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背判毛泽东教育方针必成今乱局

(2021-05-24 15:48:28) 下一个

背判毛泽东教育方针必成今乱局

 

新中国在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努力奋斗下,  在工业和农业两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再说新中国刚成立时,文盲占百分之九十!新中国建立后在百忙之中没有落下扫盲工作,一方面大力兴办小学中学大学极力普及教育,一方面又大办成人夜校,使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再是文盲!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做到这一切,在整个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绝无仅有!与别的国家比较一下吧。印度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不能接受教育,文盲,更是比比皆是。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教育的普及率远远不及中国!可笑可悲可叹的是,现在,还有几个别有用心的东西胡说毛泽东搞“愚民政策”,有不少糊涂虫也跟在后面人云亦云。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是最合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美国教授莫里斯说:“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人的大部分人口是文盲的状况变成了大部分人识字。在农村差不多普及了小学教育,在城市几乎普及了中等教育,而且在城乡皆开创了成人教育和在职教育规划。”建国后的毛泽东教育思想中包含着大量丰富而有待于子孙后代们进一步认识和深入挖掘的合理内核,其独特的价值对今天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许多重要观点正是今天为之努力的方向。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终于走到了尽头,成为了制约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障碍,使得中国成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毛泽东改变了中国被西方列强奴役压迫的命运,但可贵的是,与当时的其他领导人相比,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在他看来,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虽然已经在中国大地上不复存在,新的社会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然而形形色色的封建思想和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束缚着新中国更快地向前发展。毛泽东不仅要打碎看得见的社会统治的枷锁,更致力于打碎看不见的人们思想和精神上的枷锁,实现亿万中国人精神的觉醒和解放。而文化大革命恰恰是改造人的思想和灵魂、对民族精神进行重塑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毛泽东把自己的晚年宁可粉身碎骨也要发动文革的想法。

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实现人的转化。实现由几千年封建制度下的依附性的人转变为自觉的、独立的人,其前提是精神和思想的转变。毛泽东认为教育恰恰在完成这种转变、培养造就无产阶级新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他一生致力于人的改造,致力于培养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精神和反抗意识的人。毛泽东说,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毛泽东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列为了党的教育工作的方针。到了“文革”中,毛泽东更明确提出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强调学生应该多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不能死读书,不能做书呆子。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没有超越阶级的教育,也没有不带阶级色彩的教育。毛泽东说.“就教育史的主要侧面说来,几千年来的教育,确是剥削阶级手中的工具,而社会主义教育乃是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他认为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是决定教育性质的核心问题,是决定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教育作为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自然必须由工人阶级通过其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来领导,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手中,这样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这既是经过长期革命教育的实践形成的,又是经过长期革命教育实践检验得出的一条真理,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 。“工、农、商、学、兵、政、党,都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现在大家搞业务,搞事务,什么经济事务,文教事务,国防事务,党的事务,不搞政治思想工作,那就很危险”。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走资派邓小平篡权后的中国教育,远远偏离了这一方向,许多穷人上不起学,  许多中国人为子女上学拼命为资本家打工挣血汗钱支付各种各样名目的教育费用,劳动人民怨声满天但谁也无能为力!改革开放后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合理;教育体制有问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浪费现象严重;教学形式僵硬固化,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教育的功利化现象日益严重。教育都围绕着高考,重点应对高考的训练,一考定终身。急功近利、忽视德育、成绩压倒一切,  教育培养了许多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教育培养了许多自私自利为人民币服务的资产阶级人才,  教育培养了许多资本家地主的接班人。还有一个很怪的现象:中小学生花费在外语上的精力比中文要多得多;对外国很多神话故事、外国名人中国孩子都很了解,而提到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孩子们什么也不知道。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被冷冻被遗弃甚至被毁灭,现在的孩子们已经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越来越远。对中国优秀文化的情感渐行渐远,日益淡泊,乃至消失殆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哀,是一段历史一种文明的不幸!看看当今举国“崇洋媚外”的现象,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走资派近几十年来一直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繁荣的教育。

毛泽东说,“许多东西单从书本上学是不成的,要向生产者学习,向工人学习,向农民学习”。他更明确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彻底打破教育和生产劳动相互分离的局面,缩小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造就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强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增长才干,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更不是什么"读书为了改变命运"、"上大学是为了改变人生"。这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什么区别。

关于怎样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一是学校可以办工厂、农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者半自给。……一切高等工业学校的可以进行生产的实验室和附属工场,除了保证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以外,都应当尽可能地进行生产。……一切农业学校除了在自己的农场进行生产,还可以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参加劳动的合同,……农村里的中小学,都要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大学和城市里的中等学校,在可能条件下,可以由几个学校联合设立附属工厂或者作坊,也可以同工厂、工地或者服务行业订立参加劳动的合同。一切有土地的大中小学,应当设立附属农场;没有土地而邻近郊区的学校,可以到农业合作社参加劳动。”至于农业大学,不要办在城里,应该办在农村,这样可以促进师生和农业、农村、农民相结合,深入农业一线,深入农村实际,走与农民、与农业相结合的道路,使学生在农业建设一线锻炼成长为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学生可以实行半工半读,师生在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的同时参加生产劳动,到工厂、农场、农业合作社去,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接受实践锻炼。毛泽东认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师生了解工农业生产,改变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念,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勤工俭学,做到自力更生,解决一部分或大部分办学经费,减轻国家负担。同时,党、政、民(工、青、妇)、机关、工厂、农场也可以办半工半农性质的学校,提高这些人的文化素质。

学校应考虑从课程设置上解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提出开设生产劳动与技术课程。他要求“办农村需要的中学,中学里面增加一点农业课程”,“应当增加一些地方乡土教材。”1966年,毛泽东又提出学生不但要学普通文化课程,还要学习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的课程。毛泽东又提出了“劳动一段,学习一段”的观点,要求青年学生高中毕业后先做点实际工作,“单下农村还不行,还要下工厂、下商店、下连队。这样搞他几年,然后读两年书就行了” 。并要求对中学毕业直接升学的制度进行改革,提议“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高,为建国后教育事业克服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弊端,也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毛泽东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曾多次予以强调。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特别加写了两段文字:“儿童时期需要发展身体,这种发展要是健全的。儿童时期需要发展共产主义的情操、风格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就是我们时代的德育。”、“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具体到德、智、体三者的关系,毛泽东认为,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生命线,是完成技术工作的保证,但必须寓于教育活动中去;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须要求。学校作为传授知识,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要大力普及文化知识,扫除文盲。他要求“人人都要努力学习。有条件的要努力学技术,学业务,学理论”。又说:“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 “政治家要懂些业务。懂得太多有困难,懂得太少也不行,一定要懂一些。不懂得实际的是假红,是空头政治家。要把政治和技术结合起来”。身体条件是基础,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针对解放初对学生健康重视不够的偏向,毛泽东于1951年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口号。强调“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如果对青年长身体不重视,那很危险。……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娱乐、休息、睡眠,这两方面要充分兼顾”,并向全国青年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毛泽东要求他们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不是僵化被动的发展,他说:“青年人就是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蹦蹦跳跳,不然他们就不高兴”。办学模式可以多样化。就是说不仅要办正规的小学、中学、大学,也要办各种业余的小学、中学、大学,不仅要办普通学校,也要办职业技术学校,不仅要办全日制学校,也要办各种半工半读学校。“中学办在农村是先进经验,农民子弟可以就近上学,毕业后可以回家生产。”、“如果说教师比较差,可以从好的中学抽调一部分来支援,抽肥补瘦,抽多补少。”、要“解决农民子女就近读中学的问题,在农村,教育要强调普及,"可以采取公办、民办相结合,政府办学和集体、工矿、社队办学相结合等办法。 “允许小学民办,不限定几年,能办几年就办几年。不可能把小学都办成一样,不可能整齐划一,不应过份强调正规化,农村小学可分三类:中心小学、不正规的小学和速成小学。农村小学应便于农民子女上学。应允许那些私塾式、改良式、不正规的小学存在。”1961年7月写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信中都提出了工厂、党政军民办学的主张。毛泽东教育平等的思想涤荡和摧毁了封建文化为资本谋利思想的根基,在中国历史上开启了普通民众广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国家建设、行使参政议政和监督权利的先河,使广大人民不仅从社会意义上而且从文化上、精神上和思想意义上站了起来。追求社会平等、破除迷信、打破权威、做自己的主人,初步树立起了民主、平等的觉醒意识,  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创造了条件,毛泽东是光耀万世的教育实践者,  毛泽东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教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留下了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