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国军机侵入海口毛泽东下令打

(2022-08-07 04:44:46) 下一个

美国军机侵入海口毛泽东下令打

 

在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毛泽东主席从来没有令中国人民失望过。1965年9月20日上午,一架美国军机侵入新中国海南岛海口地区上空,进行战争挑衅;毛泽东下令: 打!!!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当即起飞,一举击落了这架胆敢侵犯新中国领空的美国军机,活捉美国飞行员;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中国人民严阵以待》。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新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新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将入侵的苏军逐出珍宝岛。15日,苏联边防军3次出动向守卫珍宝岛的新中国边防分队发起猛烈进攻,并用多种火炮轰击新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激战近9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挫败了进攻。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宝岛。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批准之后,新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新中国边防部队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保卫了国家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毛泽东:要“准备修正主义来打,打进满洲,东三省,打进新疆,中央突破,从外蒙古打进北京”。在珍宝岛冲突中,双方都动用了正规军,尤其是苏方甚至动用了火力强大的“冰雹”式火箭装置。1969年8月,中国在岛上修建了营房,派驻1至4名官兵常年驻守。

中印战争。新中国成立伊始,冷战开始从欧洲向远东地区扩展,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包围。面对严重的外部威胁,刚刚摆脱半殖民地羁绊的新中国与广大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有着反帝反殖的共同任务,而且,新中国需要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打破西方的封锁和包围。中印边界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1914年英印政府炮制的“麦克马洪线”一直未得到中国中央政府承认,因而是非法的,两国的西段和中段边界也没有正式划定。但在5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却企图把它所认定的边界线强加于新中国。印度政府在此问题上一意孤行,酿成了边界冲突的悲剧。

中印两国本来在50年代初期中国进军西藏时就已因西藏地位问题产生矛盾,1959年西藏上层发生叛乱,达赖喇嘛逃往印度并受到印方给予的政治避难,印度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两国矛盾开始激化。在边界问题上,印军不断向前推进,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并于1959年8月和10月挑起流血事件,引起了中印两国关系的高度紧张。中方在谴责印度侵略行为的同时,希望尽量缓和紧张关系。

毛泽东于1959年5月13日在审阅外交部致印度照会时加上了一大段话:“印度不是我们的敌对国,而是我们的友人。中国不会这么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亲赴印度首都新德里,与印方广泛接触,表达中方对边界争端的立场,但没有取得共识。1961年春季,印度政府决定进一步推行“前进政策”,目的是以武力迫使中方接受印度认定的边界,但是印度领导人低估了中国政府保卫祖国领土的决心。1962年10月17日,印军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忍无可忍之下毛泽东下令: 打! 中国军队在20日予以坚决反击。终于边境战争的爆发了,时间是在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经济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一场自卫反击战,印度称这场战争为瓦弄之战。印军的节节败退,使印度全国上下陷入了一片恐慌。尼赫鲁不顾其一贯坚持的不结盟立场,连续向美国发出紧急请求,不惜以结盟为代价要其提供迅速有效的军事支持以抵抗中国军队势不可挡的进攻。新中国为了寻求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一直主张与邻国按公平合理和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

西沙海战。1974年1月中旬,面对南越当局的入侵军事行动,1月17日深夜,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打电话给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李力,询问有关西沙的细节,说西沙可能引发一场战争,问题很大,需请示毛泽东主席定: 打!。1974年1月19日,在永乐环礁海域,在巡逻防卫的4艘中国小型舰艇与南越4艘美式大型舰艇对抗周旋多时,最后越军何文锷舰队开炮射击、海战爆发。中国原来没想到拥有美式装备的南越海军会如此快地失败(也不知道附近的美国第七舰队舰艇的态度反应,19日南越海军失败后求助过但美国第七舰队没帮他们,没加入攻击  ),自然也没规划夺岛。

1958年的炮击金门,回顾1954年的第一次台海危机。新中国建立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一直采取敌视的态度。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台湾作为补给基地,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人民进行解放台湾的战争,从而造成了为祸至今的“台湾问题”。所以,那些关于“毛主席决策抗美援朝导致无法解放台湾”的说法,才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上台之后,指责此前的杜鲁门政府过于保守,推出了一系列更加极端的“国家安全政策”。朝鲜停战协定墨迹未干,1953年9月,美国政府就与台湾国民党集团签订了《军事协调谅解协定》,公然规定国民党军队的整编、训练、监督和装备完全由美国负责,如发生战争,国民党军队的调动指挥,必须得到美国的同意,协定中的防区,包括台、澎、金、马等岛屿,并在台北设立“协调参谋部”,由美国主持,加强控制,并将第七舰队摆在台湾海峡,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

1954年7月,毛主席审时度势,做出了“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定,一方面在国际舆论上强烈谴责和揭露美国妄图霸占中国领土台湾的意图,另一方面在军事上、外交上、政治上、经济上全面摆开解放台湾的架势,1954年9月3日,福建前线万炮齐鸣,炮弹落向金门,美国和国民党的军队猝不及防,损失惨重,两名美国顾问当场毙命。是为第一次台海危机的爆发。

美蒋误以为人民解放军要夺取金门、马祖,甚至要不惜代价进攻台湾,艾森豪威尔劝说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但蒋介石坚决不干,美蒋之间的矛盾开始突显。

毛主席通过炮击金门,巧妙地把台湾问题突出地提到全世界面前,表明了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心和立场;与之同时,用声东击西之计掩护人民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和大陈岛,迅速地解放了浙江沿海诸岛。

由于美帝国主义在此时并没有占据任何国际道义优势,且刚刚经历了朝鲜战争的失败,其统治集团内部也是意见不一,完全没有做好与新中国再次开战的准备,所以,第一次台海危机把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打回到了谈判桌上,打出了一个中美大使级会谈。

但是,美国在会谈中一直采取拖延战术,拒绝解决影响两国关系的实际问题——台湾问题,会谈一度中断。且在1954年12月美蒋签订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蒋介石有了美国人撑腰,不断派军队袭扰中国东南沿海,意图把美国拖进中国内战,实现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幻想。

因此,也有必要给蒋介石以惩戒,维护大陆沿海安全,告诫蒋介石不要以为有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就可以挟洋自重;此外,毛主席也想通过炮击金门检验一下所谓《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成色”,“给美国人一点颜色看”。毛主席在当时有一个基本判断,“美国怕打仗,我们也怕打仗……(但)美国怕我们多一点”。最终结果如毛主席所料,金门炮声一响,美国又回到了谈判桌上。

1958年8月23日,金门炮击开始之后,金门后勤补给中断。蒋介石请求美国舰队护航,为国民党军舰金门运输补给护航。

这个举动在毛主席的预料之中,就在炮击金门正式开始的前一天——8月22日,毛主席毅然决然地作出决定,“为了国家安全和繁荣,应当有个较宽的领海”,拒绝承认英美日等海洋强盗为了方便殖民扩张主张的三海里领海宽度的“国际惯例”,把中国的领海宽度定为12海里,正好覆盖金门、马祖周围海域。

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向全世界公布,第一条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

9月7日,美国答应了蒋介石的请求,派军舰为国民党军驶往金门的运输船队护航;9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下令再度大规模炮击金门,按照毛主席“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的指示,轰击美国军舰掩护下的2艘国民党军登陆舰,击沉“美乐”号,击伤“美珍”号,美国军舰未射击即迅速撤往外海。

其后,美蒋在金门、马祖的“撤守”问题上再次爆发严重的矛盾分歧,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蒋介石先后于9月30日和10月1日发表公开讲话,针对杜勒斯前一天要求国民党军从金、马撤军的讲话,蒋介石表示“并无接受义务”,美蒋分歧由此公开化。

针对这一情况,毛主席指示让炮击进入打打停停的状态,给蒋介石时间进行补给,并于10月31日,由中央军委下达命令,“双日不打单日打”,即“单打双停”,一直持续到1979年中美建交。

由此,毛主席提出的著名的“绞索政策”得以实施。(注:1958年9月8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公开讲:“中国领土台湾,黎巴嫩以及所有在外国的军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国主义脖子上的绞索。不是别人,而是美国人自己制造这种绞索,并把它套在自己脖子上,而且把绞索的另一端交给了中国人民、阿拉伯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和平反侵略的人民。美国侵略者在这些地方停留得越久,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就将越紧。”)果断放弃登陆金门、马祖作战的预先设想,毛主席认为,只要金门、马祖还在蒋介石手中,美国就无法从台湾海峡脱身;只要蒋介石政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美国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图谋就无法得逞。

如此神奇的战略构想的确令世人叹为观止,这也是敌(美)我力量对比差异悬殊,以新中国当时的国力、军力,还无法武力解放台湾的情况下作出的最优抉择;给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套上了“绞索”,让台湾离大陆越来越“近”,迫使美国在1971年作出承诺,“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方今后不会有任何台湾地位未定的言论;今后也不会支持任何台独运动”。至于美国政府出尔反尔,炮制出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那又是1979之后的“后话”了……

而美国军舰在9月8日的逃离举动,又一次证实了毛主席的预判,那就是美国政府没有做好与新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准备。但万一美舰开火呢?请注意叶飞将军的回忆,“如果要打美舰,必须是北京毛泽东批准”!也就是说,毛主席从来没有把“不打美舰”当作一成不变的指令,只是将决策权收回到了自己这里,保证以“战争边缘政策”回答美国“战争边缘政策”战略的顺利实施。

如果美国军舰选择主动开火,后果会怎样?历史虽然无法假设,但别忘了,当时的最终决策者是谁?是人民领袖毛主席!

在维护人民共和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毛主席从来没有令人民失望。

1965年,9月20日上午,一架美国军机侵入我海南岛海口地区上空,进行战争挑衅;毛泽东下令: 打!!!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当即起飞,一举击落了这架胆敢侵犯我国领空的美国军机,活捉美国飞行员;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中国人民严阵以待》。

所以,“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只是毛主席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事件,作出的带着明确战略意图的特定指示,不能把这个口号当作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这是对毛主席战略思想的误读。

当历史背景已经发生变化,主客观条件(如炮击金门是毛泽东主动给美蒋套上了“绞索”),甚至主客体本身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如蒋介石和蔡英文能一样吗?)的情况下,想要套用“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就要慎之又慎了。在讨论炮击金门的历史,重点在于“只打蒋舰,不打美舰”来自于指挥炮击金门的叶飞将军的回忆,“如果要打美舰,必须是北京毛泽东批准”,而打蒋舰是无须毛主席批准的。毛主席在当时确实有过这个指示,但这个指示的提出却是有具体历史背景的。

“8·23”炮击金门又被称作第二次台海危机,台湾方面称为“八二三炮战”。1958年8月23日17时30分许,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以突然性的火力轰击金门,炮击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发射炮弹近三万发,击毙击伤国民党军中将以下官兵六百余人,两名美军顾问也在炮击中丧生。炮击一直持续到1958年10月5日,导致国民党军对金门的海上运输被迫中断。其后,解放军宣布解除封锁,改为“单打双停”,逐渐减少攻势,但一直打到1979年中国大陆和美国建交为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