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鸽溪山庄—238—大雁的悲欢

(2025-04-29 17:20:04) 下一个

大雁的悲欢  

四月二十八日,雏雁出生了。

预产期计算的很准。

这天上午小岛出现一声轻轻的雁鸣。在远处守望的雄雁即刻回应,并立刻飞向小湖,落在岛旁的水面。

雌雁从前一天的中午就没有离开雁巢。与往日一样,两只大雁鸣歌相会。我恍间看到,雌雁身边,是一团毛茸茸的雏雁。

我数了数,四只。

雌雁在岛边不停地望着雁巢,呼唤着。巢里似乎还有没跟出来的雏雁。

雁妈急切呼唤着,但巢里没有动静。于是雁妈又飞上雁巢,重新卧下。但水边石台上的四只小家伙看不到雁妈,便不停叫。雁妈坐立不安,又得离巢照顾雏雁。

如此反复多次。

我站在湖堤高处,看不到巢中有任何动静。于是决定上岛一看究竟。

我换好防水服,小心来到岛上。雄雁看到我接近雁巢,便满腔怒火冲到我眼前,护着雁巢。

一只雏雁没有破壳,但嘴尖已将蛋壳啄破,在蛋壳里不停鸣叫。

雁妈除了卧在蛋上,毫无其它办法。无奈之中,我只能当上助产士,帮助雏雁将部分蛋壳打开。

蛋壳的绒毛膜竟然有出血。这意味着雏雁发育尚未完成。未完成孵化的雏鸟往往有发育问题,会自然淘汰。我将雏雁放回巢穴,用羽绒覆盖,希望雁妈能继续卧巢一天。

我用枯枝干草在雁巢旁做了个斜坡,希望雏雁能爬上雁巢。但雁妈反复尝试,看到这个雏雁无法离巢,只能带着离巢的孩子渐渐离开。

我知道,雁妈决定放弃这个发育不良的孩子了。

我怜悯雁妈付出的辛苦,不忍这只雏雁夭折,便决定去救救这只被弃的娃儿。

尚在部分蛋壳中的雏雁失去了雁妈的温度,很快便会失温而亡。我收集了很多雁巢中的羽绒,连同雏雁一起取回,放进纸箱。

春日的阳光无法给予足够的热量。我只能将纸箱置于温室。我调整温室门,使室内温度在35度左右。

傍晚时分,温室降到了25度。我只能将雏雁带进室内,放进怀里用体温暖着。小家伙精神好了些,但始终无法站立。我半夜睡下时,将雏雁放进铺好羽绒的餐盒,贴身放进被窝。

被窝里很温暖。但我的付出终是徒劳。后半夜,这只雏雁还是夭折了。

鸭雁80%的孵化率,在自然界是正常的。

一早天气很好。明媚的晨光下,大雁一家漫步草坪。

晨露,树影,新绿,大雁,野鸭,水鸡,林鸽,野兔,松鼠,喜鹊,乌鸫,寒鸦,苍鹭。。。鸽溪的一切,都沐浴在一份安详。

当我把这份安详收入镜头时,便知道其中一些光影,将化作插图走进鸽溪的故事。这些故事是真实的,随着时节的迎送叶出花落,也在平淡随意间,写下了鸽溪的悲喜。

从雏雁出生的那一刻,雄雁便不再对伤雁出现敌意。伤雁看到这对大雁身边的幼雏,也很是兴奋和好奇。

伤雁在大雁一家附近,时时展开有残疾的翅膀,来回奔跑着。我是第一次看到伤雁如此高兴。

我在想,或许伤雁的喜悦,也因为大雁一家能够再次接受它。

岁月难静好,风雨随天筹。我看着大雁一家,一些担心在浮现。

大雁育出幼雏后,往往会带着小娃游荡在近水的区域。大雁父母知道,几百米外有个更大的水域——Lewden Springs 钓鱼塘。

带娃走去鱼塘,需要穿越树林,更要走过步行道。步行道上总有遛狗的人。而这些狗,是自由奔跑的。

今天上午,我看到雁妈带娃离开鸽溪,在田地边缘缓缓向钓鱼塘方向走去。我赶忙跑过田地,将大雁一家重又赶回鸽溪。

院落没有围栏。我用推车和砖石,将大雁容易离开的地点简单挡住,但也知道这些措施,几乎无济于事。

大雁父母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却不知,因为人类的侵占,自然的世界早已不属于自然了。那些附属于人类的猛兽,比自然中的鹰狐更加危险。

我这几天需要去工作,此时只能在心里祷告,希望再回到鸽溪时,大雁一家还在。

世间太多的事无法掌控。人生尚难左右,更何况自然。

感谢!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