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5)
2018 (197)
2019 (155)
2024 (1)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年来各种微信群大行其道。微信群大致有四类:亲友群、工作群、朋友群、同学群,各由特定的人际关系维系。亲友群由亲情维系,主要交流各家情况。工作群由同事关系维系,主要交流共同的事业。朋友群由相近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维系,主要交流对社会问题的见解。
比较特别的是同学群。顾名思义,同学群的群友们曾经是同窗,毕业后各奔东西,现在地处天南海北,多年不曾见面连音讯都不通。许多以为此生未必再联系的老同学,现在竟借助神奇的微信,一个个联系上了。每当一位失联多年的老同学入群,群友们纷纷表示欢迎,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我有三个同学群,分别是研究生、大学与高中同学群。研究生群是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分别已经36年。大学群有的同学已经49年未曾见面;而高中群的同学更是54年不曾见面。这三个群有个有趣现象,即出国定居者的比例,随文化层次的提升而增大。高中群出国定居者仅一人,只占2.5%。大学群出国定居者5人,占12.5%。研究生群出国定居者14人,比例高达82.4%。不知道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与亲友群、工作群及朋友群相比,同学群的人际关系比较微妙。当年同窗三至五年,留下些珍贵照片与片断记忆,如今在微信上重温,可说别有滋味。不过这类话题难以持久,陈年旧事毕竟已是过去时。同窗分别几十年,容貌改变得走在路上都未必相识的。人生际遇的差别更大:有的官场得意,有的事业有成,有的经商发达,有的碌碌无为,还有的穷途潦倒。
差距如此之大的同学群友,在微信里谈些什么好呢?大家都能接受的话题,包括了同学往事、生活妙招,旅游见闻、健康养生、风花雪月、竞猜谜语等。不过谈这些话题也要适可而止,譬如某人常在群里秀到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就可能招来家境贫寒者的不满,认为是“臭显摆”。更有甚者,与政治相关的话题是不能碰的,例如对文革如何评价?群友中不乏反对文革的,但也有盼望再来一次文革的,一谈就崩。又如该不该抵制日货韩货?反对者认为应该抵制的不是日货韩货,而是蠢货;赞同者则反唇相讥,说对方是哈日哈韩的汉奸。诸如此类的争论,当然不可能有结论。
其结果,有的同学群因为观点对立、话不投机而崩盘;改成由谈得来的同学单聊。有的同学群则由群主表态,提醒群友们取最大公约数,聊大家都能接受的话题,这样就维持了同学群不至于散伙。不过有的群友感到不能畅所欲言,就“潜水”长时间不发言。
于是乎对有些人,微信同学群是调剂生活的利器,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而对另一些人,微信同学群则成了鸡肋: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该如何评价微信同学群这个新事物?还真是一言难尽、说不清道不明。
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