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看,记录生活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生命在于折腾
个人资料
边走边看66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回国游了趟周庄

(2023-09-02 08:59:40) 下一个

回家要经过上海,准备顺路去周边玩玩,放眼望了一圈决定去江南古镇。中国的古镇我去了好几个了,山西的、安徽的,湖南的,贵州的,可江南古镇还一个也没去过。 江南的古镇不少,周庄,乌镇, 南浔等都各有各的特色。时间有限,最后决定去最有代表性的周庄看一看。 

现在的古镇都很商业化了,还都要收门票。 乌镇的最贵,而且已经被开发商搞得模型化了。把镇里的居民全清出去,从住宿餐饮到娱乐完全是成熟的商业化操作, 听说倒是管理得不错,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不过你要是想体验古镇原汁风情是不太可能了。 南浔以前还游客少点,最近把门票取消了就可想而知那里的拥挤度了。去小红书看了几个视频研究了一下,有说虽然周庄也商业化了,但论风景在古镇中还是第一美的。 

从苏州火车站买票去周庄还可以有周庄门票的优惠,也可以到携程或微信公众号“苏汽直通车”上买。买的是商务车,49块一人,来回只有三四个人一起拼车。好处是接送都到周庄的门口, 而不是大巴去的周庄长途车站,长途车站离周庄门口还有一段距离,需要打车或再坐公交才能到门口。 这个商务车六十岁以上还有优惠,好像是半价。 

古镇的票可以用三天,由于我们买的不是电子票,出门前还要登记复印证件和拍照。 这次回国发现到景点都要登记证件,政府对你去哪都知道得门清。 

以我的经验去古镇这种地方最好住上一晚,当清晨和夜晚大部队散去的时候才能静静地体验小镇的风情。提前订了客栈, 客栈的老板开着电动三轮车来门口接我们。他家就在主河道边上,我订了个河景房,其实在屋子里的时间很少,大多数的时候都在外头晃悠。 

周庄里人头攒动,歌舞升平的。 

一路走过那些个特色食品小吃店,大多都是些不健康的甜食和糕点,咱这岁数还是忍了吧。不过万三蹄还是要吃一下的,还不错,但也没觉得比我自己在家做到好到哪去。 

 

人太多了,懒得拍照,只看热闹。 发现周庄摇船的很多都是阿婆和阿嫂,少数阿公,年轻男性估计都不住镇里了。在小巷的深处发现很多船都停在那里,他们都坐在船里耐心地排着队等待调遣。

 

等到傍晚小镇又重回它的安详。

晚上的灯火把周庄打扮起来,白天的破旧被灯光遮掩起来,小镇五彩斑斓的,好看得俗艳。

 

坐上小船去河里荡, 船夫是个大叔,划船的每人都能唱几嗓子,只是唱歌不是白唱的哦,想听歌要付30块钱。手机都掏出来,微信转了帐后歌声就能响起来了。大叔嗓音不错,听着船夫的歌声,那刻的感觉好美。上面的video有大叔唱歌,免费听。  

上岸后去大戏台看戏,江南的戏都咿咿呀呀的,行腔婉转,细腻又柔美,不像京戏里“清早起来莲花镜子照”的大妞范儿和“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的猛男范儿。京戏听了会让人上头,提神。

 

清晨四点多就醒了,唉,老年人的生物钟啊们不可抗拒。 出去逛,一个人都没有,那一刻感觉周庄的街巷被我们私有化了。

 

躲在石墩才的猫咪看见我径直走了过来,步子坚定又妖娆,围着我又蹭又撒娇的。 这辈子我和猫有缘,到哪都招猫。

 

过了一会儿周庄人开始为一天的生计忙碌了。 阿公摇船送货,阿婆河边洗衣

在河边小店吃了早饭,一人二十几块,油条,包子,豆腐脑,茶叶蛋,小馄饨。 才知江南的小馄炖敢情就是面片汤,里面的馅少少的,这对北方人来说太不实惠了,下次吃大馄炖。 

该返回了,老板又送我们到门口,临走还给了一袋鞋底饼,脆脆的,甜甜的,香香的。江南人会做生意,让客人欢喜生意也兴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4)
评论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情节真是吃不饱人啊。 俺们北方人在吃上面一般不玩情节,哈哈哈。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lyq_007' 的评论 : 好的,谢谢。西栅舒服娱乐性强,东栅水乡风貌完整些。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1

哈哈哈,我也说呢,好久不见边看,整啥呢,原来回国了!

“在河边小店吃了早饭,一人二十几块,油条,包子,豆腐脑,茶叶蛋,小馄饨。 才知江南的小馄炖敢情就是面片汤,里面的馅少少的,这对北方人来说太不实惠了,下次吃大馄炖。”,笑死,小馄饨就是吃个情结,汤底应该是不错的, 和大馄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大馄饨我喜欢荠菜,三鲜或是虾仁的。我也有周庄的片片。边看的视频做得很棒。
ylyq_007 回复 悄悄话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不同的水土养不同的人啊。"

非常喜欢木心这段话。。。去乌镇我是玩在西栅,住在东栅,木心故居的斜对面,茅盾岳父家正对面(茅盾故居在约500米远的街的另一头),早上在那条窄窄的街道,小河边逗留很久,想象着商业化以前,江南小镇上居民们的闲适生活,悠悠岁月。(若以后你若去玩的话,最好还是住在西栅,那边规模更大,景致更好。)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 那个地方适合文艺范的人去哦。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lyq_007' 的评论 : 木心的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大概源于自江南的熏陶吧。 就如刀郎住苏州后写的小曲小调透着一股子江南的味儿,和以前他在新疆时的沧桑感的作品完全不同。 不同的水土养不同的人啊。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亲好! 谢谢!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问候边边,好久不见!原来边边回国了一趟。周庄我很久以前去过,哇,现在门票涨得这么高了。边边拍的片片都好美,有故地重游之感。谢谢边边图文并茂好游记分享!祝边边长周末愉快!
ylyq_007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博主,很喜欢船上拍的视频,非常有现场感,就像是自己也坐在那船上。

江南古镇我只去过乌镇,感觉跟这里的场景很类似。小小的乌镇,出了两个名人:茅盾和木心。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小桥流水人家”,周庄的风景好看。加的视频真好,有如临其境之感。欣赏了,平安是福。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马哈鱼' 的评论 : “周庄是商业化了些,不过还是值得一遊” --- 说得对,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你这个鱼鱼的头像咋变成胖猫咪了,这这。。。。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姐好。 国内我没有自己的住处,每次都住在亲人家里,空间小,生活习惯不同,我呆几天就呆不住了,还是往外跑吧。 好在我虽怕冷但抗热。

“比起直飞更添了些旅游之趣” ---赞同! 不能直飞咱就找借口去顺路玩!
大马哈鱼 回复 悄悄话 好久不见边边,原来回国了。周庄是商业化了些,不过还是值得一遊。赞好文!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边边回国了。看标题我还琢磨,这位大连姑娘咋不呆在清凉的北方,大热天儿地下江南干嘛?原来是顺路。现在各路大神回国走什么路线都有,倒是比起直飞更添了些旅游之趣。边边拍的小视频很好看,摇船大叔唱歌那段让我想起了威尼斯,那里的摇船大叔也唱歌,不过唱的是西洋歌剧。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世界在我心中' 的评论 : 欢迎!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十月回去正是好季节啊,国内这几年变化很大,服务业和基建都更好了,物质生活丰富又便利,姐好好享受一下。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敢情你们都那么早就去过了。 60块在九十年代可是挺贵啊,现在国内通缩,东西都便宜,吃饭住宿觉得都比前几年便宜。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京工人' 的评论 : “捞到了捞点葱,没捞到就捞个空”---哈哈, 形容得到位。 我还是头一次吃小馄炖,俺北方人哪懂,还想着吃个营养早餐呢,哪知喝了点汤佐餐。 国内的早餐carbs 太多。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y56' 的评论 : 节假日去不得,光看人了。我们这次还好,人不那么多。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佛风光' 的评论 : 华人的网站是多事之地,极端者多,其中的尖酸刻薄甚至下流无底线是在英文社交媒体里少见的。
世界在我心中 回复 悄悄话 随你游了周庄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好久不见边边,原来回国了,问候边边!周庄我还没去过呢,谢谢信息!我十月回去,现在暂时休整一段时间。边边九月好!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又看到周庄了,还和1996年一样,那时我和男友去那,还没什么游客,一只万三猪蹄60块,我给记成万山了。还好,出国前我去了不少国内的地方,现在不想跟游客挤了。感谢这么多照片,让我又看到了周庄:)
京工人 回复 悄悄话 小馄饨我们江南有句话形容其包馅儿的手法:捞到了捞点葱,没捞到就捞个空。小馄饨本意就是让人喝点汤佐餐的,皮薄馅少,烧煮时一扔到滚汤里就捞起来,面皮和里面的肉不是重点,不能以其中馅儿太少而认其不好
yy56 回复 悄悄话 那年我们是五一节假期去的,真是人挤人。看着这蹄有食欲。
北佛风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边走边看66' 的评论 : “在河边小店吃了早饭,一人二十几块,油条,包子,豆腐脑,茶叶蛋,小馄饨。”

好长时间没看到边博主的博文, 原来是回国探亲了。 国内各地的早餐小吃, 还是很让人怀念的。

城里这阵子风波不断, 女博主们掐架凶猛, 连历来公正明理待人为善的晓青博主也关博了, 原因不明很是可惜。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还《小城故事》呢, 暴露年龄了吧,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听“声声慢”

船夫唱得还不错吧,那里摇船的都会唱几句。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对,那里的一个博物馆里也有挂着陈逸飞的双桥画,不知是不是真的。不过我现在对博物馆里静态的东西已不那么感兴趣了,还是动态的美更有魅力。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elfie' 的评论 : 九十年代估计不像现在人这么多,这么热闹,更原汁原味点。 所以到哪都赶早去。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想想我包的馄炖都跟乒乓球一样大,吃个五六个就能饱人, 这小混沌就是吃个口感啊。
唐西 回复 悄悄话 哇噻!还是有原汁原味的嘛。

咋不来段《小城故事》的插曲。
elfie 回复 悄悄话 I was there a couple of times in the 1990s while I was at NJU. There was no entry fee and we didn't eat anything there. Neither the pork stew nor the famous noodles dish. There was no desire to eat, just sightseeing and boating were enough. Young people did not have a lot to spend.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九六年去过,那时因为先有陈逸飞的画,有三毛留足而已经红了。
问好!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问好边边, 原来回国啦。 惬意哦。 南方, well, 至少上海吧,小馄饨就是没馅。 我也是吃了才知道的。 差评!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