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37)
2021 (42)
2022 (39)
2023 (32)
2025 (1)
向暖
我锯着木头,身后不远处,不时传来枪声。
猎友Stuart在几百米外的河谷对侧猎鸽。
沉沉的云下,我在锯着壁炉的木柴。
因为顺风,即便手中的链锯轰鸣,枪声依旧显得很近。英国人喜欢安静。我想,枪声扰民,这里的居民一定是讨厌猎人的。
Stuart 昨天来聊天,本想让我一起去打猎。我指了指院子里的两大堆木头,“Look!Too much bloody work. I need to cut them up for the fire.(你瞅瞅,活儿太他妈多了。我得把它们都锯了做劈柴。)”
我嘴上这样说,其实是不大愿意在鸽溪附近打猎。河谷两侧的蚕豆田都收割了,田地遗落的无数蚕豆粒,每天都会引来几百只野鸽在地里觅食。我喜欢打猎,但更喜欢看这些林鸽在河谷飞舞。
邻居 Jason 重建露台,把刚使用几年的木质露台拆除。无数拆下的木头需要清理烧掉。我看到这些拆下的木头,发现很多都可以再利用,至少可以作为壁炉的燃料。木料如此之多,可供我烧上几个冬天。
我于是把链锯拿了出来。
舍不得扔掉从北京带来的,有中国字的酒瓶子,于是用来装燃料。
我把有些钝的锯齿磨快,加满了汽油和链条润滑油。
链锯锯木很省力,但却是个极危险的工具,稍有不慎就会出事故。Stuart 说以前有个职业修树工(Tree surgeon)干活时伤到自己的血管,被人发现死在了树上。就在不久前,附近也有个家伙使用链锯时出了意外,送到医院为时已晚。
我用几根结实的旧木料,随手做了个轻便的锯木支架,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安全。
锯末飞溅中,我看着劈柴渐渐堆积,支架几乎被掩埋。
锯出的劈柴,仅仅是木头堆很小的一部分。我有点泄气。这时,雨下了起来。
身后的枪声停了。消失了枪声和锯木声,河谷重又平静。Stuart 不久便来到鸽溪喝茶。他猎到二十来只野鸽,几个小时的收获。
喝茶闲聊,世界重又轻松起来。我不愿去想那些锯木的事。为了壁炉的火焰和冬日的温暖,这些事总是要去做的。
只是不知为何,一连几年,自己似乎并没有多少烧壁炉的心情。鸽溪清冷,客厅的壁炉安安静静,仅仅是个黑黑的,有玻璃门的铁箱。
风停雨霁,林鸽飞舞,猎友回家。傍晚时分,彩虹横空,晚霞也出现了。
我站在院落,看着清澈的河谷,看着淡淡的霞光斜在山坡,在森林撒下清晰的阴影。
“Red sky at night, shepherd’s delight. ”(英国谚语:红霞映晚天,羊倌笑开颜。),我自言自语,在想,明天大概会是艳阳天。
当太阳再升起时,鸽溪的花园重又映在树的阴影。
我走出门,感到室外竟比室内温暖许多。我不是羊倌,也一样高兴。人总是向暖的。
明媚的阳光下,我把剩下的木料和锯好的木柴运到近房屋的地方,在月桂树下堆积码放起来。月桂常绿,巨大的树冠既可遮掩杂物,又可遮风挡雨。
如果能有一份温暖,做这些事,其实都是快乐的。那些锯好的木料,已经够烧很多天。
九月望皓月,十月听雁鸣。整整一个上午,在院落忙碌的我,总不时听到雁鸣。
我循声仰望,每次都会看到上千只粉足雁,排成几个不规则的人字形,从高空飞过。
我感慨这些迁徙的大雁。它们从遥远的格陵兰和冰岛的出生地,飞越浩瀚的北大西洋,来到温暖的英伦过冬。因为狩猎管理得当,粉足雁的数量,已经从几十年前的3万只,增到了如今的四十万只。每次看到这些雁群,总是浩浩荡荡。
万物向暖。我无法远飞,也无法避冷而迁。孤独在遥远的河谷虽浓思乡,但如今能方便跟母亲视频,终少了些离愁。
当我再次坐在露台,喝着奶茶时,充满生命的鸽溪是安静的。我看着河谷的风景,在想着什么。
眼前,数不清的林鸽在飞舞,数不清的黑头欧在飞翔,黑水鸡也在水塘优雅地觅食。在我面前,因为这些鸟儿,世界灵动。
我无言地坐在这里,知道也有无数的话想说。这些话一些化作了文字,一些仍留在了心底。这些话,都是带着体温的。
人间向暖,世态炎凉。温暖使人停,寒冷令人行。而鸽溪,只有四季的温度。
一线黑影出现在河谷的天际。那是一群加拿大雁。
雁群无声地滑降,沿着坡谷向鸽溪飞来。二十多只加拿大雁排成经典的“V”字,低低从头顶飞过。
我默默地看着,知道它们要到千米外的沃斯堡水库(Worsbrough reservoir)降落,然后梳洗打扮,戏水歇息。
沃斯堡水库的加拿大雁
这是曾经遥远在北美的鸟儿,如今已经长留英伦,不再迁徙。
对于这些鸟儿,尽管这里也有时节的寒冷,但已经有足够的温暖,让它们感到心怡神安,不再迁远。
我看着空空的河谷,在想,雁心向暖,人也一样。
感谢!
音乐: Uluru Sunrise, Stuwart Dudley
引进的物种到处泛滥,其实没那么讨人嫌。到处有鸟兽,老百姓还欢迎呢!只是从生物学角度,一些非本地生物一旦出现,会严重影响本地物种的种群纯洁,甚至生存。东方的鳑鲏鱼不知被谁放到了英国的水系,现在很多河流都有出现,但人们观察了一阵子,没觉得对当地物种有啥影响,算是“好鱼”。英国曾有一种野猫,会跟家猫和野化的家猫杂交,最后导致整个物种基本灭绝。这种野猫如今只在苏格兰山地还有极少量生存,估计难免灭绝。
英国的灰松鼠问题很难解决。松貂只适合在林地生活,能控制森林里的灰松鼠数量,但大量的灰松鼠都生活在居民区及其附近,远离松貂生活范围。一直有人宣传“松鼠肉炖粉条,外宾可劲造”,但没人理会。(说实话,松鼠肉,可比野兔味道好多了!这是秘密,可别告诉别人哈!猎友Stuart去年一次打了三只松鼠,本来要扔掉,我给拦下来,做了一盘红烧给他送去尝。结果,呵呵,我可办了件大错事——以后松鼠该倒血霉了!)
如今政府在宣传,这鬼地方鹿也开始成灾了。只是在鸽溪附近,我倒是没见到灾到哪儿去。那几头鹿,我根本舍不得打。似乎那些成“灾”的地方,都是大庄园或大狩猎场。那些地主老财可以趁机捞一把。打一头鹿要花千八百两银子,肉他们留下卖,只让猎人把鹿脑袋带走。
至于加拿大雁,反正大雁不进家,老百姓觉得越多越好。再说,加拿大雁羽绒服的羽绒,都是用养殖家鹅羽毛加工的,没一点野雁的影子。
英国对野味的处理有法律。野雁及其制品不准销售,以免有人为金钱过度杀戮。至于饥民,还是喂点别的吧。一旦饥民知道有大雁吃,估计仅仅在厉害国,立马就会出现十几亿饥民。每人即便每年啃一只,估计把世界上的大雁都杀绝了,肯定还不够。
加拿大雁属于黑雁,味道不如其它种类的大雁,很多猎人都不喜欢吃的。去年我和猎友共打了九只,都不爱要,我也只留了一只,其它的基本都送人了。至于林鸽,现在打完就发愁。农场要多杀,我只能象征性的打一些,然后拔掉羽毛撒在地里,假装打了许多,让农场主高兴一下。如今就连丝黛拉,野味都有点吃够了。
1.引进物种的泛滥,已严重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
2.虐杀动物的行为泯灭人性。
对于第一点,我的观点是:
如果引进外来物种是"人为",那么造成物种的泛滥则是"人不为″。其实解决物种泛滥可借鉴的方法有很多。
1.节育手术。新加坡对大量野猫的控制是采取节育手术的方法。同时,他们截短猫尾作为标记来识别术后猫,防止重复伤害。通过人为阻断野猫的生育来防其数量的失控。
2.引进天敌。英国灰松鼠的天敌一一松貂已被发现。松貂吃灰松鼠的数量是吃红松鼠数量的8倍,且由于松貂与红松鼠的本土进化时间相同,红松鼠在躲避松貂的技能上远超灰松鼠,所以英国灰松鼠被减量已有望。
3.开发民用。加拿大利用雁绒做羽绒服,"Canada Goose"是著名冬衣品牌。雁肉可解温饱,如把雁肉类似火鸡肉加工,能解全球饥民温饱。如此,大雁数量会随着人类的干预逐年减少。
对于第二点,原先英国采用"敲脑壳"的方法来控制灰松鼠的手段已被公众排斥,任何虐杀动物的行为都会被禁止。善良,仁爱的美德依然在人们心中留存。
民工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心在文章里有目共睹,人心向暖是恒古不变的天性。赞!
在自然界,啥东西一旦太多,都是害,这里也包括人类自己。北美雪雁很漂亮,飞起来也壮观。如果您是农人,本来指望养家糊口的庄稼,一天之间被几万只雪雁消灭光了,你该咋想咋办呢?
英国的美洲灰松鼠于是入侵物种。如今到处都是。英国本地的红松鼠,因灰松鼠的到来几乎灭绝了。尽管号召控制灰松鼠,可是人们还是整天喂。
人心向暖是肯定的。即便是希特勒,也是喜欢让他感到心暖的人。至于人心的冷暖,就看这人面对的是谁,去干啥了。
俺看到,身边无数自称爱心特重,心肠特软的妇人,面对萌萌暖暖,与世无争的小动物,呵呵,拍子棍棒砖头开水加毒药,看着它们肝脑迸裂,浆血飞溅,杀无赦!
我只是请教,多谢前辈指点。
您看的还真仔细!鸽溪的装饰物都是从地摊上淘来的,便宜得简直难以相信。牛角是猎友送我的。我没处摆,暂时放在壁炉台上了。
看到你的收藏了。哇,真不错!墙上的油画很有意境,鹿,树林,令人遐想。牛角是古董店买的?我也看到过,价格不菲。英国瓷器是我最爱,在加拿大我也收藏。你橱窗里的镂空象石雕很别致,我收藏的是木雕象。收藏兴趣相仿很高兴。
无论世界怎样,人需要的,只是恒温。在目光,在双手,在胸怀,在音容。。。
谢奶奶姑!
喝完了,谁也别给俺点火哈!
俺的壁炉有良好的排烟,不会污染室内。是不是污染大气,俺就没辙了。一次烧掉跟用壁炉逐渐烧掉,效果一样。扔在地里不烧,木头里的化学物质也一样释放到自然里。该死的物质不灭定律!
如今人们使用柴炉,大概怀旧的成分较多。火焰是一种美,闪耀跳跃,温暖灵动。 柴火味道的暖汤,也自然入心。
也祝xiner秋安!
鸽溪秋日风景真是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