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空庭春欲晚》剧照-来自网络
在微读上翻到张觅的《一往情深深几许:纳兰容若词传》,又悉心读了纳兰词。公子的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我想到了这篇旧文。
提起纳兰性德(字容若),人们想到的是清丽凄婉的纳兰词。正是因为纳兰词太有名了,与清代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代词家三绝”,还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的词掩盖了纳兰容若的其他造诣。大清第一才子不是浪得虚名。
纳兰容若不仅仅在作词方面千秋独步,他的一生也是一首缠绵柔情的动人诗篇。
我一贯笃信血统论。先看看他的出身。纳兰容若出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年),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一代权臣纳兰明珠。他的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我们现在的话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三)代。他的曾祖父金台石的妹妹孟古,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极的母亲。作为皇戚贵胄,当朝重臣的明珠的长子,本来注定荣华富贵,繁花着锦,可他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22岁中进士,被康熙赏识,封为一等贴身侍卫。他随康熙帝南寻北狩,游历四方。不难看出,他文武双全。史学家雷海宗先生认为“最理想的人格乃是文武合一“,纳兰容若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他有着极富戏剧色彩的人生,他虽满族人却痴迷汉文化;身为权相明珠之子、康熙帝一等侍卫,身处喧红闹紫、高门广厦之中,心却游离于繁华热闹之外。 所以才有了他独步千秋的词;在情感上,对妻子忠贞不二,生死相随。纳兰容若20岁时,奉父母之命与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联姻。起初是一场父母包办的政治婚姻,但纳兰性德与卢氏却能够心魂相依,相濡以沫。他们的生活甜蜜而温馨,既相敬如宾,又兴趣盎然,他们常常一起读书,饮酒,一起谈心,戏谑,一派琴瑟和鸣。但是好景不长,纳兰23岁时,卢氏因难产辞世。在这种悲痛难抑的情绪中,产生了词史上最痛彻的词系列,纳兰的悼念亡妻的悼亡词: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在西风萧瑟的夕阳中,词人想起了与爱妻的过往点滴。想到自己和爱妻一夜欢饮之后,天亮了妻子仍在酣睡,自己放轻脚步。种种彼时那么寻常美好,如今定格成再也无法重演的幻梦。
这首词象电影蒙太奇,在过往和今朝之间交替。他的《蝶恋花》,则更像是词人心灵的一段独白,一个特写:
妻子的美好愿望当然得不到平行世界的回应,但词人同样更愿意成为天边的月亮,永远照着妻子美丽的身影,可是即便是月亮,也只能一个月圆一次,更多的时刻只能抱残守缺,美得像一个遗憾。所谓,月圆是景,月缺是诗。
每每读他的悼亡词,废卷伤神。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铁骨男儿,用他诗化的一生,演绎了一首“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篇章!生于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的他却过得并不快乐, 走在仕途,却一生为情所累。他的《饮水词》,满篇的“眼泪”、“伤心”、“惆怅”、“断肠”…… 爱与痛,生和死,合为一股热流而涌泄出来,撞击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一生一代一双人“,爱妻卢氏的离去,击碎了纳兰心中所有的情感寄托。他的好友,江南才子顾贞观,告诉公子,江南有位名妓,叫沈宛,对纳兰仰慕已久,把纳兰词谱成曲加以传唱。纳兰词被谱成曲传唱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被江南名妓谱曲传唱在青楼画舫,还是第一次听说。顾贞观还告诉纳兰,沈宛大方得体,容貌清秀,才学不让须眉。
缘分来了千军万马。在纳兰29岁时,康熙巡幸江南。纳兰作为御前侍卫随。,他和沈宛邂逅于江南画舫,相知在绿纱窗下。沈宛,剪水双眸,凝脂肌肤,手抚琴弦,唱着“添段新愁和感旧,拼却红颜瘦”。
纳兰性德为她书一阕《浣溪沙》:
十八年前堕世间,
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
红锦粉冷枕函偏。
相看好处却无言。
他们相见恨晚,他们仿佛就是前世的鸳鸯,在江南做着前世的温柔梦。康熙南巡结束,纳兰和沈宛执手相看泪眼,相约有缘再聚。一年之后,在顾贞观的帮助下,沈宛北上,在京城与纳兰团聚。然而,当时满人入关不久,满汉等级尊卑森严,完全不可以通婚。纳兰不能辜负沈宛。无奈,将她安置在德胜门的一座别院里,俨然和她过起了夫妻的恩爱生活。好在明珠没过问,尤其是康熙皇帝更是睁一只 眼闭一只眼,纳兰在沈宛的身上,体验到江南女子,汉文化的魅力。于是,他们琴瑟和谐,恩爱有加,沈宛的《选梦词》以及纳兰性德的《饮水词》都有了进一步的删改和增补。
1655年,纳兰容若刚在而立之年、风华正茂之时,却因一场寒疾而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孤独无靠的她和纳兰性德的遗腹子。
沈宛在当年秋天生下遗腹子富森,儿子被纳兰明珠带回明珠相府后,她,一代名妓沈宛搬出别院,南下,幽居在江南深深的庭院,再不与人往来,为她死去的丈夫誓守一生的信约。每天咀嚼一页纳兰的《饮水词》,捧着回忆度日……
最后,以国学大师王国维对纳兰性德的评价来结束:“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由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此评价道出了纳兰深情重义的秘密,那就是自然。这种自然,是滚滚红尘中的纯净。 因为纯净,所以自然。因为自然,所以深邃。
P.S. 公子多才多艺,书法造诣极佳。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1961年在北京琉璃厂发现该手札长卷,用刚收到的2000元稿酬买下。上世纪80年代末夏衍将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说“这是海内孤本,还是让国家保护为好”。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