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洲一水之隔,大洋彼岸的美洲新大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自哥伦布十五世纪末登陆后,吸引西班牙、葡萄牙大量移民,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地。当时被西班牙、葡萄牙政府驱逐的塞法迪犹太人,亦有个别流浪到南美洲,再辗转来到北美洲安家立命。
1776年宣布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美国《独立宣言》破天荒地宣布:“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独立宣言》中奉为圭臬的这个国家的立国原则——人生而平等并被赋予不可剥夺的权利,为千百年来历史上倍受歧视、迫害的犹太人,第一次确立了与其他人完全平等的司法地位。
美国立国国父,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对中世纪以来政教合一政权的黑暗统治,深恶痛绝。他们基本都是自然神、泛神论学者,对基督教会与政府勾结,将宗教信仰与政府权威相结合,迫害异端学说,横证暴敛钱财的伎俩,了如指掌;对大英帝国政权、英国国教会残酷迫害清教徒,迫使他们不得不流亡北美洲新大陆的血泪教训,记忆犹新。他们下决心在新大陆建立一个不再有宗教迫害国家,制定美国宪法后,又起草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宣告:“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权利”,使美国成为一个在宪法中明文规定不设立国教,保障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国家。宪法第一修正案在政府和教会之间,筑起了一道彼此分离的墙,确保了美国政教分离,即便主流民众信奉基督教,犹太人也不得因异教信仰而遭受歧视、迫害,为之提供了坚如磐石的法律保护。
十九世纪欧洲犹太解放运动,赋予平等法律、政治权利。拿破仑一世犹太人走出隔都后,犹太人开始从法国移民美国。随着德国通过解放犹太人法令,德国的阿兹肯纳齐犹太人纷纷涌入美国,大批进入美国城镇定居、经商,从事商品贩卖、经营商店、制造服装等行业,积累财富,进而出入金融银行业,日益坐大,呼风唤雨。时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阿兹肯纳齐犹太人经过几代人的刻苦经营,已在美国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开设商场贩卖日用百货,垄断了服装交易,畅销的廉价二手服装简直就成了犹太人的专利。其经商佼佼者还发现新的商机,转型发展壮大,开设银行、金融交易公司,创立了诸多日后华尔街的金融大鳄——高盛(Goldman Sachs)、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他们进而从金融资本进入到工业资本,投资制造业,广泛开设工厂。
犹太人从穷苦的逃难移民,经过刻苦节俭,勤奋努力,迅速崛起成精明的富裕商人,引发了美国主流社会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WASP)的强烈反弹。他们最早移民英国北美殖民地,发动独立战争创建了美国,一直位居国家政治、经济的统治者地位,全面引领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正在逐渐取代他们商业、金融主导地位的犹太新移民,无比嫉恨,在美国社会掀起反犹太人运动。
移民来美国发展起来的犹太裔银行家,与欧洲的犹太裔银行家罗斯柴尔德家族类似,创立经营金融交易为主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而非协作工商企业的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他们操纵货币、利率,投机债券、股票市场获取暴利,往往会给辛辛苦苦经营传统农业、工业制造业的美国人,带来趁人之危空手套白狼的暴发户印象。犹太人自欧洲带来的贪婪、狡诈、阴险,通过控制金融来控制国家机器,进而控制世界的形象,大量出现在美国报刊上,刻划出犹太人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深入民心,美国主流民众反犹浪潮,日益汹涌。(据维基百科资料,下同)
1898年印行的“商业吸血鬼”漫画,描绘了据称由犹太人主导的职业:百货商店、屠夫、珠宝商、服装商、五金商人、绅士家具经销商、磨坊主、钢琴经销商、书商、制帽商、药剂师、家居用品卖家、“segar 经销商”、干货商人、杂货商、鞋类经销商和自行车经销商。 图片的结尾是这样的警告:“这张照片不会在特价柜台上找到。”
“商业吸血鬼”,Leon Barritt,载于 Vim,1,no。 5(1898 年 7 月 20 日):10-11。
1896年出版的《健全货币》杂志上的Watson Heston “历史重演”漫画,描绘了山姆大叔像耶稣一样被钉在十字架上,头顶“这是犹太人手中的美国”的招牌。两个被贴上“华尔街海盗”标签、具有讽刺性犹太特征的人物用长矛戳他,并将一块有毒的海绵举到他的嘴唇上。一桶毒药被标记为“债务”,有毒的海绵被标记为“债券利息”,长矛被标记为“单一金本位”。下面,标有“共和主义”(詹姆斯·G·布莱恩的漫画)和“民主”(格罗弗·克利夫兰的漫画)的人物扒山姆大叔的口袋。
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的反犹太主义政治漫画“历史重演”,Watson Heston,载于Sound Money magazine,1896年
最持久的反犹太主义形式是一系列广泛流传的刻板印象,将犹太人描绘成在社会、宗教和经济上不适合美国生活的人,因为他们比白人基督教社会低等,或者因为犹太人被指控密谋的阴谋思想破坏构成美国社会历史结构的种族和经济等级制度。总的来说,犹太人是被人瞧不起的。他们感到不受欢迎,被美国社会边缘化,并被视为对美国的威胁。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遇刺身亡后,反犹主义的集体迫害浪潮席卷俄国,东欧随之掀起大规模反犹浪潮。犹太人逃避迫害,把目光投向新世界,掀起了巨大的移民美国的新浪潮。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犹太人移居潮,直至1924年美国政府开始实行限制性移民配额,超过两百万来自俄罗斯、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的犹太人来到美国,致使短短四十年里,美国犹太人口总数达到350万,占美国人口比例从1900年的不足1%暴涨到超3.5%。这些被东欧驱逐的犹太人,全然没有追寻犹太复国主义先驱俄罗斯利奥·平斯克(Leon Pinsker)的指导,返回犹太圣地建设耶路撒冷,而是千方百计进入美国谋生,势必与早先移民来美国的欧洲裔白人基督教新教徒争夺经济资源,激发他们对犹太人的新仇旧恨。
1892年《法官》杂志刊登的Grant E. Hamilton“他们的新耶路撒冷”漫画,描绘了犹太人因迫害被驱逐出俄罗斯,衣衫褴褛地来到纽约,并凭借“毅力和勤奋”而走向繁荣。与此同时,纽约市“第一家庭”(荷兰定居者、“斯凯勒”、“斯图维桑特”)的后代,被迫前往美国西部寻找新的机遇。漫画底部文字:“去年二月,纽约的犹太人口从22.5万增至25万,而由于去年剩余时间移民的增加,这一数字还将从4.5万增至5万。这些被选中的民族并没有返回圣地建设耶路撒冷,重振其种族的辉煌,而是来到了新世界的大都市。据估计,在百老汇从运河街到联合广场的1200家批发公司中,有1000家是犹太人。纽约2018名犹太商人控制的资本总额估计为2.07388亿美元。他们在纽约持有的房地产价值估计在1.5亿至2亿美元之间。”
1913年,亚特兰大一家铅笔厂的犹太老板利奥·弗兰克 (Leo Frank) 被指控强奸和谋杀他所雇用的13岁基督徒女孩玛丽·法根 (Mary Phagan),引发了公众的愤怒,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为她的谋杀案伸张正义。大部分媒体报道此案都带有反犹太主义的基调。25天后,利奥·弗兰克被法庭判犯有谋杀罪处绞刑。这一判决引起了欢呼和庆祝形成人群。判决后,弗兰克的律师向佐治亚州最高法院和美国最高法院总共提交了五项上诉,声称弗兰克在判决当天缺席以及公众压力和影响力影响了陪审团。此后,此案被提交给佐治亚州州长约翰·M·斯莱顿 (John M. Slaton)。尽管公众要求他维持原判,斯莱顿还是将弗兰克的判决从死刑改为无期徒刑,相信他最终会被证明无罪并获得自由。这一决定引起了公众的极大愤慨,引发了骚乱,甚至迫使斯莱顿一度宣布戒严。
1915年8月17日,二十五名公民冲进了关押利奥·弗兰克的米利奇维尔的一个监狱农场。他们将弗兰克从牢房中带出,开车送他到玛丽·帕根的家乡玛丽埃塔,并将他吊死在树上。
私刑暴民的领导人后来聚集在石山,复兴三K党。三K党不仅把矛头对准黑人,还传播这样的观点:无政府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和犹太人正在颠覆美国的价值观和理想。
其实早在1891年,美国南方路易斯安那州就发生类似的美国白人基督教新教教徒私刑基督教天主教教徒事件,11名南欧意大利裔天主教移民,在新奥尔良监狱被冲入的数千民暴徒私刑枪杀。
为了回应利奥·弗兰克被私刑处决,芝加哥犹太律师西格蒙德·利文斯顿在犹太财团的赞助下成立了反诽谤联盟 ( Anti-Defamation League,简称ADL)。反诽谤联盟成为美国最大的反对反犹太主义和反种族歧视组织,活跃至今。
2025年7月18日,作于芝加哥西郊
(图片来自网络。参照相关论著、报道、维基百科、犹太人大屠杀百科全书等资料。博文非论文,篇幅限制,不一一注出。)
长文分载。待续。
我真不理解,以色列的犹太人看到这些照片,不会唤起他们对纳粹集中营的回忆吗?
清教徒是基督徒中的塔利班,他们被迫逃亡是因为在英国试图搞新教的政教合一,迫害其他教派失败了被反噬。
美国的国父中,富兰克林年轻时访问过清教徒搞witch hunt的Salem, Massachusetts,访问了当时还活着的亲历者,下定决心新的国家必须政教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