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懒茶
今有科技识天地,古以天道知未来。很久就发现,人生很多事,愚恶遇助,遇人遇事,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这些事很难用理性的方式解释,却似乎又是真实存在的。
很多人说是机缘。
但机缘是什么?是时间与时空中的交汇或巧合?是人生各种因素积累而出的意识或机遇?
我无知佛道,很难用自己的认知去给出答案。
机可识,缘无由。天道为哲,机缘无解。无论怎样认知,世界就是在幻念与现实的虚实之间存在着。
我坐在山坡的长椅,喝着奶茶,看着花园,有意无意间,在想着这些虚无缥缈的事。
这是下午茶的时间。
徜徉虚幻本无缘由,却又似乎感觉是在另一个思维界面徘徘徊。或许,漂浮在这些缥缈的地方,也是在回避一些现实中不愿入脑的东西吧。
那些不愿入脑的,都是物质上的无奈。虽说沾有铜臭的东西能提供物质保障,但不知为何,对这些事我总是难以用心。无以用心,大概便是懒惰,说到底其实是责任感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男人,真正意识到责任感,往往是在拥有家庭的时候。责任意识的产生似乎是自发的,如燕衔虫,如狼护族,无需被人催促说教,天念自来。
虽说这种责任意识不能代表所有男性,但似乎又普遍存在。很奇怪的是,当环境变化,家庭消失,这种天降的责任感也会渐渐减弱,最后竟麻木得连对自己都漠不关心了。
离群便会离扰。自己的生活圈子已经越来越小。这并不是孤隐者的离群索居,只是不愿意把有限的精力,再分享给与己无关的人。我有自己的双手,如果愿意,我会缝衣做饭,会修管改电,会建屋造园。但缺少的,总是意愿。很久以来就感到,一个人的日子,最惬意的地方,就是懒。
不贪求,便是安。如果说得自私一点,是希望省些气力去享受自我。当然,这里也有物质上的原因。因为自己连购买生活必需品,都喜欢在最廉价的地方转悠了。
对此,我也觉得可笑。
山海恒久,风水轮转。在不同的人群和时代面前,这些懒事或美或丑,都是一份存在,也都有根源。安于平庸可以有很多借口。而懒惰,永远不是理由。
我想,我大概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既然自己懒至骨髓,那就去找点可以葛优躺的活儿做做。
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琢磨哲学好。哲学无需其它,只需有点笨脑子。只要能保证脑供血,血里还有些营养,俺这团糊涂酱猪脑子,就能简单思索了。
可是,啥叫哲学呢?
我在长椅上喝着奶茶,想不出哲学的定义。河谷的寂静在延续,院落的花草生灵,也都在延续着自己的节奏和生活。
伤雁在湖边休息,黑水鸡在附近觅食,一只苍鹭飞来,打算落在小岛,看到我便又飞走了。不时有林鸽落在小溪旁,然后走到溪边饮水。
很多天没有落雨,小湖的水位又下降了一些。我对此倒不担心,因为一场像样的雨,便会将湖水补充。
世界看似静好,人间却在烦扰,也在遮掩。很多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生活本该美好,但没有能够抒怀的对语,便只能对着空灵交谈。
无论何时何地,人间的生活总会充满欣喜与烦恼。如果以数学的形式表达,烦恼 T(Trouble)与心态 A(Attitude)加快乐 H(Happiness)之和的比值,决定了生活的感受 P (Perception)。
P =(A+H)/ T
只是这个比值,会随着现实中不同的思维和情形变化。心态 A 虽可以稳定,但快乐 H 和烦恼 T 却会增减,于是增减量,便决定了每一天的生活。
感受是无法量化的,但又确实会让人感受到重量。人是大多数的烦恼之源,这也是为何许多人在默默走向孤独。对于太多的人,风轻云淡的日子只是一份向往,并不属于生活。
人们成长于物质世界,也自然被物质控制着。只是这份控制,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也被无数色彩美化着。
这大概就是诱惑吧。
健康的自然世界充满欲望,人间也无异。那是所有生命存在与繁衍的必须。精壮丰满,富足嬉戏,物质在提供着基础保障。而在抽象空间构建的哲学隔空而望,缺少物质背景,大概是不属于大众的。
哲思以逻辑为背景。世界存在不同的意识层面,而这些层面,正是以对认知的段位来划分的。无论人们如何把自己评价,社会的阶层终以认知的程度去划分。认知决定了生活的品质,也决定了人们对痛苦的感受。雅士吟花幻,贤者观云天,道者示图腾,仙者醉无缘。
此时,坐在长椅的我看着花园,在空落的心思里寻找着自己的位置。生于平俗,长于凡间,一个最终只能以民工委身的人,大概是无法用浅拙的思想去涂画深意的。
太阳西斜,河谷寂静。落日的方向传来雁鸣。雁鸣由远而近,一群几十只加拿大雁鸣叫着,在头顶低低飞过。
伤雁抬头看着,并不鸣叫。
每天晨晚,总会有几群大雁飞过鸽溪。鸽溪长大的大雁一家,也一定会飞在其中。
我看着远去的大雁,心是空的。
眼前的世界可感可知,我只在边缘。
其上所有的生灵,都是过客。
感谢!
音乐:La Voix de Melusine, Stephen Si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