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顿商学院院长:中美“贸易战”本质是创新争夺战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E6%B2%83%E9
Editor's note: The original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Professor Geoffrey Garrett. The article, “The 'Trade War' is Really About the Future of Innovation,” was first published on April 9, 2018. Read it here.
中美之间关税制裁的升级困扰着金融市场。我们可以说这是一场“可控制的、精心策划的贸易冲突”,但此次“贸易战”的实质或许已远超其字面意义。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双方实际争夺的不是贸易,而是谁来引领21世纪的全球创新。这意味着,我们的重点应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工智能,而不是仅仅在钢铁、大豆和太阳能电池板。
受到总统大选的推动,特朗普政府大谈特谈过去15年里,工资和就业与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猛涨之间的联系。但是美国政府更加担心的是中国对美国在创新经济中全球主导地位的实质性挑战。新兴势力挑战传统强国通常是指中美之间不断提升的军备竞赛,但也可以用来描述中美在未来创新方面的竞争。
我们先来看一些事实。中国已建成的高铁比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看看下面图中那条震撼人心的新渝贵高铁);中国的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50倍;去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超过了全球其他任何国家;中国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
按市值计算,苹果、亚马逊、脸书、谷歌和微软稳居全球前10大公司之列。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中国公司在几年前也晋身前十之列,并且它们的排名还在不断上升。
高盛估计从2012年到2016年间,美国对AI的总投资约为18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只有20亿美元——美国遥遥领先。但到2020年,中国预计对AI的投资将达到1500亿美元左右,意味着中国在这一领域将建立巨大的竞争优势。
毫无疑问,大多数最先进的新基础技术仍将继续出自美国。客观地说,中国要改变这种情况仍将需很长时间,乃至几十年。但是中国有着异乎寻常的能力,能快速并大规模地应用和改造美国技术。如果创新的定义是把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中国已经是一个创新经济体了。
这正是特朗普政府真正担心的。透过有关“贸易战”推文的表象,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美国政府对中国和未来创新的关注。
美国贸易代表就新征关税依据的报告名为《中国有关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相关的行为、政策和做法》,从名称上就可看出,这和钢铁或者制造业工作岗位毫无瓜葛。
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中强势而备受争议的规定,美国总统可就“不合理或有歧视性、以及干扰或限制美国商业的法案、政策或做法”采取任何他认为适当的行动,这份报告实际上是用来检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行动的正当性。
以上这些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重大问题:
1. 中国是否在创新经济方面“不合理地”限制了美国商业?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制定了积极的“产业政策”,意在将该经济体从低成本的组装制造基地转变为21世纪前沿产业的全球领导者。这是中国领导人为中国定下的宏大目标的核心。
过去,美国政府一直抱怨政府投资在全球市场造成“不公平竞争”,例如欧盟强力支持空客挑战波音,但美国对中国的主要牢骚不在于此。实际上,美国不满的是中国对美国公司在华经营设定了不公平的监管条件,但中国这么做理由也很充分。中国政府管制美国公司的在华经营,既为保护本国公司,也为确保中国公司可以获得美国先进的知识产权,这点毋庸置疑。
我接受的经济学教育告诉我,“谁赢得”创新不重要,因为全世界都会从更多创新中获益,无论创新出自何处。
举个例子,通用汽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建立的合资公司已有15年历史,如今这家合资公司令通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比在美国的还高,这对通用汽车的盈利大有帮助。但与此同时,这也增加了中国很快拥有能和通用在国内外正面竞争的全球性汽车公司的可能性(未必是上汽)。考虑到中国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巨大投资,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
美国公司是想要自由进入中国市场吗?它们是不是不愿意被迫和中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它们是否担忧在中国的“技术转让”(有时是通过知识产权“盗窃”进行的)?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自由市场不应该是这样的。但中国政府称它有权利监管本国市场,它也一直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认为美国的做法不公平,并认为自己的报复措施是正当的(如针对农业等产业的措施,可能会损害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在11月选举中的票仓)。
2. 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的做法正当吗?
中国政府说“不正当”。世界贸易组织(WTO)也这么认为,它一直在不断质疑“301条款”的合法性,因为该条款让美国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中同时扮演了法官和陪审团的角色,而这本是世贸组织该扮演的角色。
尽管世贸组织的成立离不开美国最初的动议和支持,但美国却一直想坚持自己是凌驾于这一国际组织之上的,这这一点可以从它根据《1974年贸易法》给予自己的权力上看出来,这一法案的出台比世贸组织的成立早20年。特朗普统治下的美国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这些至少排除了两条解决当前中美贸易争端的途径。美国要捍卫它根据“301条款”行事的权利。中国则不会诉诸世贸组织来推翻美国的制裁。相反,两国都要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今年的情况正是如此。
3. 贸易争端何时了?
在过去,我一直认为最好把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等事件看做是精心编排的大剧,目的是要安抚国内的政治情绪,同时不危及两国间互惠互利的根本经济往来。“以钢铁还大豆”这种针锋相对的关税制裁就很符合这种套路。
但说到未来的创新,其中的利害关系就要大得多。我接受的经济学教育告诉我,“谁赢得”创新不重要,因为全世界都会从更多创新中获益,无论创新出自何处。
而且,美国和中国在创新方面显然是互补的,美国在孵化创新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则在推广创新上有比较优势。这使得合作远好于冲突。
但在目前情况下,这一想法的问题是经济竞争很快演变成了对军事/安全竞赛的担忧,以及更广泛的新兴势力(中国)和传统强国(美国)间的其他种种竞争。网络安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一样技术即可能令工业间谍活动得以实施,也可能加剧对个人数据安全的担忧,而这些技术同时日渐成为了21世纪军事的支柱。实际上,大多数现代技术都拥有“双重用途”——对商业和安全问题都很重要。
由于以上种种情况,中美的创新竞争已成定局。我不认为目前的贸易冲突会发展到失控的地步,那样对两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害都太大。但即使中美两国领导人继续效仿他们的前任,平息冲突,就两国谁将赢得全球创新主导地位的根本性争夺只会加剧。而把这简单称为“贸易战”不只是误导,也是对世界两大最强国之间真实关系的轻描淡写。
杰弗里•加勒特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院长、管理与私营企业“Reliance教授”、管理学教授,同时是一名杰出国际政治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