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话人生(88)怎么都说不完的人生故事之三

(2021-03-09 05:02:02) 下一个

闲话人生(88)怎么都说不完的人生故事之三

 

初中实验成功了,三年前,这些学生入学成绩,全班50人,只有32人达到重点初中录取分数线的,现在有37人达到了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近80%的学生考取了本校高中。家长、校长皆大欢喜。

袁校长当年说,实验班要坚持六年教改实验,从初中到高中毕业六年时间,学生只要考取本校高中,就在高中实验班继续实验。你这个班主任要准备打“持久战”。

没有想到,袁校长到龄退休,新任校长李水生同意继续办高中语文实验班,但是,一定要按学校规定的,新生入学例行的分班原则和班主任抓阄的方式分班。

我抓到的四班就是高中语文实验班。拿到名单一看,五十人中只有五个学生是初中实验班的。原实验班的许多学生和家长,到学校找校长坚决要求继续参加高中实验,都被拒绝。

初中实验班语文科代表孙涵的妈妈,找李校长反复请求说:“我和孩子她爸爸都是学理科的,他爸一生是研究船舶的,我是医生。我们原来是希望孩子将来接我们的班,但是,她自从进了初中语文实验班后,就特别喜欢学习语文实验教材,更喜欢写作。中考完后,一个假期,她写了一部五万多字的中篇小说《正值青春年少时》(后来发表在1988年《长江》丛刊第三期)。请校长支持一下孩子吧!”说完,把孙涵的小说初稿给校长看了看。李校长才答应一定解决孙涵要求转班的问题。学校研究,我那时真的相信,是学校领导集体研究决定的。最后只批准孙涵和王江(该生1984年写的一篇课外练笔文《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媒体报到后引起轰动效应。而且这篇练笔文作为范文,已经入选高中实验教材《写作》第一册。)两个学生转到高中语文实验班。初中实验班的其他学生要求转班,一律不准。

高中语文实验班重建后,我给刘国正先生写了一封信。把上述情况和自己的苦恼,向国正先生倾诉之后,先生立即给我回信说: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你有改革的大志,而且扎扎实实地在实践着,积以时日,必见成果。中间出现一些曲折,应在意中。且高中试验另换新班,固然增加了困难,但也会多一点经验,望快然当之。

征途何处无风雨,更望花繁桃李枝。仅以此二句相赠。”

我牢记先生的“快然当之”,期盼三年后“花繁桃李枝”。哪怕未来征途狂风暴雨,我也要把教材改革进行到底!

我重振精神,不畏风雨,顺全国语文教学改革大势而上。

9月3日收到国正先生的回信,9月4日就开始进行各种调查,在摸清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学科的成绩,勾勒出分层次实施实验教学的粗线条的动态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提出要求。千方百计调动和保护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分别从纵横两方面的比较中不断提高,即既要从纵向比较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要从横向比较中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学生在成长,时间在变化,必须实行动态管理。好在还有七位参加初中实验的学生,他们就是我创建的“智能园地”的优良“种子”,只要我以诚待人(高中学生是“人”,不是孩子了!),用心做事,成功指日可待。

1986年暑假,在太原开高中实验教材工作会议。人教社初中《作文·汉语》责任编辑王连云先生告诉我,人教社决定修改《作文·汉语》。他说,国正先生准备调你来北京参加修订工作。你回学校先跟领导打招呼,人教社书面通知到了,就到北京来吧。

1986年9月22日我到北京人教社报到。在第一次修订工作会议上,国正先生讲话:“初中实验教材第一轮全国大规模实验,已经证明了这套教材的可行性,编辑体例的科学性,为了把这套教材编得更好,以便明年正式开始使用,我们决定进行修改。现成体例基本不变,主要根据执教老师和实验班学生的意见,对有些单元的内容、例文、单元练习题等进行修改。为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我们人教社建国以来,第一次聘请第一线的老师来参加修改,就是今天在坐的,北京的张必锟老师、江苏的朱泳燚老师和湖北的李培永老师。他们也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一个月时间确实有点紧,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在人教社一个月,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太多太多,容我慢慢道来。

先说副总编、编审刘国正先生,自从1983年在洛阳会议之后,先生一直对我关怀备至,我已经在【闲话人生(52)和(59)】写得非常详细了,这里只说在人教社大院的几件小事。

有一天在院子里散步,与先生不期而遇。他非常高兴地说:“在刚刚收到的《人民教育》第九期上,看到你的一篇文章,写得不错。”他鼓励我要继续一篇一篇地写,还嘱咐我,文章写好后给他看看。希望我苦攻十年,争取有所造就。

国庆节前夕,国正先生来参加修订文稿讨论会。传达了国家教委召开的修订教学大纲的会议精神。最后特地叮嘱责任编辑王老师,一定要安排好三位中学老师节日期间的活动。

国庆节后,上海《语文学习》主编范守纲先生来到人教社,约定采访张志公先生和叶圣陶先生。他与张必锟老师和朱泳燚老师是老朋友了,下午,他邀请我们几位一起,先去拜访国正先生。

他与国正先生也是老朋友了。他们就语文教学问题广泛而深入地交谈,让我们几个旁听者受益匪浅。

与国正先生告别时,我和朱泳燚恳请书法家国正先生,给我们俩各写一条幅,先生欣然应允。我们还约请先生明天上午八点半在人教社门口照相,先生高兴地答应一定准时到。第二天早上,先生就在门口等着我们一起照了几张相。中午二点,先生就把他的墨宝,送到招待所给我们了。前辈大师亲自送墨宝来,让我们两个晚辈好不愧疚,但是,先生“言必信,行必果”的为人行事,却让我们终生难忘。

一个月的教材修订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临别前,去办公楼向国正先生、定远先生、中学语文编辑室的领导和编辑道别。

国正先生首先表扬我为人教社积极推荐湖北优秀教师,参与修订工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特别赞成我乐于分享名利,而不独享其成的人生态度。先生勉励我继续努力,并希望我以后要与人教社长期合作。

原来这是在第一册修订工作完成之后,王老师在最后一次会议上说,人教社领导研究决定,继续请我们三个中学老师,参加后面五册的修订工作,但是不再集中到北京来了,由责任编辑王连云老师分配各人的任务,按要求完成修改任务后,将稿件挂号寄到人教社。

我在会议上提出建议说,我们湖北省执教第一轮实验班的其他几位老师,都非常不错,是否能请他们五位老师,完成后面五册分给我的修订任务。人教社领导与湖北省教研室领导商量、研究后采纳了我的建议。当时哪里想得到,这会成为我们这批年轻教师后来评高级、评特级的硬件之一呢?

国正先生总是在我取得哪怕一点点成绩,或有点创新的成果时,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当我遇到困难或感到困惑时,先生不是及时写信纾困解惑,就是托省教研室彭慧敏主任予以关心、关照。如果说,我现在的写作能力还可以的话,那也是先生耳提面命、鞭驽策蹇的必然。

自从1983年认识国正先生以来,无论我在哪里,先生总在关心我,怎么也说不完先生与我的故事。

    衷心感谢国正先生教我一生学语文教语文当好语文老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务实小民 回复 悄悄话 我现在都记得初中语文封面上有 刘国正的名字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刚刚在网上搜了一下,年仅十三岁的王江同学写的《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尖锐地指出了武汉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改革的意见,受到吴官正市长的重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