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977年,哥哥双喜临门。宝贝女儿QQ7月出生,哥哥12月参加高考并以第一志愿被录取。在大学四年里他既当爹又当学生,毕业后依然回母校南开中学(三中)教书。几年后调往家附近的育才中学(20中)也是有名的四川省重点中学。
提起哥哥的家庭,不得不提及他的婚恋。在这件终身大事上,哥哥太听妈妈的话,每每想到大哥的这一个性特征,我就想起《家》《春》《秋》里的大哥觉新。记得在我家发黄的老照片中有民国时穿长衫的哥哥,看着很有代入感。
在哥哥当知青快返城之前,有一位J姑娘喜欢他,是他同学的妹妹,据说有时会去哥哥住的茅草房主动帮他缝被子什么的(以前的被子不是被套,用的是包单和被面,被褥放在中间,每次浆洗之后,要将包单和被面重新縫起来,这是极需要耐心的针线活。不要说男生,就是女生都嫌麻烦。)哥哥调回城后,J到我们家来过一次。中等身材,红扑扑的脸蛋,属于那种健康美。哥哥身材修长(1.78米),确乎一枚斯文的书生,从气质上看两个人不太般配。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点是品行和个性如何。不知神通广大的妈妈去何处打听到J属于比较张扬、不拘小节的女孩,所以不赞成他们来往。在母亲的劝阻下,大哥很快就和J断了往来。其实,我感觉大哥是不太情愿的。记得我读高一的时候,有一天下午和同学们去朝天门港口搞活动,刚走到江边远远地看见哥哥坐在石栏上,穿着白衬衣灰色长裤,双手抱住膝头,皱眉蹙眼地远眺滔滔东流的长江。看得出他心思很重。是在想念J姑娘吗?还是内心在矛盾挣扎?抑或对妈妈的干涉无语?不得而知。无论如何,哥哥有些难过……我没有过去惊动他,但我也有些替他难过。
1975年的春天,哥哥29岁,经堂嫂的朋友介绍哥哥认识了比他年少五岁的幼儿园教师y姑娘——我的大嫂。两个年轻人在两位母亲和两位介绍人的陪同下在重庆西区公园(重庆动物园)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晤。哥哥以一个伤病员的形象出现——当时他因为带学生参加学农劳动,在打凿沼气池的时候爆破失误导致食指受伤——一条纱布从脖颈吊下来托住了受伤的左手臂。母亲和哥哥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形象会大打折扣,可见母子倆都是何等朴实的人。所幸的是,嫂子的妈妈F阿姨是一位文化人(某大型国企的宣传处负责人,年少时卖过挺进报、新华日报,多年坚定的共产党员,退休后的炒股大户,晚年归顺耶稣基督)她和幼儿教师的女儿不约而同地相中了哥哥的书生气质。内敛的哥哥对活泼的Y颇有好于是,他们开始了交往。母亲和F阿姨都是古道热肠的人,所以,很快我们两家人开始了礼尚往来的走动,不到几个月似乎就要瓜熟蒂落了。全家人都为哥哥高兴。但是高兴不能太高兴,要随时把握风向标。有一段时间,我们几个妹妹发现哥哥下班回到家闷闷不乐,似乎又出现了新的状况。以往Y的来信很勤,嗯……好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信了,难道又泡汤了吗?我们很替哥哥着急,他都快30岁了。有一天下午大约四点左右,邮差送来了一封哥哥的信,正好我们老四老五老六三个妹妹在家,看到信封上秀丽的字迹和寄信人的地址,就知道是Y寄来的。我们几个妹妹的心怦怦直跳,好像自己在热恋似的,我们商量着悄悄拆开那封信,先睹为快,把握行情,以便帮助哥哥。四姐拿着那封信,我和五姐跟着她往二楼的一间房跑去,然后关上门(忘了拴),我们躺在床上开始阅读Y写给哥哥的情书。四姐躺在中间,她白嫩如藕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用有些沙哑的嗓子开始朗读:“xx:你好!虽然……但是……,雨过天晴,放眼望去,风景如此美好……”哈哈哈……我们仨发出放心的大笑。正在兴头上,不料哥哥推门而入,他面带微笑一把抓过信纸转身跑了出去。哈哈哈……三个妹妹抱着肚子在床上滚来滚去笑个不停。哥哥脾气好,要是换了二哥,我们不是挨揍就是要挨骂。
大嫂是能歌善舞,泼辣爽朗、快言快语、热情大方,美中不足的是有点公主病。她是原生家庭的唯一女儿,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所以sometimes 行事为人免不了有些自我。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曾经说过:“潜意识里,人们选择朋友时,往往喜欢选择和自己个性相同的人,而选择配偶时往往喜欢选择和自己个性相反的人,这样就可以互补。”此说言之有理。我哥和嫂子一个I人一个E人,这对内向和外向型的搭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记得很多年前的五一节,我们两家人相约一道去一个湖畔公园玩,准备租自行车环湖游。到了那里,人山人海,游人如织,租车的队伍排成长龙。好不容易轮到我们,刚拿到两辆车还没有缴费,一个悍妇从人群里窜出来伸手要夺走我哥手上的车,我哥急得大呼一声太太的名字,我嫂子应声跑过去夺过自行车把那悍妇骂走了。真所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当时心里暗笑,嫂子在这种场合成为了哥哥不可或缺的宝刀或曰护身符了。由此我儿子Rik小时候几次感叹,大舅舅找到大舅妈这样人也好啊,免得被人欺负。当然、当然。但哥哥绝不是耙耳朵。譬如每当口无遮拦的嫂子说三道四的时候,哥哥会坚决制止道:“哪是这样的!少说一点!”有一次嫂子对我说,“不要看你哥这样(老实呗),我们倆闹矛盾,他可以一周不理我,最终还是我缴械投降。”言下之意,其实哥比她厉害,原来哥哥是一个柔中有刚的倔强之人。
在家务及财务开支方面哥哥是宏观调控,从不计较细节,对太太和女儿宠爱有加。嫂子喜欢打扮,她的衣帽间塞得满满当当,旧的穿不完,新的不断添置,化妆品囤了一大堆,常常保质期过了都用不完。经年如此,哥哥从不多说一句,或许不干涉太太这方面自由和乐趣,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宽容的爱。在对女儿的教育方面,哥哥通常是严慈相济,无论是宏观计划和引导,还是微观的培育和启发,哥哥都做得非常细致到位。记得侄女五六岁的时候,我们一起逛公园,哥哥指着一棵棵一排排树辅导女儿做加减法,这种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侄女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父女倆的关系很和谐,常常像朋友一样谈天说地,嘻嘻哈哈。侄女QQ学识丰富,工作能力极强。她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院学习并获得国际商务硕士以后,考取了国际会计师执照,在英国工作了一个时期之后回国落户北京,先后就职于普华永道(PwC 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之一)等公司。我很喜欢这个侄女,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学识和能力以及姣好的外貌与气质,更重要的她有涵养,脾气好,对父母有孝心,对长辈有礼貌。哥嫂退休以后,QQ每年都为他们亲自订制国内外的旅行,而不要父母花钱。她对我说,我就是想在我爸妈身体还行的时候好好玩玩。女婿是QQ的同行,美籍华人,睿智豁达,心底善良,每一次返美探亲带回一些适合哥嫂的保健品给他们。QQ夫妇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乐乐,在北京国际学校上二年级,这个孙女是哥嫂晚年的开心果。多年来他们祖孙三代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过侄女一家三口再过几年,会来到美国生活。每次听哥哥谈到此事,都感觉到他心中的不舍和无奈。
无论如何,从婚姻家庭和家庭教育来看,哥哥没有经历什么曲折,相反他是幸运的。
猜猜哪一位是我哥哥
哈哈,我也猜左边的。说到“说到偷看哥哥收到的情书”,我哥哥谈朋友都要我同意!:)老幺好文!
猜……左边的是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