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32
推敲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译文:
《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这是已经传诵千百年的文坛佳话,也是运用比较思维方式斟酌词句的典范。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教育的一般规律。
我们常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我们认识一个事物常借助于与其他事物比较来实现。因为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鉴别,才有认识。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比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正如鲁迅所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方子”。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推敲词语,字斟句酌是最常用的比较思维方法。比如:前一篇中第一个问题,“逸”与“奔”比较,哪个用得比较好?又比如:王安石作《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觉得不好,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换了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 “春风又绿江南岸”。
学习语文,最关键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比较思维是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经常运用比较思维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有规律的。有人这样打比方,说语言是液态的,思想是气态的,文字是固态的。那么思维呢?它既与思想正确与否相关,也与语言密不可分。而且它有一定的模式。如果可以比喻的话,思维有点像装有液化气的钢瓶,生活中使用液化气也曾经厉过敢不敢用、会不会用的阶段,思维训练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敢于打开思维的阀门,点燃思维的火花,引起思维的“开窍反应”,才能多想,脑筋越用越灵,思路越来越活,再晓之以理,导之以法,学生就会想了。也就是说,只有敢想,才能多想,只有多想,才能会想。
创造敢想敢说敢问的心理环境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把教育的重心从让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转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能力上来,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打开思路的钥匙交给学生,钥匙就是正确的思维方法。陶行知先生有一首诗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入,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正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学生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从心理素质方面来说,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了,仅仅只是打开了思维的大门,要登堂入室,还要多想多问多说。而比较思维的方式正是多想的方式之一。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受科学的世界观支配的,无数事实证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人才的成长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数事实还证明,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靠后天的学习和灌输。没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只有学而知之,才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