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咖的第七界

走走、读读、想想、看看
原创文字,谢绝转载
正文

[地中海行] 参观毕加索博物馆

(2018-10-15 13:43:06) 下一个

先说几句题外话。毕加索博物馆游是地中海游系列里的最后一、两篇。当时写的时候烂尾很久。烂尾的原因是,我的一位在网上一遇如故,美丽有才情的朋友写了毕加索画作赏析。最主要人家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通,我写时压力那个山大,几次弃楼。后来想想,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行家写出行道,我写自己感受的热闹。焦大眼里也有自己的林妹妹,不是么。

 

真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在El Gotic 旧城区,顺着指示牌,走进古老幽静的巷子,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古香古色的博物馆,由5座私宅组成,曾经是画家的寓所。建筑本身就是个看点,别致陈静。相比之下,纽约的博物馆多半太现代,太摩登,往往失去了时光的味道。简素的天井,参观的人也不多。

 

 

在欧洲毕加索作品收藏最多的大约八大博物馆中,巴黎馆藏品最多,大概五千多。其次就是巴塞罗那,大约三千五百件。这其中大部分是画家本人在1970年捐赠的。由于他在法国成名,后世认为最好,最成熟的作品大多流散在海外。这里作品多是他早年作品,甚至是幼年时期的画作。不过早期画的更适合给我这样的普通人看,后面的画风就非常需要一定的艺术鉴赏力了。

 

这张毕加索画像以前挂在大厅的墙上,小珠做交换生来这里上课时拍的,现在已经没有展出了。

买一个语音导游解说,是非常必要和受益的。博物馆陈列非常精心,按时间轴排列,每个展厅,每幅作品都有编号,按时间轴陈列,按解说器的号码就可以听到详尽解读,搭配背景,十分有帮助。随着不同展厅看下去,可以看到画家成长的轨迹和画风的变化。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外行,还是被他迷住了。虽然这个博物馆缺失的是画家个人风格形成后辉煌时代的画作。

 

毕加索是个天才。幼儿时就对图形和色彩很有天赋。这与他做画师和美术老师的父亲之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在别的小孩还尿床的时候, 他已经可以画素描了。而且可简单,可繁琐,随心所欲,收放自如。正如画家自己所说,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

 

博物馆禁止拍照,所以下面的画作图片来自网络,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画,因为不是后世认为最好的,所以网上很难找到。

《科学与慈善》-来自网络

毕加索在16岁时,画了这幅《科学与慈善》。据说,毕加索的父亲唐.若赛(José Ruiz y Blasco)给儿子做模特,于是坐在床边的医生形象跃然纸上。1516岁少年能够充分借鉴当时盛行的印象派,实属不易。在以蓝灰色,棕色表现悲悯和忧郁的气息同时,映衬着暗红,黄绿诸色,平衡了伤感的氛围,画面成熟,色调行走挥洒自若,有学院派画风,但也预示着画家未来的自我风格。细品还真有拉斐尔的味道。说起拉斐尔,他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他的画作流传下来的不多,因为他37岁就辞世了。后世的评论家说《科学与慈善》和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梵蒂冈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壁画)相似。其主题都是哲学。画面的中央是两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们边走边争论。《科学与慈善》里病妇的柔细的手指,和《雅典学院》里两位先哲的手,是不是都在款款诉说?《科学与慈善》在1897年的马德里全国美展上获得赞扬,接着又在马拉加市的全省美展上摘取了金像奖。画面展现了16岁少年的哲学思考:人类需要两种关爱。

 

《雅典学院》-收藏于梵蒂冈博物馆

 

离开少年画作展厅时,看到一群孩子在上课。他们安静地坐在画家的一幅素描前面,老师显然在讲这幅画。好生羡慕这些孩子!

 

 

再上一层楼的展厅,陈列的是画家蓝色时期的画。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年迈的盲人吉他手》。

一位盲人,眼窝深陷,毫无生气,枯瘦如柴的手摸索着弹奏着。在巴塞罗那期间,毕加索画了一系列关于盲人的作品。盲者最能体现人类的困境盲目的,不仅是看不到光明,而且根本就没有光明的概念。沉于黑暗的深渊,它的尽头依然是黑暗。

 

 

 《Vieux Joueur de Guitare》,1903 (来自网络)

 

往下走,看到30岁以后的毕加索进入了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人生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持续和重复。没有固定的旋律,但种类繁多,时而激昂躁野,时而亲切异常,时而面目可憎。可以无比坦诚,也可以极致装假。变化无常,无可捉摸。唯一不变的,是画家永远忠于的自由!

 

我最喜欢的画是哪一幅?我就是个俗人,不能免俗地喜欢《格尔尼卡》(“Gernica”)。弗先生(弗洛依德)不是常说,熟悉导致喜欢吗?因为是毕加索的代表作,各路大师解读很多,所以印象深。这幅画表现的是一场灾难。1937年,纳粹德国的神鹰军团对西班牙北部小城格尔尼卡,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轰炸,小城一片废墟,死伤几千老百姓,多是老弱妇孺。于是,这幅载入绘画史册的《格尔尼卡》诞生了。

 

《格尔尼卡》里面没有飞机,大炮,炸弹,坦克,只有牛,马,女人和灯等物体。而且只有灰白黑三种颜色。然而,他要表现的已经超越了表象。从不解读自己画作的毕加索,解释了这幅画:牛代表残暴,马代表人民,其含义来自西班牙神话。仔细看看,那些浅灰,浅青色调勾勒出的是仰天呐喊的求救者,怀抱死婴哭泣的母亲……在支离破碎的灰白黑中,夹杂着纷乱的几何图形,完完全全打破了空间界限,表达出残暴,恐惧,痛苦和绝望的全部意义。而那盏清冷的孤灯,还是让人有一点点希望,黑暗终究会过去。这幅画,他把象征主义,半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后现代主义发挥到极致。也抒发了他对人类灾难的悲悯情怀。

 

此馆展出的是《格尔尼卡》照片,真迹在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不可以拍照,手机也没闲着。记了很多笔记。怎样读毕加索的画?要读懂画家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语音解说原话:

“The interpretation of painting is an exhaustive study of rhythm. Color and movement and a constant play of imagination ……”

 

几个小时的参观,对毕加索和他的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惊人的坦诚之念,天真的创造力去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迄今无人可以相提并论。他解放了人类对艺术的束缚,摒弃规定,不要偏见,什么也不要,又什么都要去探索,去创造。他的艺术生涯毫无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到浪漫,从具体到抽象,来来往往,就象他一生追寻的,绝对自由。

 

他本人也是一个传奇。他是第一个在上天堂前看到自己的作品卖到天价的画家。也是第一个眼看着自己的作品走入蓬皮社(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的艺术家。他的情感史之多,不亚于他的画作。年逾古稀再加上个十几岁的年纪,还有豆蔻年华的小情儿。人家搭讪的方式简单不粗暴,并且屡试不爽:

 

小妞,能为你画张小像吗?我是Picasso!“

 

更多地中海游记:没有红毯的嘎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