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toMD牛奶理论:生命下半场的转折点
SeetoMD 司徒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在向外冲。读书、拼事业、搞投资、发论文、拿奖,有的人甚至退休之后还拼命找第二人生。这些其实都没什么不好,因为人在三十岁、五十岁的时候,本来就是往外长的。你想证明自己,想让世界看到你,建立起坚强的自我,这很正常。
但我想说的是,人生有一个转折点。到了那个时候,如果你还一直往外冲,可能会忽略一件事:你自己本身(真正的自己), 其实也是一个世界。
我把这个转折点称为 SeetoMD “牛奶理论”。不过我这里说的是SETOMD牛奶理论,是用来谈“衰老与转向”的。
什么意思呢?
牛奶就算看起来没变、没坏,也有保质期。这不是悲观,而是事实。你不会拿一瓶快过期的牛奶去做一周后的蛋糕,更不会把它拿去喂婴儿。你也许自己喝了没事,但你一定会多看一眼那个日期。
人的身体,其实也是一样。举几个例子:
PET扫描的研究显示:到了70岁,即使还没有认知障碍症状,有50%的人已经可以看到脑中有淀粉样蛋白(amyloid)的沉积。到了75岁,这个比例升到70%。
动脉硬化在心血管、脑血管中的比例也差不多。你也许觉得自己一切正常,但实际上,身体里的警报灯可能早就亮了,只是你没去看。
癌症同样如此,很多统计显示,到了70岁以后,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上升。不是恐吓,而是数据。无论是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甚至胰腺癌,在这个年纪都变得更常见。
那我们是不是该害怕?不是的。
而是该警觉。多在自己的健康上花的心思。
70到75岁这个阶段,是一个必须认真看待的时间窗口。
有人早一点醒悟,有人可能75岁才慢慢转过来。但大体上,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转变,不光是身体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价值观上。
你要开始问问自己:“我还在拼什么?”
“我为什么耍继续做这些事呢?”
“我是在享受,或许是在习惯性地证明我还行?”
这个时候,你的能量,真的不该再那么耗费在“向外”的战场上了,而是慢慢地,往回收,转向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上——重新审视你每天在做的事情,你的饮食,你的睡眠,你的情绪,你的关系。因为时间到了。
有些人70岁还跑马拉松,做研究,管企业,这当然很好。但你得问自己:我是真的想做,还是我不敢停?
SeetoMD牛奶理论讲的就是这个:你不能再像五十岁那样活着了。
不是说你要放弃自己,而是你要转向自己。
这不是消极,也不是躺平,而是一种清醒。
如果你现在是70岁左右,或者75上下,那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的。你的生命,还有很多年,但方向该换了。
不是把油门一踩到底,而是换挡、减速,看清楚你要的路到底在哪儿。
你的人生不是延续以前的惯性,而是该开始一个全新的版本。
牛奶没变质,但快过期了。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用它。
控制好:血压、血糖、胆固醇、LDL
进行癌症筛查
维持健康体重
戒烟
少饮酒,不喝更好
开始一个运动计划
培养一个兴趣,追随你的好奇心
投资在你的身体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