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都铎王室风云录(一):亨利七世是如何登上王位的(6)

(2025-09-09 04:58:10) 下一个

第三章:成王败寇(下)

前面说到亨利·都铎在夺位之战之前意图说服他的继父托马斯·斯坦利伯爵(Lord Thomas Stanley)倒向自己。

斯坦利兄弟

斯坦利家族不仅世袭马恩岛国王(King of Mann)头衔【马恩岛位于爱尔兰海中英格兰与挪威的中途位置,即如今的曼岛(Isle of Man)】,而且是柴郡(Cheshire)的诸侯,拥有英格兰中部的大片土地和私人军队。斯坦利头婚娶的是内维尔家的埃林诺·内维尔(Eleanor Neville),这个埃林诺是第四代索兹伯雷伯爵(4th Earl of Salisbury)的唯一继承人,两人一共生了11个孩子,三个男孩长大成人功成名就,其中两个封了骑士另一个做了伊利主教(Bishop of Ely)。托马斯·斯坦利在柴郡首府彻斯特还有一个弟弟叫威廉·斯坦利,是个爵士(Sir William Stanley,手里也有兵。

托马斯·斯坦利和沃德维尔家是儿女亲家,其长子乔治·斯坦利和爱德华四世以及上篇说到底白金汉公爵三人都是沃德维尔家的女婿,乔治·斯坦利娶的是伊丽莎白·沃德维尔的另一个妹妹婕姬塔·沃德维尔(Jacquetta Woodville)。

历代斯坦利家族的长子都在王宫任职。斯坦利本人是三朝老臣,亨利六世和爱德华四世时任宫相。不知是理查三世实在无人可用,还是他太过轻信,1483年白金汉政变流产后,理查三世将白金汉的英格兰总警长(Lord High Constable of England)一职给了斯坦利,负责王宫军队调动和京畿警备。虽然并无证据说明斯坦利参与了流产政变的谋划或执行,但他毕竟是玛格丽特·博福特的丈夫,自己最大的挑战者亨利·都铎的继父啊!

托马斯·斯坦利本人在约克和兰卡斯特两家的权力斗争中始终保持中立,他手里掌握的力量决定了亨利·都铎和理查三世都需要他的支持,理查三世因此扣押了他的长子作人质,希望以此挟制斯坦利不向亨利倒戈。

斯坦利显然是对局势拿不稳,要等他们中间一方露出赢家的迹象才决定向哪个方向靠拢,亨利·都铎到达舒兹伯利后设法与他秘谈三次,斯坦利都没有明确表态;但威廉·斯坦利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很明确:无保留支持亨利·都铎。

决战前夜

8月20日,理查三世亲自带兵北上迎敌,到达英格兰中部腹地的莱斯特郡(Leicestershire),与先期到达的诺福克公爵(Duke of Norfolk)汇合。21日,支持他的另一股力量诺森伯兰公爵(Duke of Northumberland)到达,三股兵力加在一起大约15,000人。理查三世计划在莱斯特郡小镇柏丝沃(Bosworth)外面的丘陵与亨利·都铎交战,以遏制亨利南下进入伦敦。这就是英格兰内战历史上最著名也最惨烈的柏丝沃原野战役(Battle of Bosworth Field)。

20日晚,理查三世将这三股兵力驻扎在战场东北方向的山岭上(Ambion Hill),居高临下。

亨利·都铎的兵力大约在5000到8000人,驻扎在理查三世营地下面西南方向约两公里之处的一片开阔草地上。

而斯坦利俩兄弟加起来大约有6000人,他们晚一天赶到,于8月21日夜扎在战场南边的山岭上安营扎寨,两兄弟之间距离不到一公里,即便于坐山观虎斗,又便于兄弟之间相互援助。三方营地形成半圆,环绕一片方圆大约一公里的沼泽地。

理查三世当晚便派信使到斯坦利营中,提醒斯坦利他的长子乔治也在理查营中,如果斯坦利次日战斗中站错立场,儿子性命不保。斯坦利回复:王上,我还有其他儿子(Sire, I have other sons.)。

1485年的这个夜晚,平常只有羊群徜徉的宁静山谷里,将近三万人马枕戈待旦。刃出鞘,箭在弦,对于双方来说,都已别无选择。亨利·都铎已山穷水尽,理查三世同样已无路可退。明朝太阳升起之后,命运女神青睐的会是谁?

一战定乾坤

次日一早,理查三世将兵力分成三股,诺福克担任先锋,他自己打主阵,后卫是诺森伯兰。理查三世的武器装备也十分了得,拥有140门大炮。后人在柏丝沃战场挖掘出三十多个炮弹壳,这在中世纪欧洲战役中可谓少见。

根据后人所挖掘的炮弹弹壳位置判断,理查德将这140门大炮沿山岭东西方向排成一字阵列,先锋诺福克位于阵列的西端、理查三世的右翼;诺森伯兰位于大炮阵列的东端、理查三世的左翼。

图1:柏丝沃原野战役列阵

亨利·都铎自知在作战方面毫无经验,不可能像理查三世那样亲自指挥,他将指挥大权授予坚定的兰卡斯特派第13代牛津伯爵,自己则在卫兵的保护下守在指挥营帐的后面。

牛津伯爵约翰·徳·维尔(John de Vere, 13th Earl of Oxford),在约克家爱德华四世和兰卡斯特家亨利六世的殊死斗争中就是兰卡斯特阵营主将,他是次子,在兄长1462年被爱德华四世处决后也逃到法国,是亨利·都铎最坚定的追随者。

战斗打响后,理查三世派人送信给南山坡上的托马斯·斯坦利,要求他立即与亨利·都铎交锋,斯坦利未加理睬。亨利·都铎也火速给斯坦利送信,要求他立即表明立场,斯坦利回答说,时机成熟了我自会表明立场。

战斗一开始理查三世的大炮占了上风,但牛津伯爵亲自打头阵,用自家独创的兵法"牛津楔形”带领士兵冒着理查三世的炮火列阵往东先下战场,接近沼泽地的边缘后往西北方向迂回,意图尽快离开沼泽地与诺福克的先锋部队近距离作战。

双方士兵一旦遭遇,就是实打实的冷兵器肉搏,理查三世的大炮失去了威慑力。面对强大的对手,牛津伯爵不敢分散兵力,坚持楔形列阵,楔形中间是步兵,两边由骑兵保护,他严令士兵不许离开各自的班长三码远(3,2米),合力拧成一股绳,一小块一小块地将对手往死里砍。

肉搏战亨利的兵力显然更加勇敢,尤其是在威尔士收编的部队,更是杀红了眼。

此时理查三世派人给后卫诺森伯兰公爵发信号,要求他迅速加入作战,但连诺森伯兰的影子都没见到。整个战役中,国王方面只有诺森伯兰公爵毫发未损。后人认为诺森伯兰无法增援的原因要么是被沼泽地阻挡无法进入阵地,要么是被斯坦利兄弟俩的兵力所牵制。

亨利·都铎看到双方前锋部队胶着,一时难分胜负,便骑马带领一小队卫兵向南山坡猛冲,试图尽最后的努力亲自面见斯坦利兄弟,要求他们加入战斗。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理查三世做出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决定。

理查三世见诺森伯兰后援迟迟不到,心里开始发慌。他看到亨利带着一小股人往南跑,已经和主力部队分开,势单力薄,就意图擒贼擒王,抓住亨利快速结束战斗。这个策略本身在平原作战可能并无错,但错的是这里是沼泽地。

理查三世带领大约200人,从主阵地的外围包抄冲入亨利的护卫中。先天脊柱侧弯的理查三世战得十分英勇,先砍死了亨利的旗手,再把亨利身边的一名护卫砍下马,眼看着就要把亨利·都铎手到擒来。

亨利见势不好,迅速下马混在身边的几名法国雇佣军军官中。

此时牛津伯爵派给亨利·都铎的卫兵已经缓过神来,冲上去挡住了理查三世的战马,为亨利自己的卫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将他们的主公及时救走。

这时候,半山腰上的威廉·斯坦利看到理查三世与大部队分散,而且已经被亨利的人马包围,便在未通知兄长的情况下领着自己的人冲下山加入了亨利的阵营。弟弟此举也迫使哥哥托马斯不得不加入战斗,从而在节骨眼上保住了亨利·都铎的战果。

理查三世英勇战死

这时候,理查三世的先锋诺福克公爵已处于败势,士兵们已失去斗志,诺福克公爵战死,亨利·都铎的指挥官牛津伯爵带领的先锋部队已经获胜。

此时,失去了主力部队保护的理查三世和他的小股人马已被逼退到沼泽旁边,理查的战马失足跌进水里,国王自己从泥潭里爬起来,卫兵让他换马逃走,可理查三世拒绝后退半步:“上帝不允许我后退一步。我今天要么赢得像个国王,要么死得像个国王”(God forbid that I retreat one step. I will either win the battle as a king, or die as one)。理查三世半年前才安葬了爱妻,加上此前一年还不到10岁的独子也死了,如今一个在他眼里身份低微的nobody还有抢他的王位,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宁死不降。

中世纪是个信奉武士精神的年代,理查三世的英勇,让后来都铎王室的御用史学家也不得不如此记录这场战役:理查国王只身奋战,在敌人最猛烈的进攻下勇猛阵亡(King Richard, alone, was killed fighting manfully in the thickest press of his enemies)。

主将阵亡,理查三世的军队一哄而散。猜猜谁最先找到理查三世落在沼泽里的小王冠?三朝不倒翁托马斯·斯坦利!不仅找到,而且恭恭敬敬地放在亨利·都铎脚下的草地上。威廉·斯坦利将它戴在亨利的头上,亨利坐在一棵大橡树下,众将士三呼万岁,拥戴亨利为新的君主。

一些威尔士士兵找到理查三世的尸体,剥光了他的战袍,鞭尸后将他裸露的尸首绑在马上,带到莱斯特的一个方济各教会修道院里向民众展示,以证明理查三世的确已死,尸首示众两天后才被潦草葬入教堂外面一个无名坟墓里。这个小修道院在亨利八世的英国宗教改革中被推到,理查三世的葬身之地自此也消失在历史的烟霾里。

柏丝沃战役让亨利·都铎夺位成功,成为都铎王室的第一任君主,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全凭武力夺得天下的君王。

然而,夺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亨利清楚知道此去前途多凶险,因为发生在理查三世身上的一切,完全可能在他自己身上重演。

欲知亨利七世上位后如何巩固政权,坐稳江山,且听下回分解。

--------------------------------------------------

【理查三世战死后,约克家和兰卡斯特家男性后裔死得只剩下一个10岁男童,后也被亨利七世监禁并在1499年斩首,金雀花英格兰支的Y染色体彻底断崖,但他们的女性后裔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先祖理查三世骸骨的努力,直到2012年9月12日,莱斯特市区的一个停车场,工人地下施工时挖掘出一副骸骨。此消息在地方报纸登出后立刻在大西洋两岸的英国和美国引起多方关注。经专家多方鉴定,2013年2月4日,DNA测试结果出来,证实这副骸骨的主人的确是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2015年3月26日,英格兰金雀花王室最后一位君主理查三世,阵亡530年之后,在莱斯特大教堂按照国王礼仪重新安葬。】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chufang 回复 悄悄话 剧里,理查三世高呼:“A kindom for a hors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