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模型 司徒SeetoMD
今天我引入一个简单的意识模型,让自己看清情绪和选择。
我们的心智,不是左脑右脑,而是六个系统:
分析、
警报
安慰、
哲学、
监控、
选择。
这就是我提出的 SeetoMD 意识模型
我把它整理成 六个系统,非常容易理解,也适用于所有人:
系统 1:分析系统 Analytical System
“这个系统像内科医生。”
• 负责 推理、逻辑、判断、计划、分析问题、解释、做决定…
系统 2:警报系统 Alarm System
“这是你的烟雾警报器。”
• 掌管 害怕、担心、愤怒
• 负责Fight 或 Flight
• 很快、很敏感、本能反应
突然紧张、冒汗、烦躁
警报拉响了。
系统 3:安慰系统 / 连接系统 Comfort & Connection System
“这是心理治疗师,也是最温暖的朋友。”
• 负责 安慰、共情、爱、同理
会说:“没关系,我在这里。”
让你安静下来,也能安抚别人
“我懂你的感觉。”
→ 这是 安慰系统声音
系统 4:哲学系统 Philosophical / Meaning System
“这是你心里的哲学家。”
负责 思考意义、人生观、时间感
这件事教会了我什么?”
把痛苦转成成长的力量。
系统 5:监控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是意识里的摄像头。”
• 负责 觉察(awareness)
• “等等,我先停一下。”
• 能观察你的情绪
系统 6:自由意志系统 Free-Will System,是否存在有争议。
“这是你心里的驾驶者和你的自我。
• 在多个系统之间 做选择
• 决定你要不要反击、逃走、安静下来、或者用理性说话
可以选择:
不发脾气
稍微等一下
换一种语气表达
用理性代替冲动
这就是你的自由意识。
太太抬头说:“你怎么一点笑容都没有?看到我也不高兴吗?”
先生心里一酸,警报系统一下子拉响:“我这么累,你还怪我?”
于是他回一句:“你难道不知道我今天多辛苦吗?”
太太也累了一天,警报系统同样被点燃:“我也很累啊!”
两个人一句一句顶回去,本来只是想要一点安慰,最后却吵起来。
其实,这里问题不在于感情不好,而是用错了意识系统。
他们真正需要启动的,是安慰系统/连接系统:
“你看起来很累,辛苦你了。”
“你也是,今天忙了一整天,我们先休息一下吧。”
先连结、再分析,警报自然就会慢慢关小声。
如果一开始就让警报系统上台,或者在还没安慰之前就开始分析、指责、讲道理,
结果往往就是——越分析,火越大,声音越吵,彼此越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