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似乎是一个极容易判断的问题,打眼一瞅就能大概知道一个人胖不胖。但要真正说到精确测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众最容易想到的测量肥胖的方法就是称一下体重,体重越大说明这个人越胖。但我们也知道,高而瘦的人有时会比矮而胖的人重,所以光测量体重还不能完全衡量胖瘦。其实,肥胖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各自均有优缺点,因而适用范围也有区别。
一、身体质量指数
体重大的人不一定胖,肥胖程度还和身高有关,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就是综合考虑身高和体重因素以衡量肥胖的一种方法。BMI最早由比利时统计学家Quételet提出,所以BMI在欧洲也称为QI。
BMI的计算公式是体重(以千克为单位)除以身高(以米为单位)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2,单位是kg/m2。根据WHO的标准,成人的BMI划分为三个等级:18.5 – 24.9 kg/m2为健康;25.0 – 29.9 kg/m2为超重(overweight);≥30 kg/m2为肥胖(obesity)。
BMI的测量极其简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很快地知道自己的BMI,并知道自己到底胖不胖。因此,BMI非常适合肥胖人群的筛查和肥胖流行趋势的监测,WHO就是用这个标准来勾画世界肥胖地图的。
但是BMI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情。首先,不同种族的人群对肥胖的易感性有区别,比如亚洲人比欧美人整体上要偏瘦一些,因此BMI的标准也要偏低一些,咱们中国人BMI在24.0 – 27.9 kg/m2为超重;≥28 kg/m2就是肥胖了。所以刚才算出BMI还在为自己勉强没有过线而沾沾自喜的朋友,现在恐怕要转喜为悲了。
其次,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光长个不长肉,比成人要偏瘦些,因此用BMI来定义肥胖的标准会更加严格。例如在英国,孩子6岁之前,如果BMI超过20 kg/m2就是小胖墩了。可能有些家长刚担心完自己,现在又要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了。
最后,让刚才算出BMI并担心自己肥胖的人们放松一下,BMI过线了并不一定就是肥胖,因为BMI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它计算的准度很高,但是精度很差。我们来看下图这个人。
他就是施瓦辛格,健美先生出身的著名影星,身高1.87米,体重105千克。我们很容易就计算出施瓦辛格的BMI正好是30 kg/m2。什么?健美先生是胖子?要是有人敢说施瓦辛格是胖子,施大爷一定会让他终结!
造成这一笑话的原因是,肥胖想看一个人肥肉(脂肪)的多少,而有些人长得比较壮实,瘦肉(肌肉)比较多,BMI却分辨不出这一区别,将长得胖和长得壮的人统统归为胖子。为了避免BMI造成的这一尴尬局面,我们需要其他测量方法来进一步衡量体内脂肪和肌肉的相对比例,也就是对身体不同组分进行检测。
要想区分脂肪和肌肉并分别进行定量,就得首先了解脂肪和肌肉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哪些区别。我们或许会在平时生活中留意到一个现象,做菜煮汤的时候,肥肉会浮在水上,而瘦肉会沉在水下。这一现象说明:肌肉的密度要大于脂肪的密度。
如果一个人肌肉含量越多,人体密度就会越大;相反,脂肪含量越多,人体密度就会越小。所以,通过检测人体密度,我们就能计算出人体脂肪和肌肉的相对比重,从而比BMI更加精确地衡量身体的不同组分。至于人体密度如何检测,我们一定会想到那个熟悉的故事。
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胆大包天的工匠竟然偷工减料,拿了一些价格便宜的铜替换了相同质量的金。做好后送给国王,偏偏国王疑神疑鬼,怀疑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
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一天,他去洗澡,当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是因为水放多了?还是因为阿基米德太胖?)。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体积,进而计算金冠的密度。顿悟后,他兴奋地喊出了那句名言:“尤里卡!”(意思是“我知道了”)
阿基米德来到王宫,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比金子密度小的金属。
身体组分测量1.0版:水下体积测量。身体密度可以由身体质量除以身体体积计算得出。身体质量在质量称上称重即可获得,身体体积测量就要用到上面的阿基米德定理了,将身体完全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就是身体的体积了。
身体组分测量2.0版:空气位移体积测量。水下体积测量虽然简便,但不易行。受试者完全浸入水中,较为困难,很多人会感到恐惧,老人和儿童尤甚。商业化应用对此进行了改进:将受试者放入一个密封仓中,通过测量受试者排开空气的体积来计算其本身的体积,这种商业化仪器的名称叫做空气位移体积描记仪。
身体组分测量3.0版:生物电阻测量。当然,空气位移体积描记仪也有缺点,比如价格昂贵,移动性差,受试者需要少穿衣物等。生物电阻测量的方法能够有效回避这些,它利用的是脂肪和肌肉的另外一种物理性质的不同:脂肪导电性比较差,而肌肉因含水和矿物质而导电性好。因此,对受试通以弱电流后,脂肪含量越大的个体产生的电阻越大,进而可以据此计算出脂肪含量。这种检测仪器快速方便,而且价格便宜。
三、脂肪分布测量
测量完人体的脂肪总量还不算肥胖测量的结束,因为脂肪总量的测量引发了新的问题。人体脂肪含量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身体脂肪总量要明显低于女性。但是流行病学调查却得出另一条看似矛盾的结果:男性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于女性。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瘦,却比女性更容易患病?这主要是因为虽然男性和女性都积累脂肪,但是脂肪积累的部位不尽相同。肥胖男性往往有个啤酒肚,大腹便便,他们往往在腹部沉积脂肪(即内脏脂肪),我们将这种肥胖类型称为苹果型肥胖。肥胖女性的脂肪则大多分布在臀部和大腿(即皮下脂肪),我们将这种肥胖类型称为梨型肥胖。
内脏脂肪与门脉系统相连,其代谢产物更容易对肝脏产生重要影响,比如脂肪肝。这就是为什么男性反而比脂肪总量更多的女性更容易患代谢疾病的原因。同时也提示,在肥胖检测过程中,不仅要检测脂肪总量,还要检测脂肪在身体里的分布情况。
检测脂肪分布在内脏还是在皮下,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内脏脂肪显腰胖,皮下脂肪显臀胖,通过检测腰围和臀围的比值(腰臀比,WHR),就可以粗略反映脂肪分布情况。如果男性WHR大于0.95,女性WHR大于0.8,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当然,要想精准测量脂肪分布,仅仅通过测量WHR是不够的,目前检测腹部和皮下脂肪的金标准有两种,分别是计算机断层显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两种方法。CT扫描更加精确,但费用高,且电离辐射明显。MRI虽然精确度比CT差,但是检测迅速,且无辐射。
上面就是目前衡量肥胖的三类常用的检测方法。方法不同,便捷性及成本不同,获得信息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最简便快捷的BMI或WHR初步判断一下自己胖不胖,也可以去健身馆用体脂肪测量仪或去医院用MRI精确测量自己胖不胖。然而,测量肥胖比较容易,抵抗肥胖却是持久战,我们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了吗?
作者:刘新宇 原载: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