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Wellness

覆盖内容有心理学概念,症状,治疗手段,教子有方,心理学趣味常识, 中医心理学之博大精深等
正文

谈谈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及防范措施

(2017-10-25 20:26:48) 下一个

                               

 今年夏天时,在美国成为青少年和家长们谈论的热门话题的电视剧Thirteen reasons why 即《汉娜的遗言》播完了第一季。汉娜的13个磁带已经被播完,不知道下一季是不是关于另外一个人物的。剧情的确留了一个悬念就是汉娜事件中的一个前男友Justin开枪自杀而被送进医院急救。而Justin的爸爸是个警察,妈妈是个医务工作者。汉娜的遗言必定是有余波效应,所以续写12个季讲述剩下十二个当事人的生活也是在情理中。总之,这个剧的目的应该是要揭示网络时代中,新生代的心理生理历程如何影响这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颓废、焦虑、迷惘听起来分明是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衍生的对存在的危机感的心理表症。可是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带来的却是更多的心理危机呢?不言而喻,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答案自然不可能是确定的。 但是,任何现象必定有可分析性。作为一个职业临床心理医生,我想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读书心得来聊一聊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以及预防方法。这里的观点及阐述非学术标准,仅供家长和有兴趣的成年人参考。

1) 缺乏成人的关注和陪伴。对关注和陪伴的需求实际是一种原始而基本的心理活动。在进化过程中,这种基于反馈机制的情感的链接使得物种得以生存和茁壮繁衍。这就是为什么哺乳动物通常一胎只有1-12个左右而卵生动物(尤其是幼子出生后与成年动物生活时间比较短的, 如乌龟)繁殖时则通常是成百上千,而最终成活的并不很高。哺乳动物则通常会用一年或更多时间与成年动物一起生活。所以自然界中哺乳动物的大脑功能和生存能力便更强。 当然物种的优胜劣汰还包括很多因素,这是生物学问题。我在这里抽丝放大的只是生存机制中的一个因素。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非常致命的要素。即使是低级动物,只要是群居类,他们的生命力多是令人震撼的。 在人类社会中,这个也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定律。有一部Tom Hanks主演的荒岛求生(cast away) 中对人性的这个侧面有及深刻的剖析。Tom 主演的Fedex快递员Chuck由于飞机失事而流落荒岛。奇葩的是除了茂密的树林,这样一个美轮美奂的小岛居然没有什么生物。每天陪伴Tom的便是潮起潮落、风过林梢的声音。后来他琢磨出生活的办法,又多了火烧干柴的爆裂声。时间长了,Chuck开始自言自语,从心里学角度说,这是刺激大脑的最廉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然,即将绝望的Chuck可能会变成选择性失语症。后来可能Chuck觉得自言自语实在乏味,终于在快递的包裹里找到一个排球,聪明幽默的他给他的新盆友起了个名字叫Wilson。 从此以后,Chuck开始有了对话而不再是自言自语了。好像他希望活着离开荒岛的火种子重新被点燃。看到这我都由衷地替他高兴。后来在试图逃离荒岛的时候,Wilson被惊涛骇浪卷走了,Chuck的情绪岂能用一个悲伤来描述。那简直是撕心裂肺的天地合乃敢与君决的情殇。观众可能会说不过一个长相都怪怪的球么,至于吗。我说如果任何一个人处在那种情况下都会有这种心理反应。客观的说,Chuck的成功逃离荒岛除了他个人的情绪可塑性强外,关键是有了Wilson,一个能给予Chuck陪伴和能够成为寄托关注和被关注的载体。

                                     

当代社会对物质的过分崇尚颠覆了人们对三观的定义。对金钱的热爱不可厚非,毕竟自从奴隶社会开始,对生产资料拥有的多少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受尊敬程度。可惜在对物质追求的游戏中,人是十分容易上瘾而忘记了对弹指一挥间的人生中的非物质一面的平衡。在家庭生活中,这便是父母作为双职工在职场上拼杀血搏而忽略了对幼年小孩的陪伴和关注。临床中我的很多家长都会说:“我自己都快抑郁了,每天一早起来就像是上了战场。打发了小孩去学校就要急急忙忙去上班。我自己也要有事业吧。不然怎么感染小孩成为一个有最求有事业心的社会人呢?”的确,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滚滚红尘中工作和生活都不知不觉的变成了快节奏和一心多用。江山依旧,四季如斯。 只是不变的一天的24小时一年的365天感觉起来好像是短暂了很多。人人在忙碌中忘我忘家人甚至忘了人生的初衷是作为一个过客来感受过程而非结果。因为象简爱说的结果是早已注定的,而且经过坟墓,无论贵贱贫富都是一样的,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我们为什么还这么急三火四的去看结果呢,是不是? 家长选择了要小孩,那么也就选择了育人这项事业。没有任何人说这是个很容易的事业。能够成功的培养出下一代的家长,自身的素质多是极高的。完全的全职太太或全职丈夫不见得能培养出高情商高智商的小孩(有相关的西方心理学文献支持此观点)。 育人这份职业要求家长能豪爽地对小孩付出无条件的全天候关爱,适度的监管,正确的指点。

在临床中,我有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一个21 岁白人成年人由于小时候缺乏家长的无条件关爱和陪伴而最终以自残和自杀威胁她父亲。 这个病人来看我的时候已经早在18岁时被诊断为边缘人格,双极抑郁症,厌食症,焦虑症,和慢性疼痛症(混合心理因素)。她是 因为失恋而有自杀倾向被她付清送来咨询的因为她的罗曼史没有上过一年的。大多时间是对方提出分手。她不明白是为什么而且她每次都找的一类男友。这些男友都是痞坏痞坏的给她的关注都是若即若离的导致她的对情感的要求无法被满足。她的父母时开西餐厅的,事业做得分生水起的,方圆百里都小有名气。 不幸的是,她母亲在她12岁是被一个酒驾司机撞死在自家的餐厅门外。当时她母亲正在餐厅门口take a break. 从此以后她父亲一个人经营餐厅无暇顾及她和她哥哥,而且他父亲十分抑郁不断地找不同的女伴。这些女伴多是身材窈窕的年轻女子。可是这个病人那时十分胖,在学校很受排挤,在家她父亲会叫她胖子,她父亲女伴的傲人身材无形中暗示了她是个不可爱不值得别人注意的人。于是她便节食,但是却不是单纯的节食,她会觉得自己太亏而暴饮暴食然后在想办法将吃下的吐出来。 每次对自己的不能节制饮食的行为她会用自残的方法惩罚自己。她会用刀片,铅笔尖儿,甚至是复印纸来割自己的大腿内侧和胸部(因为她担心被她父亲发现所以选择这些比较私密的地方)。既然我们并非要讲临床案例,那长话短说,她的种种行为的起因是由于主观客观的原因而失去家长的关注和陪伴,所以她在选择男友是总是找那些对她爱答不理的渣男,而她的无意识的错误选择其实是她潜意识在企图在这种不健康的关系中更正对方对她忽略的态度。可是因为她自己的心理和人格的缺失导致她自尊心变得卑微。试想螳臂焉能挡车?所以她的每次情感上的挫败恰恰证明了她的渺小不堪,进而导致她对自己的失望乃至绝望。

 

2           解压方法缺失。俗话说劳逸要结合。没有办法有效及时地缓解压力,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就会越来越严重。 经历当代职场竞争的残酷和赚钱的不容易奠定了家长对现实悲观认识而希望后代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方式“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无形中我们发现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电脑班,滑冰、游泳班,骑马班,射箭班,高尔夫球班,冰球班,网球班,讲演班,写作班等等的课表都占满了小孩的业余时间。最误导的那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多少小小的肩膀背上了几乎是自己体重的背包,父母车子的后备箱放满了活动必须品。家长认为只有小孩学会更多的东西永远是技不压人多多益善。 可是小孩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生有初体验,找到自己真正擅长和喜爱的爱好。这种爱好通常日后是用来作为缓解压力的手段而通常不是谋生手段。由于过度过早涉及各种加压式学习。不但很难让小孩感受到课外活动的乐趣,反而让小孩早早地对学习这个认知活动广泛地产生反感。原因很简单,家长注册小孩这些活动的动机不对导致本来是可以激发小孩的学习兴趣的才艺变成小孩的情深负担。可想而知,对才艺发展有了抵触心理的小孩是不会认真持久地参加这种学习机会的。于是家长便会感到失望,便会在语言上不客气的指责。从而导致小孩与家长的分歧与情感断链。由于在小孩的眼里,父母通常是他们仰视的人,是想最终成为的人。至少父母的言行态度对小孩未来的言行态度有耳濡目染的影响效果。如果父母不断的暗示他们对孩子孺子不可教的失望,小孩的自尊心就容易受挫。为日后的自杀自残埋下伏笔。

                                      

3           亲子沟通障碍。出国十几年后发现很多中文听不懂了。语言好像也在进化、在国际化。新生代多是网游高手。什么NPC呀,吐槽呀,PK呀,萝莉呀等等(只举几个例子)。我只是从宏观的角度切入夸张一下。可是沟通问题完全是个家庭相处中的障碍。原因不只是代沟,重要的是在双语或三语以及更多语的时代,由于成长背景的差异导致家长的沟通对话方式与小孩的不尽相同。在临床中,我就有不少青少年抱怨与家长无法沟通,抱怨家长只知道说教,抱怨家长从来不聆听。反之,家长感叹一代不如一代,感叹孩子的不知天高地厚,感叹孩子的不知尊重与感恩。为什么一个最初的细胞都来自你的生命体竟然永远不能与你调频在一个频道呢?到底是小孩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作为职业人士,我会客观的说最初的家教失败导致小孩情商的偏离, 最终,则是小孩在偏离的轨道上愈走愈远。随着外界因素的介入,小孩的桀骜不驯便生根发芽,致使他们与家长没有沟通可言。有的家长说我的小孩从来不与我争执。我说什么,她/他都不与我顶嘴。但就是事情办得不漂亮。这孩子是不是有问题?如果一个8岁以上的小孩从不与你顶嘴,做家长的就应该反省一下。到底是你有一个天使降落人间还是你已经失去了你在小孩心目中权威的地位。一个正常的孩子(8-18岁)一定会顶嘴,原因很简单,因为小孩开始找寻和给自己定位。他们一定会要想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而且趋向独立的动力会推动他们与他人有不一样的观点。这恰恰是要从与父母的观点不同开始。可是做家长的非常害怕小孩说“不“或有不同的声音 (虽然家长不会对自己对小孩说”不“感到愧疚),从家长急于扼杀小孩的独立见解开始,家长就在失去与小孩良好沟通的机会。拒绝有效的沟通会引领小孩寻找沟通的替代方式。这就有了上网上瘾、抽烟酗酒和吸毒、交往不良少年等等。 因为人性就是需要关注和聆听。既然家长不能成为知音,那就只好找兴趣相投的人,即使假意聆听的人都会得到小孩的信任和友谊。

家长在与小孩沟通时一定要鼓励小孩异样的建议和观点。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小孩的想法。另外建议家长在沟通的时候尽量避免指示性和独白说教式。不要用“我“开头。比如我的一个家长特别担心她的成年孩子不能独立。大学毕业就一直在家待业。当然这个孩子的确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梦想而且有双极抑郁症。这位家长觉得在西方社会,成年孩子还住在家里无所事事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 她的无形中透露的不耐烦和羞耻感给孩子投下了心理阴影。成年孩子不断的说要去找工作头简历,可是半年过去了,简历都还没开始写。成年孩子抱怨家住在乡村,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开很远的车,而且他的继父又不情愿借他车开。总之种种借口。母亲看过一阵心理医生后意识到她自己并不想让这个成年孩子离开她。于是她便对她孩子说“我真正不想你离开我因为我会思念你并且我会孤单。”这个成年孩子来看我的时候说“他感觉他永远是不被需要的。他人总是在利用我而已。“ 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位母亲学会了沟通而使用不同的方式交流,她的儿子便不会误解她。比如说: ”你在家中的每一天,家中的气氛总是特别好,感觉特别像一个家。你能在正好。“这种正面的信息释放会暗示成年孩子他是受欢迎的是被需要的。?

                                        

4          同伴之间的离间排挤。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家庭朋友的眷爱和影响。正常情况 下,由于血缘关系,即使亲子关系不一定是最理想的,父母中至少有一方会是可依赖信任的。朋友则不然,尤其是未成年之间的友谊。这个阶段的友谊不一定有底线。这就是为什么从小学到高中都会有所谓的“女孩间的戏剧化关系 girl-on-girl drama”,男还之间也是”人以群分“。成长期小孩的友谊就像他们体内的荷尔蒙一样随时阴晴圆缺。在北美由于社区都不大,小孩们成长的环境中十几年都不会有太大变化。因而从学前班开始,小孩家长几乎都互相认识。按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分类,小孩的社交圈也变渐渐形成。在升大学之前基本都不会有大的改变。在临床中,凡是不断转学的小孩一般都不容易融入一个新学校。这就是为什么做家长的既然选择了要孩子就要为孩子的教育着想尽量不要转学。否则转学后的小孩由于失去了熟悉的校园、了解他们的老师、玩熟了的同伴会想被挪了的花盆的植物要费很长的时间重新融入然后熟悉。在心理学界有过一个实验,就是山洞实验。敌对的双方争执不下矛盾升级,这时介绍了一个需要双方努力合作才能对付的第三方。这时奇迹出现了,原本敌对的双方主动组织起来一致对外。这个现象说明如果转学的一个人到了新学校,原本学校中的对峙实力便会将注意力转向新来的学生。在学校中,容易抑郁而导致自残自杀的小孩通常不是那些被忽略便是那些被霸凌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并不定性,昨天在学校还人人追随的popular的小孩,今天可能就遭到同伴排挤。这种戏剧化的转变可能只是因为午餐吃了tuna三明治而嘴里有鱼腥味或是学校走廊中与同伴喜欢的异性打了个招呼什么的。听起来不可理喻,可是荷尔蒙就是这样工作的。一旦遭到排挤和离间,在学校不论再如何努力都不太容易翻牌。所以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在学区好的地段选择学校时对的因为注重教学质量的学校的学生大多拼的时学习成绩和才艺水平。另外好的学区通常没有吸毒贩毒闲杂人等,所以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和诱惑就不多。继而导致极端行为的外因便自然少了几成。

                             

 

 

5)     抑郁症状被忽略。很多青少年自杀自残的案例中的主角多是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而且不幸的是,这些小孩的抑郁和焦虑都是慢性的。其严重程度的指数也是比较高的。在临床中,我所听到的最多的家长质疑便是不明白我的孩子有什么好焦虑和抑郁的?家长的想法是孩子有吃有喝有房有车有父母照顾,应该是无忧无虑才对。这种想法乍一听好像没毛病。可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实在是在否认焦虑和抑郁的客观存在。心理疾病与物质满足程度的关联性不是很大。相反,物质极大丰富时,人对精神境界的满足度的追求自然也会提高。如果看看Maslow的需求阶梯也可能会帮助读者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具体地说便是,如果人处在生存需求的最初两个阶段,生理及安全满足阶段,那么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便会因为有衣遮体、有食物果腹、有屋栖息便会十分开心愉悦;到了物质达到可以满足对爱情的物质承诺和满足融某群体的需求时,那么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便自然会升级到相应的高度,即对能融入群体和健康的爱的追求。

                                       

 

如此这般,上面家长的逻辑便不攻自破了。不同于成年人,青少年的抑郁焦虑的表现不一定时阴性的 (也就是说慵懒,嗜睡或失眠,郁郁寡欢,不喜见人等)。所以当看到上蹿下跳,躁动不安,无法集中精力,表现出超多破坏性行为等阳性症状,这时家长应该考虑是否小孩有了抑郁症和焦虑症。不幸的时,在临床上,很多这样的小孩却被误诊为多动症或注意力分散症。

西医认为抑郁症焦虑症是大脑中缺乏多巴胺,血清素,Gaba,或某些神经肽等。其实直至目前在西方医学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还有说青少年的抑郁焦虑是由于青春期荷尔蒙波动造成的。不论怎么说,西医是无法准确地为抑郁焦虑的病因病理定义。那就来看看博大精深的中医是如何精准的make sense吧。 中医是象形医学,通过观察自然界而总结出五行理论。五行理论解释了人类精神问题的身体基础。 所以就抑郁焦虑这种心理疾病而言,脏腑的气滞血瘀是罪魁祸首。肝气血郁结,肾气衰竭,肺气的虚实,脾虚胃满,心气血亏耗等直接导致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的出现。其实便是西医所说的抑郁焦虑症。如此在治疗过程中着重于祛瘀化结便可以缓解甚至根除心理疾病。这也就是说,随四季气节时辰的律动而规律的作息,平衡自然原生态的饮食,适度的劳动便是情绪障碍的终极解药。目前网络的盛行导致青少年上网使用手机过度而废寝忘食。“熬夜便是熬心血“,心气虚竭的后果便是焦虑,一旦心(火)气血枯耗,其母肝脏(木)就会供不应求而随之损耗,肝脏之母肾(水)也会被消损,肾脏之母肺(金)也就无法处在平衡状态中,最后的脾胃(土)也就是金之母的功能逐渐衰退。 所以治疗青少年的抑郁症焦虑症便可以用倒推的方法从健脾胃开始,这样病便会一步一步被逼退。 当然在谈论内因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忽略遗传这个因素。但就抑郁和焦虑来说,我个人不认为有遗传的影响,真正导致父母抑郁焦虑而子女抑郁焦虑可能是生活方式相近而使然。诚然,情绪这种东西本身是会有感染力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如果主人悲伤,是不是家中的小猫小狗等宠物也会感受到而表现的十分悲伤?动物尚且如此,何况高级动物人类呢。

除了内因,外因也不可忽略。尤其是父母关系不和、离异,父母期望过高,父母过于苛刻或过于放纵,以及家中兄弟姐妹过多等等亦会造成问成年人人格障碍和情绪过激。 在临床中,常见青少年抑郁或焦虑的,他们的家长多是经常使用消极的批判的言论评估小孩的表现。也有由于宗教信仰导致兄弟姊妹过多。父母不能顾及所有的小孩而导致小孩对个别关注的渴望无法得到满足而抑郁焦虑。外因中最致命的是家长关系不和明争暗斗。因为未成年人的情绪经济都不独立,他们必须依赖家长,当家长不和时,他们自身会以为惧怕被抛弃而被迫要在家长之间做单选。因为他们感觉做双选是不现实的,因为家长水火不容,双选便是对任何一个家长的不忠实和背叛。既然结果一样,也就被迫做单选。可是单选本身就是背叛。对未成年的三观便是一种颠覆。被颠覆的未成年内心就会有煎熬和有困惑。这些煎熬和困惑一般都是未成年人认为难于启齿与人分享的情感。日积月累就会出现抑郁焦虑甚至轻生念头。 建议家长关系出现裂痕时应及时看心理医生,同时让孩子单独看心理医生以便畅谈自己的观察和看法,使得其心结得以疏导。夫妻关系不和时切记不可利用孩子做筹码,如果一方执意,另一方应该适时推出这种鱼死网破损己不利人的宫斗。这种斗争根本就不会有胜负之分。既然关系破裂了,情感便翻篇了。家长就应该放下因为爱的反义词不是不爱或恨而时忘记。如果能够忘记,心便会放下。心都放下了便不会人心让孩子抗感情债。那样即使父母离异了,小孩一样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