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有个山丹丹
七年前第一次从往年交夏娃口中得知在布达佩斯北郊的多瑙河弯畔有个叫“山丹丹”的迷人小镇,我觉得有点滑稽,因为听起来这个地名充满了中国黄土高坡气息,山丹丹是陕北的名花呢。上网一查英语为Szentendre,匈语为Saintandrew, 此名来源于守护神圣安德鲁。
17-18世纪,为了躲避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大批的塞尔维亚和希腊的商人及手工艺人迁居于此,从而赋予小镇独特的多元文化特色和塞维尔亚东正教的宗教色彩。从20世纪初开始,这里云集了众多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等艺术家,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画廊、艺术工作室、手工艺品店和艺术博物馆,从而使小镇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每到节日,这里还会举行各种主题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展览。山丹丹既是文青渴慕与向往的浪漫之地,也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
山丹丹距离布达佩斯只有20公里,乘坐公交船和火车都非常方便。 到布达佩斯的地铁站Battyany ter 乘坐HEV5号线(郊区火车),直达山丹丹,车程约40分钟,这是最常用和最经济的方式。从2024年开始,全世界年逾65岁的老年人在匈牙利乘公交可以免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第一次去山丹丹是2018年的圣诞节。我和家人应邀去夏娃家做客,她家就在山丹丹附近。那天下午夏娃和马可夫妇陪同我们游览山丹丹。节日的山丹丹,游人如织,我们只能触摸她模糊的轮廓,无法看清她的五官,更无法用心聆听她脉搏的跳动。有礼品店、画廊、小小食店……游客鱼贯而入、摩肩接踵。氛围类似国内的凤凰古镇那类名镇,所不同的是艺术气息浓厚一些,傍晚时分,夏娃夫妇带我们去了山坡上的一个制高点,这里原本可以俯瞰小镇的全景,但由于雾茫茫、冷嗖嗖,我们短暂停留了一会儿,留给我印象深刻的只有暮色中的尖顶教堂和十字架。
这次我们是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去的,而且是在白天。我们11:00从佩斯家中出发,12:00多钟到达山丹丹。下火车往前直走,但见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越小镇缓缓流淌,几个小孩在河边嬉戏,天真烂漫的笑声,给小镇增添几多生机。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空气中流动着植物的清新。顺着一条小路往上走,路边是一些装饰典雅的小商铺,随便走进一家服装店瞅瞅,发现标价不亚于布达佩斯大商场的价格。
坐落在多瑙河弯畔的山丹丹,建在丘陵上。我们沿着蜿蜒的石板或鹅卵石路往上走,小路两旁排列着粉红、粉紫、鹅黄、天蓝、浅绿的二三层小楼,大多属于巴洛克建筑带有立体的灰泥浮雕装饰、拱形门窗和红色瓦顶。小路的两侧延伸出许多小巷,同样是色彩纷呈。
午后,游客越来越多,除了我倆是东方老外以外,其他都是西方脸谱。走着走着发现这里有一个旅游服务中心,进去瞅了瞅,里面有免费的地图和宣传册,工作人员很耐心地向游客介绍和解答每一个咨询的问题。这个服务中心里有一个画家的小画展,这里也供应饮料和小食品。有不少客人在这里小憩。
走出旅游服务中心,来到小路对面的画廊,店主是一位来自牙买加的先生,黝黑高大壮实,自言自己是法国、牙买加和中国的混血后裔。说祖母是广东人。他的妻子是法国画家,店里出售的所有画作都是他妻子创作的,我们买了几张用他妻子的作品制作的明信片。店主起先要求付现金(福林),但我们身上没带足够的福林,店主想了想说,不用付了,送给你们。无功不受禄,这哪儿行啊,我们婉言谢绝了,并随即刷卡付款。
小镇有多个塞尔维亚东正教教堂,其中贝尔格莱德大教堂的巴洛克式白色钟楼是山丹丹的地标之一。主广场是小镇中心和最热闹的地方,中央有一个十字架纪念柱,广场周围遍布咖啡厅、冰激凌店和餐厅。这些餐厅提供匈牙利传统菜肴(炖菜、煎饼和甜点)、塞尔维亚风味美食以及国际菜式。有一间粉紫色门面的冰激凌店让我喜欢,仍不住想进去看看。这个小天地全是淡雅的紫色装饰,置身其中感觉纯净、温馨、清爽,仿佛内心的杂质被一个无形的过滤器给淘汰了,我变成了天真烂漫孩童,忍不住要了一只紫色的草莓味冰激凌,与那些年轻的冰激凌爱好者并肩而坐,品尝和分享童真的乐趣。
经过热闹的商铺,终于碰见几个中国人——身着艳丽丝绸衣裙,咿咿呀呀地嚷着吴侬软语的上海大妈。
往高处走,走过好几条宁静的小巷来到山顶,路过山丹丹图书馆。一个小镇有如此规模不小的图书馆,足见匈牙利是如何重视阅读重视文化的。匈牙利的人口不到一千万,面积仅是中国的百分之一,但是它的图书市场其实并不比中国的小。匈牙利有很多家出版社(近年来匈牙利翻译家翻译了余华、莫言等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全国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在匈牙利这个欧洲中部内陆国家,每到圣诞节、复活节、新年、生日和命名日,人们相互赠送的礼物中,书是最重要的礼物。据统计,匈牙利每年人均购书20本,比同地区的西欧人多得多,是世界上读书风气最浓厚的国家之一,常年读书的人数比占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我每一次乘国际航班往返匈牙利,在飞机上总会看见专心致志阅读的人,在匈牙利的火车上、公园里、多瑙河畔……也常常看见埋头阅读的人,那种画面令人愉悦和钦佩。有人说:“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据统计,匈牙利拥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多个领域,也算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了。
我们开始走下坡路,走过几条幽静的小路,来到接近多瑙河畔的平坦路段,又是拥有各种小商店的热闹地带,有纪念品、甜点、蜂蜜和辣椒等本地食品出售。有一家很有特色的辣椒店引人注目,里里外外挂满了辣椒。很多匈牙利人对辣椒的喜爱不亚于中国的四川人,当地的红尖椒也相当辣。
沿着多瑙河往回走,河水在阳光下懒洋洋地打盹,河岸沿途有咖啡厅和餐厅还有几处高档酒店,三三两两的旅客或踱步或安坐或带着孩子游戏,享受着惬意舒适的春光丽景。
来到火车站已是夕阳西下。虽有些累但心满意足。回望这个色彩斑斓的小镇,不禁感慨道,如果少一点商业氛围,多一点花草树木,那么就更艺术、更自然、更宁静、更迷人了。
如果把山丹丹比作多瑙河畔的一颗彩色宝石,那么另一个神秘的古镇则是多瑙河畔的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相比之下,我更欣赏翡翠。关于它的故事下一回再和大伙儿慢慢聊。
老幺作家的文笔细腻生动,极具画面感,观察入微,夹叙夹议自然得体,令人读来身临其境。两次造访“山丹丹”这个颇具中国风情的名字,本身就富有意味,而通过前后对比,更凸显了那里的艺术氛围与文化底蕴。第一次圣诞去时那张片片真美!老幺本就擅画,尤其对画展情有独钟。结尾还有伏笔,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