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Wellness

覆盖内容有心理学概念,症状,治疗手段,教子有方,心理学趣味常识, 中医心理学之博大精深等
正文

怎样治疗小孩的上学恐惧症?

(2017-05-13 14:50:44) 下一个

上学恐惧症的发病原因有很多。要根治必须找到最终症结。每个人在第一天上学时都会十分紧张。记得我第一天上学是心情就非常紧张因为一想到很多陌生的小朋友突然一下子出现。其中自己认识的就那么一两个。帮助我不那么太紧张的是我妈给我做的新衣服买的新书包。我心里很想看看别人都穿的什么并想在别人面前显摆一下。这只是个人的小回忆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一个小孩又上学恐惧并不一定说是他/她对上学这件事担心焦虑或无法克服上学恐惧。就象Marjorie  Pelcovits 博士说的九月焦虑是非常正常的。她在治疗一个即将上五年级的小孩说他看起来对新学期开学有点焦虑。小孩说:“我以为焦虑是指迫不及待地要做某件事。” 博士确认说:“某种程度上说, 是的。有趣的是不论是紧张的焦虑还是渴望的焦虑,人体的生理反应是一样的。“

         那么说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联想到:“难怪小孩总是到了星期天晚上开始抱怨肚子痛。人在焦虑的时候,体内一种神经递质的浓度会发生变化。通常为业界认可的是叫5-羟色胺或血清胺。恰巧这种递质的80%的接受段会在胃中。这就是为什么小孩会抱怨肚子痛。既然知道了这种化学变化,家长还应该审查一下是不是小孩在学校中与老师或同学相处有问题。也许是因为小孩刚到一个新学校,也许是因为家长正在闹离婚,也许是小孩的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社交障碍症。显然导致上学恐惧症的原因很多 所以要治疗的话,首要步骤之一便是对个体进行生理心理的全面测试和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治疗。

        当然说总比做来的容易因为大多数有类似问题的小孩会表现的十分正常。在临床中,那些有上学恐惧症的小孩多半是行为良好成绩优异的小孩。这些小孩的社交能力表现的十分正常,他们通常是被同学们推崇的并和任何人都处得来的。 在这群小孩中,女孩比男孩更容易的这种恐惧症——这或许是因为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承认心理弱点。而且小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容易承认他们有上学恐惧症这个事实。临床上,高年级的学生的恐惧症程度和潜在问题会更复杂。虽然这些小孩在学校深受每个人的欢迎,他们其实会有很多同伴关系问题。比如一个15岁的就诊女孩儿的父母反应她在升高中之前的夏天开始和很多行为不太好的孩子们交往。事实上,青少年在过度阶段是心理十分脆弱的时段,譬如搬家到新城市,从初中升入高中,因此更容易得恐惧症。

        具体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小孩的问题呢?首要的家规应该是不论如何,小孩必须上学。 如果这一点是不可行的,小孩不得不呆在家里的话。家长要确保小孩在家的一天是无聊透顶的。如果呆在家中比上学更有趣或更舒适,那小孩会继续拒绝上学。当一个小孩逃学很多次后,家长应该与校方建立合作关系以达成互相理解。家长不应该指责老师或同学“你对我的孩子做了什么?”并让校方知道你在尽力帮助你的孩子克服恐惧问题。同时,小孩应该知道并了解家长校方都在努力帮助他/她。 家长应该多花点时间和老师沟通并获得作业以防止小孩在学习上落下太多。在策划如何让小孩重新开启上学模式,家长和校方应就节奏问题达成协议。原因是让一个逃学很久的小孩开启全职学生模式会事半功倍甚至导致功亏一篑。所以,家长和校方最好有创意的合作循序渐进地是小孩接受正常上学的日程安排。当然教会小孩一些管理焦虑的方法也是有必要的。很多时间,焦虑未必直接来源于走在学校走廊里众多同学之间是的失控感或感觉每个同学老师都注意的盯着他们看并议论纷纷,大多时间是因为不上学很久后返校鲜明的暴露了他们不同于其他学生(潜台词便是他们不正常)而导致的羞耻感。以下是几个帮助小孩克服上学恐惧症的小贴士,家长可以试一试:

·        在开学前安排小孩和老师校长见面,参观一下学校以便对环境产生亲切和熟悉感;

·        找一个本校的同学带领小孩到学校四处转转了解一下学校的地理格局;

·        帮助小孩一起想象一下上学第一天的情景。最好是有细节的比如在哪里等校车什么的。一般来说,如果小孩知道上学没什么他们是无法掌控的,上学的环境没那么陌生,他们的焦虑会被缓解。而且,有节奏的日常日程也会缓解焦虑;

·        家长可以心平气和的和小孩探讨他们具体的担心是什么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列如,和小孩一起想一下怎样和新同学聊天;

·        提醒小孩他/她不一定是唯一一个新同学;

·        提醒小孩过去曾经对某些事感到害怕时是如何战胜恐惧的,他们要相信自己是同样可以解决问题;

·        帮助小孩设想一下未来。很多焦虑的小孩的焦虑来源于印象中他们会一直“一个人站在那里没朋友没同伴玩。” 这通常是一种非合理想法因为不论怎样小孩在学校都会遇到兴趣相投的其他小孩。因为知道午餐时坐哪儿,下一堂课去哪儿的这种熟悉感会产生心理上的融入感和舒适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