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开播就收视第一,央视剧改写了2022年国产剧

(2022-12-25 02:20:27) 下一个

一开播就收视第一,央视这部大剧,改写了2022年国产剧的天花板

2022年12月24日 19:16 新浪网 作者 皮哥orange

与去年当之无愧的“剧王”《觉醒年代》不同,今年是越临近年底,王炸剧越多。
且不说开年有一部年代大剧《人世间》打底。
11月底,赵丽颖新剧《风吹半夏》如火如荼,这几天才刚以豆瓣8.2分收官,
随后,央八的《虎胆巍城》和央一的《县委大院》,就应接不暇,及时跟上。
另一边,《天下长河》品质稳如泰山,连续霸榜收视率,甚至打破了近五年历史剧的口碑天花板。
还有甜宠剧《卿卿日常》,谍战剧《信仰》,迷雾剧场《回来的女儿》一部接一部,把国剧的竞争推上了高潮。
正当皮哥以为,今年的“剧王”一定会从这几部中脱颖而出的时候,一部剧的横空出世,又让这一切变得扑朔迷离。
它就是不久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档上线的《破晓东方》。
听剧名是不是不太熟悉?看到原名,大家或许就明白了——《战上海》。
原著可太出名了,2018年12月出版,是上海交大教授刘统撰写的纪实文学,讲述上海解放之后一年间发生的故事。
虽然是纪实文学,但《战上海》十分故事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上海解放后,我党在政治、经济、社会改造等各个方面经历的困难和斗争。
简单一个“战”字,足见当时形势的严峻。
而《战上海》的影视化改编,显然要比著作本身更有传播价值。
早在2019年,《战上海》的剧本就进入创作阶段,并请来《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操刀。
随后拍摄94天杀青,时不时放出的路透照中,张嘉益饰演的陈毅佝偻着背,形神兼备让观众浮想联翩。
如今,正剧终于放出,登陆的还是央视一套黄金档,恰好和年初的《人世间》一首一尾形成呼应。
央视也颇为重视,在开播前后,“CCTV电视剧”连发7条动态宣传,四大网络视频平台也同步更新,讲真,这样的待遇还真是罕见。
在正式开播后,这部剧也迅速冲上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还同时上榜4条热搜。
那么,这部剧有没有可能超越《人世间》、《天下长河》等剧,成为今年口碑第一的“年度剧王”呢?
一口气刷完2集,皮哥这就带着大家一探究竟。
01、第一集破题角度绝了,渡江前夕,国共双方各干的三件事,将整部剧的博弈感拉满,故事性十足
《破晓东方》虽然主要讲上海的故事,但整个故事的大背景,却是1948年全国解放前夕。
这时候各方力量对垒,官方缠斗,民间暗流涌动,社会环境极其复杂。
那到底怎么拍,才能在反映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拉满故事感,让观众看进去?
要说《破晓东方》幕后不愧是王炸,只是通过镜头对比了三件事,就一下子让观众沉浸其中。
第一件:杀人和救人。
1948年解放上海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为了阻挠解放军的攻势,他们开始疯狂捕杀上海的地下党和进步人士。
整部剧开场的一个镜头,就让皮哥头皮发麻。
一名地下党被倒吊在楼顶,国民党警察局行动队副队长潘立忍在上面虎视眈眈。
“还有谁?”
“你们猖狂不了几天了!”
眼看撬不开他的嘴,潘立忍也忍无可忍。
他高高举起一桶汽油,全部倒在了这位地下党身上,然后慢悠悠点燃一根火柴,并将带有火星的火柴,扔了下去。
一片烈火中,潘立忍的脸被照得通红,这样的杀戮,也成为当时上海每天的常态。
无数我党先辈倒在了黎明前夕,反动派更是开启疯狂模式,从美国进口了先进的侦听设备,想要在敌后战场,将地下党一网打尽。
我方地下党李白,就是彼时隐藏在上海的重要一员。
虽然国民党的侦听车24小时不间断巡逻,在得到上海布防部署方案后,李白依旧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在第一时间将方案通过电报发给了中央军委。
在被捕的最后一刹那,李白按下了最后一句话:永别了,亲爱的同志们!
随后,从容被捕。
上了国民党“黑名单”的,不仅仅只有我党党员,还有黄炎培、张澜等民主人士。
与国民党的疯狂杀戮恰恰相反,我党却在极力挽救所有人。
李白被捕后,毛主席下了最高指示,要求上海地下党将李白及其家人安全救出。
为了保护黄炎培等人的安全,上海地下党也做了十分周全的营救方案。
比如全天候被监视的黄炎培,地下党就设计了找人假扮黄炎培的“偷天换日”之法,神不知鬼不觉将黄炎培护送出沪,平安到达北平。
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枪口下,我党在一条一条地拯救人命,这也在大战前夕形成了极其鲜明的立场对比。
第二件:备战与和谈。
1948年,蒋介石与李宗仁的总统之争已经开始。
输掉三大战役后,外部势力对蒋介石和国民党十分不满,培植了新的代理人李宗仁。
看到解放军势如破竹,李宗仁干脆开始跟我党和谈,提出“划江而治”。
但对“和谈”这种事,国民党向来是不守信用的,重庆谈判就是例子。
更何况,在国民党党内,李宗仁不过是被推到台前,背后掌控话语权的,依旧是蒋介石。
于是,出现了可笑的一幕:
李宗仁组织了代表团在台前和周总理领导的代表团和谈,蒋介石为首的顽固派却已经开始暗戳戳、悄咪咪沿着长江布防,做起了军事准备。
但在我党这边,对和谈还是非常重视的。
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和谈政策,如果国民党同意这些条件,那国共走向合作,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可惜,所有条件都被国民党一一推翻,李宗仁拒绝在和谈议定书上签字,和谈正式破裂。
国共的谈判桌博弈就此终止,一场大战看样子避免不了了。
这也直接带出了第三件事:布防与进攻。
军事战略博弈,是国共渡江攻防的重中之重。
国民党这边,虽然兵权给了汤恩伯,但蒋介石并没有放权的意思,而是对汤恩伯的长江布防计划指指点点。
说了一大堆,其实就表达了一个意思:
防不住还不如不要防了。
对面的汤恩伯面露难色。
蒋介石随后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长江防不住,防上海。
要么说,在战略眼光上,蒋介石真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长江天堑都防不了,上海孤城能防守三个月吗?
国民党那边,蒋介石一直在用自己的权力指点军事,而我党这边,陈毅和邓小平也对战事安排紧张讨论。
邓小平认为,渡江作战的纲要,是要从中央军委和总前指挥部的全局出发,要有核心和战略重点。
可陈老总却不同意,因为纲要是他制定的。
他觉得没有战术就没有战略,于是在一份战略计划里,把哪个团在哪个位置都标得清楚明白。
谈了半天,没谈出结果。
但在渡江进攻上,两位老总的看法却出奇地一致:不能等国民党布置好了再渡江作战,能早则早,能先过则先过。
于是,百万雄师就在陈老总的一声令下,渡过长江,向对岸进攻了。
三件事,一杀一救,一战一和,一防守一进攻。
两方对垒,气势拉满,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上海解放的大幕已然拉开。
风起云涌的战场和紧张刺激的敌后战线徐徐铺陈,整部剧的故事性魅力,也就这样出来了。
02、三场戏立住三个人物,张嘉益演陈毅藏着细节,巧妙!
其实很早之前,大家就知道了《破晓东方》里扮演陈毅的,是张嘉益。
见到张嘉益演陈老总,还是有不少人有担忧的。
主要有两点:
一来,陈老总是十大元帅中,比较特别的一位。
他为人风趣,性情豪爽,军政双优,长相有辨识度,如果不是特型演员,很难演得出彩。
二来,张嘉益是一位表演很有个人风格的演员,作为“叔圈顶流”,他在很多生活伦理剧中演过各色小人物。
观众也担心,张嘉益将自己的表演风格带入对伟人的塑造中,会不会显得出戏。
不过,对张嘉益这样的演员来说,演伟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就目前放出的两集看,张嘉益对陈老总的扮演,还是很出色的。
两集剧用三场戏立住了三个人物,其中第一个就是张嘉益扮演的陈毅。
我们都知道,陈老总指挥千军万马战斗,天不怕地不怕,从黄桥到孟良崮,从淮河战役到上海战役,到处都有陈老总的影子。
陈毅广为人知的特点,就是勇猛大气,豪爽乐观。
所以,除了塑造这种元帅气场外,张嘉益还扎根于现实情况,从陈老总真实经历的历史中,去探寻他性格里不为人知的特点。
别说,还真被他找到了,就两个字:恐慌。
什么,陈老总还有怕的事情吗?当然有。
上海解放前夕,中央有意让陈老总去当上海市长,这时候,陈老总有点发怵了。
管军队管了20年,领兵打仗没问题,但要管理一个大城市,陈毅称自己还是个“学生”。
那是上海,全国经济的中心,全世界都盯着看,上海在我党的手里,能不能治理好,会不会治理好。
恐慌的本质是心里那股为国为民的责任,陈老总去当这个市长,压力确实不小。
有个细节,张嘉益就很好地演出了陈老总当时的心态。
七届二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和陈毅一起吃饭,饭间,邓老总谈起中央让他推荐上海市政府人选的问题。
随后,邓老总直言,要推荐陈老总去上海。
陈老总坦言:想去上海,但又怕去上海。
两人谈间,好巧不巧,一阵风吹过,饭桌上的文件都被风吹走了。
陈老总瞬间“慌了神”,一边还和邓小平谈论管理城市的担忧之处,一边连忙起身去抓文件。
结果,文件一页没抓住,说话也开始捋不直舌头,口误频频。
这个小细节,演得非常好。
风这个时候吹乱文件,其实是一种意象化表达,要说的是陈毅“心头之乱”。
而连忙起身,抓不住文件,又有点失态的陈老总,更是生动,说明他心里没底。
他既想做好党中央分配的工作,又怕自己管不好,影响了大局。
这种“怕”,是实打实的。
连陈毅都怕,剧其实借着陈老总的反应,铺垫了上海问题之严重。
张嘉益也靠这个细节,演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陈毅。
这个陈毅,是只属于张嘉益的陈毅,有着特殊历史阶段的独特演绎。
第二场戏立住的,是蒋介石。
蒋介石的扮演者,是“蒋介石专业户”马晓伟。
《解放大西南》、《风筝》、《外交风云》、《长沙保卫战》、《跨过鸭绿江》等剧中,马晓伟都是蒋介石的扮演者。
这部《破晓东方》亦是如此。
彼时,蒋介石已经下野,但随时在老家掌控着政局,他叫毛人凤来家中,提到了两份名单。
在对话中,蒋介石并未提及所谓的“名单”究竟是什么。
只是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盯着毛人凤,看他能不能“猜”出来。
只是蒋介石最得意的地方,他对下属的掌控,以及对“灭共”这件事,与同僚们的不谋而合。
随后,他又开始打哑谜。
一份名单上的人员,带走。
另一份,处理干净。
在说另一份的时候,能很明显感觉到,马晓伟的眼神闪烁了。
这是他的心虚,也是他以伪君子的姿态,做出违背道义之事时,对自己的“容忍和原谅”。
其实,我们都明白,大白话就是,一份抓,一份杀,不仅要杀,而且要杀干净。
听到毛人凤说,有的人跑了,有的该处理的人没上名单,你看蒋介石这个意味深长的表情。
当事情脱离他的掌控,他丝毫不会手软,而是用眼神授意毛人凤,将这种杀戮扩大化。
一段对话,两份名单,马晓伟将一个道貌岸然的蒋介石演得淋漓尽致,那种慈祥外表下的阴狠和冷鸷,演得可以说入木三分。
第三场戏,立住的是汤恩伯。
在国共渡江作战中,汤恩伯既是个大人物,也是个小人物。
说他是大人物,因为他总领长江布防,手里有几十万军队。
说他是小人物,他其实也是棋子,完全听命于蒋介石,身不由己。
熟悉汤恩伯的观众都知道,国民党上将陈仪想要起义,想借义子汤恩伯的军队反蒋,没想到汤恩伯忠于蒋介石,转手就给自己的义父卖了。
所以,汤恩伯在蒋介石心里,是很忠心的。
渡江战役前夕,汤恩伯是国军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军权在手,蒋介石将他召到自己老家,想问一问长江布防。
没想到汤恩伯一口气汇报完,只换得蒋介石一声叹息。
被问及有没有信心的时候,汤恩伯面露难色。
其实这时候,汤恩伯知道,并不是自己对布防有没有自信的问题,毕竟国军所有的家当,全都摆在了天堑上。
他难,难在既要防住长江,守住上海,又要听从蒋介石的指挥,不能倾其所有,背水一战。
这是个典型的“既要又要”问题,蒋介石叫他去的意思,就是既要让他保存力量,又要让他守住长江,守住上海。
所以,被架在火上的汤恩伯,才会这么难。
听到蒋介石提出的,放弃长江,死守上海三个月以待反攻的作战计划时,汤恩伯脸都绿了……
作为军事主官,他深知这种计划是痴人说梦,但是迫于蒋介石威望,他不得不重新回去调整作战部署。
从前面的信心满满到之后的面露难色,再到最后咬碎后槽牙的恨铁不成钢,汤恩伯几个表情十分到位。
也演出了国民党内部“外行领导内行”的典型。
其实演汤恩伯的演员,大家应该很熟悉,他就是在《幸福到万家》中演公公王友德的张喜前。
一个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是手握兵权的将军,张喜前这演技,还真是“千人千面”,皮哥服了。
三场戏,立住了三个角色。
从绝对主角陈毅老总,到重要配角蒋介石,再到配角汤恩伯,每个角色都有十足的细节刻画,《破晓东方》在角色塑造上下的功夫,可见一斑。
03、历史大戏的惊心动魄,战争、谍战、智斗样样精彩,《破晓东方》有剧王潜质!
虽然仅仅放出两集,但从开头看,《破晓东方》显然不是传统的战争剧或革命剧。
它有千头万绪的谍战,有炮火纷飞的战场,也有我党和反动派在上海稳物价、挺货币的智斗。
它追求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纪实性,而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做一定范围的艺术改编,以向观众们展示那一段惊心动魄的经济斗争和文化攻守。
而这些,是我们之前都很少见到,甚至从未见到的。
《破晓东方》的总编剧秦溱说:
“纪实文学为我们提供了起点,而从翔实的历史资料到一个能让观众代入情感的影视故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是啊,认识历史,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几大战役,几个历史事件上。
历史人物不是神话故事,他们丰满,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性格。
历史事件不是凭空发生,它们有起因经过和结果,有惊心动魄的细节过程。
这些,都被《破晓东方》一一拍了出来。
我想,这也是让张嘉益这样的演员,去出演陈老总的原因,他也很可能会凭借这样的尝试,打出演艺生涯又一副王炸。
带入,沉浸,享受,这是这部剧带给皮哥最大的观影体验。
相信之后,它会渐入佳境,越来越好。
“年度剧王”的桂冠到底花落谁家,现在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破晓东方》露出剧王潜质,甚至改写2022年国产剧天花板,年底各种类型剧开始狂攒KPI,能见证这种百家争鸣,已是观众的幸福。
而这种白热化状态,也注定会给2023年的国剧市场,开一个好头。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蜉蝣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