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
2025 (1)
中午时分从死海准备继续向北边的Jerash (杰拉什)进发,可发现车子启动不起来了,再一看车灯从前一天就一直开着,没电了。 这约旦租的日本铃木虽然是新车挺结实,可车的硬件还是二三十年前的最基本的,没有自动车灯控制,倒车的后视镜也没有,而我们以往租车都习惯了车的自动化,忽视了这一点。 想着打电话找租车公司来jump车怎么也要等一阵子,于是就去找酒店前台帮忙,前台派了个酒店的维修人员过来,捣鼓了一阵子,半小时后,车能启动了。我们给了工人5块钱小费,把他乐坏了。
Jerash被称为中东的庞贝,它的罗马古迹是世界上保持得最完好的罗马古城之一。 先到parking旁的自助餐吃饱肚子就开始逛古城了,这里可以用Jordan Pass。
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城是约旦的世界遗产之一。 古城有着和佩特拉相似的盛衰经历,先是被罗马占领,罗马人在这里实施了典型的罗马城市规划,有神殿、广场、浴室、喷泉和剧场等。Jerash在公元二世纪时达到顶峰,人口达到两万人。 但随后也因海上贸易通道的兴起和大地震的沉重打击,Jerash开始衰落。 到了9世纪,黄沙侵袭了这里,掩埋了古城,杰拉什从此销声匿迹,直到19世纪初才被一位德国旅行者偶然发现。百年后随着一系列的挖掘工作的进行,这座沉睡千年的古城才重新得以重现,使得我们可以一窥其曾经的辉煌。
同样是罗马古城,庞贝保存完整,细节丰富, 而Jerash胜在气势恢弘,韵味十足。 这些年见过的罗马古城不少,Jerash在我的心中排第一,甚至感觉它比意大利罗马的古迹更有气势。我们进去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多变的光色给古城加了一层玫瑰滤镜,很能挑起情致。从小山上的神殿眺望市中心的圆形广场,有敞开胸怀海纳百川的盛世荣光。一条大街贯穿城区,首尾各有一个保存良好设计精美的剧场,相似又有差异。 罗马人真喜欢drama啊,一个舞台都不够玩的。我们还在剧场里看到有包着头巾的阿拉伯人在奏乐打鼓的,好不热闹。
两分钟看古城
我们住的旅社就在古迹的外面,清晨打开窗户就能看见霞光中的罗马古城。
从Jerash到约旦首都阿曼只有40公里,阿曼市内开车蛮具有挑战性的,有时地上连线都没有,大家都看着办,进入环岛更是挤来挤去,有点心惊肉跳哈。幸亏队友有中国驾车的光荣历史,并没有被这阵势吓倒。
住宿订在阿曼的闹市区,可以走路去罗马剧场和Amman Citadel。 对我们来说阿曼和其它去过的伊斯兰城市相比并不十分具有吸引力,甚至可以说乏善可陈。 经过Jerash的洗礼后再看阿曼的Citadel激动不起来了,阿曼的罗马剧场无论从周边的风景还是剧场本身都不出彩儿,我们只远观了一下。 所谓的彩虹街也没觉得好看,感觉就普通的商业一条小街。
阿曼的清真寺是不许非穆斯林进入的,只有一家King Abdullah I Mosque阿卜杜拉国王清真寺对外开放,这家清真寺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打了Uber(对, 阿曼有Uber)去那里。 先去买票,然后要到一个铺子里穿上他们的大袍子才能进去。 从来进宗教寺庙都没这么严格过,顶多哪不能露给个东西给裹上就行了,可这里要从头到身上全部套好。期间在里面我的头套滑落还被提醒要戴上。
一进到清真寺里就看到这几个国王像,最边上的小王子和中间的老国王妥妥的大帅哥啊,这阿拉伯男人要是帅起来可要甩欧美人好几条街哈。《一千零一夜》的帅气阿拉伯王子不是瞎说的。
每天走路都会经过不少铺子,那些女人们穿的袍子倒是吸了我的眼球,从普通居家的到上了一定档次和聚会婚礼party的颜色样式各有不同,很有特色。
在阿曼呆了一天半就觉得差不多了,去了几家评分不错的馆子也觉得一般般,羊肉做得不如我做得好哈。吃过不少穆斯林地区的馆子,还是最喜欢新疆的美味。
回美国时在阿曼机场走了好远要到另外一个地方专门给去美国航班的地方做特殊安检,美帝国是被穆斯林国家给整怕了。
以色列约旦的行程终于写完了,一边写一边似乎又重温了三个月前的那场旅行。这次以色列约旦之旅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尤其是约旦,没想到它这么精彩绚丽,它将长长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谢谢大家的阅读!
我早已经bookmark你的游记了,时不时地去看看有没有更新, 本来去年年底想去智利的,可各种原因没去成,先跟着你走一遍 :)
我也正想说呢,英国罗马古迹留下的真不多,英国在古罗马时期并不是重要的殖民地,并不像其他地区那样有大量的罗马遗迹。另外,英国气候对遗迹的保存不利,遗迹保存的困难。 约旦老百姓穿的都一般,大妈黑不溜秋的大袍子,女孩有的穿现代衣服,在死海的度假村看到富有的约旦贵妇穿的很讲究,面料和式样都很漂亮。 但我拍的这些应该是他们party结婚之类的时候穿的。
我以为约旦这些地方没啥起眼的,没想到,它有它的独到之处。
边边妹妹好幸运,简直走遍了全世界,看尽了人类世界的千姿百态,很有意思。
这世界,确实精彩。
英国是罗马帝国最偏远的荒蛮边疆,就像贝加尔湖于唐朝,最晚占领,最早撤出,所以建设的时间也最短,没留下太多的遗迹。
而地中海沿岸(包括约旦)是罗马帝国最热闹的地方,建设的时间长,留下的遗迹也多。
中年以上的穿黑长袍的多。
中年以下的大多和西方一样,牛仔裤之类。
另外,您上篇关于 Petra 的博文写道:“只带了平时买菜的鞋子,这一路走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脚底一打滑摔个大马趴。”
文学城博主“三步两桥”对走长路的鞋有很多经验。
“三步两桥”建议穿 Trail Running Shoes。既轻,脚又不起泡。
“三步两桥”自己穿 HOKA Challenger ATR。另一个步行者途中买的是 New Balance 的Trail Running Shoes。
再具体的您可以在“三步两桥”博文下跟帖去问。
刚才看了那个link, 不知凯特还有有这样的经历。 谢谢你的分享。
凯特王妃小时候住在约旦。
这里有张照片,她4岁时跟她老爸在 Jerash 照的。
https://www.elle.com/culture/celebrities/a21929806/prince-william-kate-middleton-tribute-recreates-childhood-jerash-photo/
Knafeh我也看到一个小亭子外一堆人排队,蹲坐在墙根儿那儿,一人手里拿着个小盘子吃。 我还好奇是啥玩意儿这么火,不过那 Knafeh似乎又甜又腻,就没去吃。 中东的甜点普遍甜得齁人。 说起甜点还是咱们中国人做的好吃,不那么甜还味道好。
约旦的国菜是 Mansaf,羊肉酸奶盖浇饭。
安曼最好的 Mansaf 餐馆叫 Al-Quds。Al-Quds 是阿拉伯人对耶路撒冷的称呼。
特地去了 Al-Quds 吃 Mansaf,确实味道平淡一般,不像土耳其菜有味道十足的调料。
在安曼意外尝到的美食是 Knafeh,奶酪果仁煎饼。市中心离 Art Hotel 很近的一个街摊做这个,夜里12点还排长队。厨师做好一大锅,切成一块一块的,递给顾客,跟打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