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都铎王室风云录(二):亨利八世的六位王后(21)

(2025-10-15 06:52:48) 下一个

亨八王后第六任:相濡以沫凯瑟琳(3

天子再威武,也无法阻止死神的到来。

到了1547年1月,亨利八世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眼看沉疴难愈,朝野上下都做好了国王殡天的准备,但亨利八世自己却迟迟不愿意和大臣们讨论他的遗嘱问题。此时太子爱德华年仅9岁,王位传承事宜诸多,加上国内宗教改革矛盾亟待解决,各派势力都已在为太子登基后谁做护国公而暗中角力,更不用提西班牙、法兰西和罗马教廷都在密切观望。

谁敢去和亨利说“陛下您时日不多了,赶快着手遗嘱拟定吧”这句话呢,毕竟安波琳和她的“同党们”就是因为“想象国王之死”而被送上断头台的呀。

御医最后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人物交给亨利八世的王室秘书安东尼·邓尼爵士(Sir Antony Denny)。邓尼是英格兰最高法庭书记官的儿子,剑桥圣约翰学院毕业,怀特宫事务总管,深得帕尔王后赏识,也是亨利八世最后一段时间除了御医之外唯一被允许进入国王卧室的两名秘书之一,另一位是威廉·派杰特男爵(William Paget, 1st Baron Paget)。

邓尼走到主人身边,在亨利耳旁轻声说到:以我们凡人的能力判断,陛下您可能时日不多了。邓尼接着建议国王“以虔诚的基督徒态度看待死亡”,并建议传唤大主教克兰默进宫(做临终祷告)。亨利八世回答他相信耶稣基督的仁慈,让传唤大主教。

当克兰默从伦敦郊区赶到怀特宫时,国王已经口不能言。同时代新教学者约翰·福克斯在他的《福克斯殉道者名录》(Foxe's Book of Martyrs)中记载,克兰默大主教握住亨利的手,按照基督教临终祷告规定询问国王是否相信主耶稣,亨利回捏了一下大主教的手表示相信,之后便撒手人寰。亨利晚年极度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肯定的,但最后的死因大概率还是肾功能衰竭或脑中风。

实际上,亨利八世1546年下半年就开始在做为爱德华六世平稳继位扫平障碍的工作。比如,1546年秋,罗马帝国大使在例行报告中说,他观察到国王身边的人都悄悄换成了新教改革派,说他希望这些人离朝廷的距离可以回到和去年那样远,报告中还特别提到萨默塞特伯爵和海军司令。

萨默塞特伯爵当然是太子的大舅爱德华·西摩,海军司令则是约翰·达德利(John Dudley)。前者替亨利驻守英格兰北方边境,在与苏格兰的多次战斗中没有被打败过。后者的海上作战能力深得亨利赏识,为亨利驻守南方海域。这一南一北二员虎将,加上亨利内庭秘书班子里的邓尼和派杰特,四人都是新教改革支持者,至少可以在危急时刻为新王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旧教领导人温彻斯特主教嘉丁纳被从枢密院除名。亨利八世一直怀疑他试图在英格兰恢复教皇权威,用亨利自己的话来说:这样任性的人不适合留在我儿身边。当大臣们试图劝他三思时,亨利八世回答:朕很清楚他的为人,如果不将他踢出枢密院,你们都会被他说服,因为你们没有能力控制他这样的人;朕可以用他,但你们不可以。对嘉丁纳的处置,表明亨利八世不希望他的教改中间道路在自己身后被人中断。

此外,亨利八世还在遗嘱中钦点了十六名顾命大臣组成摄政委员会,由太子大舅爱德华·西摩任首席顾命,授权他们辅幼主直到爱德华十八岁成年。除了西摩之外,达德利、邓尼和派杰特也都在十六人之列。令人吃惊的是,经过试图逮捕帕尔王后那一出后,亨利的另一名秘书托马斯·若瑟利也是十六人之一。

尽管帕尔王后继续无微不至地照顾国王,但圣诞节来临之前,亨利八世将王后送到格林威治宫和两位公主一起过节,这是两人之间诀别。王后在新年后回到宫中后就再也没见到亨利八世。1547年1月28日凌晨,55岁的亨利八世再没能醒来。

凯瑟琳·帕尔第三次成为寡妇,而她却只有35岁。考虑到新主爱德华六世尚年幼,又很依恋帕尔王后这个后妈,摄政委员会希望她可以继续留在宫中,至少可以帮着掌管后宫事务,也可继续负责少主爱德华六世的学业。

但这些并不是凯瑟琳自己想要的生活。经历了三次婚姻,这次她终于自由了,像飞出笼子的小鸟,可以去追求自己心爱的男人。这一次谁也别想再阻拦她!她和托马斯·西摩(首席顾命大臣爱德华·西摩的亲弟弟)在亨利去世后急匆匆地结了婚。

他们婚礼在月光下举行,尽管具体日期不详,但托马斯·西摩在该年3月17日所写的书信中,称自己为凯瑟琳·帕尔的丈夫,不排除托马斯·西摩为了自己的野心而敦促凯瑟琳尽早完婚。婚后托马斯利用妻子和与爱德华六世之间的感情,想方设法与幼主亲近,不断给幼主送好吃好玩的,以至于和他的兄长之间冲突不断,连带帕尔王后和他自己的哥哥之间也多次因为他而发生矛盾。这是后话。

然而,人总是不能事事如愿。四婚后的1547年11月,35岁一直未育的凯瑟琳·帕尔第一次怀孕了!但这对她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凯瑟琳·帕尔于1548年8月30日临盆分娩,生下一个女婴,起名玛丽,但自己却染上了产褥热,于1548年9月5日不治而亡,女婴玛丽也未能存活。至此结束亨利八世六位王后的传奇故事。

凯瑟琳死后被厚葬在格劳斯特郡萨德里城堡(Sudeley Castle)的圣玛丽小教堂,棺梓旁边的彩绘玻璃窗上,凯瑟琳自己居中,右手边是亨利八世,左手边是她心爱的托马斯。

Photo of the resting place of Katherine Parr
图1:帕尔王后墓穴

A stained glass window with a couple of people in different outfits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图2:帕尔王后墓穴上方彩绘玻璃

凯瑟琳·帕尔一生信封的座右铭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做个有用的人。在她最后获得自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时,却被无情地夺去了她那积极向上、好善乐施、不断进取的美好生命。

至于亨利八世,无论后人如何评价他在位时的所作所为,他仍不失是不列颠历史上的伟大君主之一,亨利八世最大的功绩在于他建立了一只正规化的不列颠海军。亨利强化了英格兰海防,同时巩固了英格兰对威尔士和爱尔兰的统治;他还是个博学多才的君主,鼓励哲学辩论,鼓励文学、绘画和音乐创作。是的,亨利八世的确推倒了很多座修道院修女院,但他也兴建了数不清的宫殿和城堡。他改革了英格兰国内的税收制度,健全了议会/枢密院制度;他带领英格兰脱离了罗马教廷,建立了英格兰国教圣公会并奠定了英国国教基石。

而亨利八世对英国外科医学的支持和鼓励也堪称传奇。(这是笔者的小私心,不免要和读者分享一下)

十二世纪前后的中世纪,只有教会才有行医权,但教会法不允许神职人员触碰人血,内科问题可以由修士修女处理,但外科手术这一块,教会就不得不找合作者,而当时平民能在人身上用刀的只有理发师这个行业(Barbers),教会便将像脓肿引流这种需要用刀处理的病患交给理发师处理,因此就有了“理发师公司”(Company of Barbers)这个行会。到十三/十四世纪,英国出现了接受专门正规培训的外科医师这个行业,他们也成立了自己的“外科医师行会”(Guild of Surgeons),两家之间竞争激烈,互不相让。1540年亨利八世颁发皇家法令,令二者合并成立“理发师-外科医师行会”(Company of Barber-Surgeons),总部设在伦敦。

笔者推测,亨利这么做应该与自己的腿伤一直需要外科处理有关。与外科医生的频繁接触让他了解实际情况,所以才高调介入这项“行业整顿”。而这也是英国理发馆和药房门外都挂同样的红蓝白旋转标志灯的历史原因。

A painting of a person sitting in a room with people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图3:The Holbein亨利八世向理发师-外科医师行会颁发皇家诏书,小霍尔拜因

这个行会存在了200余年,一直到1745年,汉诺威王室乔治二世的议会颁布法案将外科医师从这个联合行会中剥离出来,组成自己独立的皇家外科医师学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简称RCS,成为英国外科学的学术标杆,英国历代外科医师通过该协会专科考试后即可使用FRCS (Fellowship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这个职称,直到今天它还是英国外科医师必须具备的行医资格。


图4:FRCS证书(实际高度约两尺,65公分)

如果说是亨利七世将濒临财务破产的英格兰从战火中解救出来并将英格兰带回到欧洲国际舞台上,那么亨利八世就是那个给了英格兰独立民族身份认同并将她从一个中世纪岛国向欧洲最强大航海国家转变的君主。当然,这个认同和转变要到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才真正完成。

都铎王室风云录第二部《亨利八世的六位王后》系列到此就算是写完了。结束之前要说的是,事实上,亨利八世的六位王后都和亨利本人有血缘关系,因为全部七人都是爱德华一世(1272-1307)的后裔;而阿拉贡的凯瑟琳、简西摩、帕尔王后和亨利八世四人则都是爱德华三世(1327-1377)的后裔;阿拉贡的凯瑟琳、帕尔王后和亨利八世三人还都是金雀花兰卡斯特家老祖宗冈特的约翰(1340-1399)的后裔。当然,全部七人的王室血脉都是通过金雀花王室家的女儿们传下来的。

(亨利八世篇完结)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南涧采萍 回复 悄悄话 亨利八世写完了,这周不再更新,准备休息几天。下周开始写第三部,即从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的过渡期。这一部分没有以前的初稿,需要从头开始做 research,所以可能做不到每天更新。只能尽量努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