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教育随笔(82)教育部魏一樵主任来听课

(2021-10-07 19:03:36) 下一个

教育随笔(82)教育部魏一樵主任来听课

1985年4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时任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主任魏一樵一行五人,到我们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来听课。陪同魏主任走进教室的还有省市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还有学校领导和语文教研组长等十几人。

4月22日下午,湖北省教研室组织武汉市参加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的执教老师,到省教研室开座谈会,向教育部魏一樵主任汇报改革教材的使用情况。在会上发言的有已经完成初中三年实验的,执教中央教科所编初中综合型教材《语文》的刘友三老师(华中师大一附中)、武汉中学的蒋自立老师;还有即将完成初中实验的,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分编型教材《阅读》和《作文·汉语》的李培永老师(华中师大一附中)、武昌实验中学的陈文国老师。    

座谈会结束后,省教研室彭慧敏主任对我说:“我们已经通知你们学校领导了。明天魏主任要去你们班实地考察,第一节听课,后面三节课开座谈会,听听学生的汇报。”

当晚回家备课。按教学计划,该讲的课文是吕叔湘先生的《人类的语言》。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选自吕先生的《语文常谈》。

吕叔湘先生是中国语言学界的泰斗,这篇课文不到1000字,吕先生深入浅出,如叙家常,如说故事,把语言的本质、特点及其运用,这一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课时计划规定一节课。

教学要点: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特点;语言的运用。

教学重点: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文章的逻辑性。

课堂教学结构成竹在胸,就看临场发挥如何了。

我执教的语文实验班的学生,从1982年9月1日,到4月23日,已经接待全国各地来听课的老师1000多人,学生已经习以为常。你听你的课,我上我的课,也不管来听课的是谁。只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即席提问已然常态。

我的教法是实行“民主教学”,遇到问题就组织学生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产生“开窍反应”,来寻求正确的答案。

当然“领导讨论是一种困难的艺术,但也是很值得发展的艺术。教师必须经历过一段时间,有时要若干年的实验,才能发展起既有效又舒适的方法。”(引自[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第428页)。

不论是平时上课,还是举行公开课,都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学生思维产生“开窍反应”的教学环境。“开窍反应是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时所使用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之一。”(引文同上,第426页)

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程序非常重要。

吕叔湘先生的这篇说明文《人类的语言》,与学生上学期学过的说明文《统筹方法》(华罗庚著)一样,都是说明事理的。初中学生虽然还没有学过逻辑知识,但学习《统筹方法》时,已经对文章的逻辑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用提问式导入,让学生温故知新:

《人类的语言》和《统筹方法》一样,都是说明事理的,你们该不会忘记《统筹方法》那节课怎么上的吧?

学生立即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都想起了李老师表演哑剧的情节。

1983年春节过后不久,上《统筹方法》一课时,导入程序:“同学们都喜欢看央视春晚,特别喜欢去年春晚表演哑剧的王景愚。我现在来为你们表演一幕哑剧,好不好?(学生兴趣盎然,齐声叫好)你们不花钱买票,但是不能白看,看完我的表演,请大家说说剧情,好不好?学生齐声说好,我就开始表演了。”

    于是,我表演一个教师中午下班回家,处理家务的情景:

    打开房门,放下课本、备课本,进厨房。

    洗手、淘米、煮饭。

    然后,择菜、洗菜、切菜;炒菜。

虽然我的表演并不十分到位,但是,最可喜的是学生放开了,大家抢着说“剧情”,基本符合要求。明白了老师中午下班回家时间紧,事情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安排好。接着,问学生:“如果老师回家先做菜,后煮饭,结果会怎么样呢?”

此时,要求学生速读课文。

然后,在黑板上挂出课文中的“泡茶”的两幅插图,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再把我的哑剧表演与华老文章中举的“泡茶”的例子结合起来,想一想华老讲的“时间方面的事”。你们以后在学习中能不能多考虑一下“时间方面的事”呢。

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华老是怎么说明这种数学方法的呢?

我的哑剧表演虽然远远比不上王景愚,但学生看懂了,再读华老的“泡茶”,就明白了什么是“统筹方法”。

这就是用“具体形象”来说明“抽象概念”的常用方法。进而告诉学生,何谓“抽象”?继续举例:

问学生:“你们去医院看望因病住院的同学,要买点水果吧?买什么呢?”

“苹果、梨子、香蕉等。”

“如果他平时只喜欢吃苹果呢?”

“那就买苹果呀!”

此时,我特别加重语气问:“你们吃过水果吗?”多数同学即刻回答:“吃过啊!”

“吃过吗?”

有学生开始思考了。一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言:“我吃过的水果很多,有苹果、梨子、香蕉等。”

“好!请大家记住:‘水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吃不着;而‘苹果’是看得见、吃得着的食物。在逻辑上来说,前者是抽象的,后者是具象的!”

“《人类的语言》三段文字,作者在第一段说明了人类与别的动物语言的特征各是什么?运用什么说明方法?”

“第二段可以分几个层次?各层次分别说明什么?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三段可以分几个层次?各层次分别说明什么?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何?”

通过讨论,达到了教学目的,受到听课领导和老师的好评。他们一致认为,“学生训练有素“。

座谈会由语文科代表孙燕主持,所有学生都是即席发言,没有一个学生照稿子唸。十几个学生的发言,从不同角度、比较详细地汇报了参加语文教材改革的体会和收获。

魏一樵主任最后讲话时,热情表扬了学生参加教材改革的积极性;高度评价学生的发言内容实在、具体,表达清楚明白、逻辑性比较强;充分肯定学生的说话能力很强。最后明确表示,你们的实践证明了,这套初中《阅读》和《作文·汉语》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鼓励大家继续参加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希望李老师认真总结初中三年试教经验,把总结和试教成果报送给我。

他离开时,在实验班听课记录本上,郑重地签名: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   魏一樵

【附录】李慧的优秀作文《语文实验教学花絮》

     我真幸运,一进中学就分到了语文实验班。在我们班里,语文不再是一门令人头痛的功课,而让学生们又恨又怕。语文实验教学以富于改革的形式,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现在,我就从语文实验教学这朵鲜艳的大花上采摘几朵花瓣献给亲爱的读者吧……

    在一百多人面前……

几十个学校的一百多个校长、教导主任威严地挤在物理实验室里,脸上带着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我们,我们的心禁不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我们更担心的是李老师,只见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脸不变色,心不跳,从从容容开始了讲课。

老师的情绪感染了我们,渐渐地,大家都忘了这一百多人。在他们面前,大家依旧发言,依旧争得脸红脖子粗,完全忘记了自己和老师的身份,互相切磋,互相学习,课堂上的气氛由紧张严肃变得轻松活泼。

“可以提问题了。”老师的这一句话像一个打开洪水的闸门,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老师,叶老写的牵牛花蓬勃向上,可是很多人认为牵牛花是向上爬的东西,它总是依赖别人,自己一点都不坚强,这怎么解释啊?”教室里霎时静了下来,几百双眼睛盯着老师,是指责学生胆敢批评名家,还是搪塞过去?

“首先得表扬他敢与名家争论,有勇气!第二,说明他知识面比较宽,很好!”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至于问题,我想,是不是写作时,作者都有一个根据自己文章的中心选择材料的角度问题。叶老看到的是牵牛花向上的那种精神,你看到的是它只能依赖别人向上爬,都没有错吧?你觉得呢?”老师含笑问那个同学。那个同学本来摆出一副要与老师争论到底的架势,一听老师这样说,急忙表示同意!高!高!

下课以后,有些老师还悄悄问我们是否课前搞过准备工作。“嘿,我们今天早上才知道!”他们听后不禁惊异,又夸奖我们说:“你们的阅读能力真强!”

    写作课上……

这节课照例是修改作文。这也是我们实验教学的特点。我们老师规定,每次作文写完后,由同学们互相批改。如果你不同意同学的批改和评语,可以在作文后记中提出来。这样一来,在别人一提起来就头痛的写作课,在我们班成了最受大家欢迎的课之一。

你看,同学们批改得多么细心,又是多么地毫不留情。郭莹给李晓冬的作文《腊梅怒放》的评语:“本文结构新颖,中心明确,不足的是本文应着重写‘梅花’——张海迪在党的培养下成长的过程。”而李晓冬却在后记中说,中心应该与题目相符,强调张海迪自己是怎样成长的。两人针锋相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得提交全班讨论,而在班上,又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

我们不仅每次认真地上写作课,而且还要写日记,每周还要完成两篇课外练笔。经过这样的训练,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王江同学的《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的课外练笔文,以她独特的构思,大胆的设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文章发表以后,在全国引起巨大的反响。《长江日报》、《文汇报》、《文摘报》相继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广播了呢。还有孙燕、王艳、卢山、刘晓菲等同学曾发表过作文或获作文竞赛奖。这一切不能不说是我们写作实验教学的成果。

    录音机前……

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兴奋的心情,期待着又一节语文课。

   “呤呤……”上课了,老师手提录音机,满面春风走进教室。录音机,不必惊奇,这是我们实验教学中提高说话能力一个独特的练习方法。

在录音机前,同学们一个一个地录下了自己的声音。有的充满激情地朗读散文、诗歌;有的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介绍一处名胜;有的则惟妙惟肖地表演一段小品,内容包罗万象。同学们就在录音机前纠正自己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改正了说话时经常犯的“小动作”,克服了怕羞的心情,锻炼了演讲能力。

亲爱的读者,假如你对我的作文感兴趣,就请你来看一看我们的语文实验吧!

(李慧同学现在是美国一个州立大学的终生教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李培永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们的关注!当年就是一个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因不宜录取而名落孙山,被分配当了中学老师,边学边教,本着以诚待人、用心做事的原则,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因为遇到了贵人,调回母校,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不仅非常珍惜,而且常怀感恩之心,一定要好好工作,以此感谢母校!感谢那些好人、贵人!再次感谢你们的关注和夸奖!
smithmaella 回复 悄悄话 唉,咱生不逢时、不逢地,没有机会被名师指点。能遇上李老师是这些学生的福份。
寒墨 回复 悄悄话 统筹法当年好像也叫六一八法。就是优选法。
枕寒流 回复 悄悄话 多么幸运的同学们。他们在茁壮成长的少年时代遇到了点金的名师,为一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