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统筹方法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统筹方法来提高时间管理和资源分配的效率。

我在教学这篇说明文时,运用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景愚在1983年春晚表演“吃鸡“的哑剧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通过统筹方法来提高效率。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实践结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纪实】1985年10月15日,湖北省教研室负责语文教改实验班的教研员张良谟老师通知我,将于11月6日至11日在沔阳举行湖北省中学语文研究会会员大会。让我带300分《初中试教总结》赴会,还准备让我借沔阳二中的学生上一节公开课。10月30日,湖北省语文教研室雷秋山主任,对我写的示范课教案提出建议,嘱咐我要认真做好充分准备。

时任湖北省中语会会长是我们华中师大一附中德高望重的特级教师陈治平老师,当时去参加年会的还有我的恩师刘友三老师,两位前辈和省语文教研室的几位教研员,认真审阅教案,及时指导。

11月6日上午,我们到达沔阳县教育局招待所报到,下午二点到沔阳二中,去准备上示范课的那个班听了一节课,学生的语文基础还可以,但学生上课发言的声音都不大,也许是因为我这个陌生人坐在后面的原因吧。下一节课开始上课后,语文老师介绍我与学生见面,大家热烈欢迎,老师请我讲话。

“同学们,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木子李,十年树木的‘木’,下一句是什么?大家一起说,学生:‘百年树人’,声音再大一些吧,学生高声‘百年树人’!很好,但我的名字不是‘树人’,而是‘培永’,培养学生到永远。记住了吗?学生高声‘记住了!’”初中学生,只要老师善于启发,还是比较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的。

然后,希望学生明天上课时,也要像今天这样大声回答问题。告诉他们,明天有二三百老师在台下听课,我们在台上上课,要像今天在教室上课一样,大胆、大方、大声发言!

此时,我提问:“谁能告诉我‘目中无人’是什么意思吗?”

马上有学生抢答,而且答对了。

于是,我讲了在大庭广众之中发言,要有“目中无人”的勇气,同时,还要做到“心中有人”,发言要对听众负责,要让在场的人都听得到你说了些什么。我们明天上课有许多老师听课,我们上得好,就是对那些老师的尊重。我们不是表演给他们看的,我们是真的在上课。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是真的在上课!

上什么呢?明天上华罗庚爷爷写的《统筹方法》。请大家今天回家好好预习一下这篇课文,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写下来,明天上课问我。

中学语文老师都知道,《统筹方法》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写的一篇把数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的事理说明文。

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不仅要会读,而且要会写的实用文。这三种文体,学生感觉最难学的、老师感觉最难教的就是说明文。

也许省教研室领导和教研员让我上这节课的目的,除了展示初中三年教改成果之外,就是要研究、探索一下这样的说明文,老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吧!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大庭广众之中上公开课,师生相互缺乏沟通,又是比较难的说明文教学,困难重重。

 我坚信,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所以,课前去沔阳二中与那个班的老师和学生见面、聊天,熟悉基本情况,特别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课堂学习表现等。异地借学生上公开课,只有熟悉和了解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离开沔阳二中时,请那位语文老师帮我准备好《统筹方法》的教学挂图和一块小黑板。

11月7日,上午开幕式后,湖北省教研室彭慧敏主任作报告,讲全国及我省的语文教改形势,讲到前段教改的成果,特别表扬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分编型教材的四个学校、七个实验班。并要求各地市与会教研室主任及教研员,要认真听七位老师的示范课及试教工作的汇报,学习他们的初中试教总结文章。准备组织各地区、县、市进行第二轮人教社分编型教材试教工作。

下午二点开始,第一节课由沙市三中的王昌明老师讲读《井岗翠竹》。第二节课由我去讲读《统筹方法》。

万事开头难。上课如此,上公开课尤其如此,上这样异地借学生的大型公开课更是如此了。

 课堂教学的开头,就是教学的导入程序。上好公开课特别要精心设计导入程序。

 上公开课那天,我和沔阳二中的学生在主席台上,面对与会的三百多老师,我是这样开头的:

 同学们好!我们今天是第二次见面了,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而且,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看央视春晚,特别喜欢去年春晚表演哑剧的王景愚。我现在来为你们表演一幕哑剧,好不好?(学生兴趣盎然,齐声叫好)你们不花钱买票,但是不能白看,看完我的表演,请大家说说剧情,好不好?学生齐声说“好!”。

于是,我开始表演一个教师下班回家,做中午饭的情景:

打开房门,放下《语文》书、备课本,进厨房。

洗手、淘米、煮饭。

然后,择菜、洗菜、切菜;炒菜。

虽然我表演的动作并不十分准确到位,但是,最可喜的是学生放开了,看完后就七嘴八舌说“剧情”。大家说的基本符合要求。明白了老师中午下班回家时间紧,事情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安排好顺序。接着,问学生:“如果老师回家先做菜,后煮饭,结果会怎么样?”

学生都抢着高声说,先后顺序错了,那就会耽误吃饭的时间,影响全家中午休息了。

 此时,再要求学生翻开课本,速读《统筹方法》。学生恍然大悟。

 学生速读完课文后,我问他们,还记得昨天第一次见面时,我讲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吗?记得就用我说的方法,再读一遍课文,把不懂的词语划出来,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加着重线。

 巡视结果,发现大家都不懂的一句话是:“卑之无甚高论”。而文章的关键语句“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大家都找到了。

将课前准备好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自己抄写“卑之无甚高论”的解释。这是我的恩师刘友三老师教我的,上公开课一定要抓紧时间,围绕中心,“该讲的一句不少,不该讲的半句嫌多。”

然后,在黑板上挂出课文中的“泡茶”的两幅插图,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再把我的哑剧表演与华老文章中举的“泡茶”的例子结合起来,想一想华老讲的“时间方面的事”。你们以后在学习、生活中能不能多考虑一下“时间方面的事”,用“统筹方法”去解决呢。

 充分肯定大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都明确了文章开头第一句话,不仅是关键语句,而且也是文章的中心。这种写法,跟写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都是“开门见山”的开头方式。

最后,感谢同学们为我们这次会议所做的努力!

《统筹方法》公开课在与会全体老师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