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5)
2018 (197)
2019 (155)
2024 (1)
苦干加巧干
"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在崎岖山路的攀登上不畏艰苦的人们,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说这句话的是马克思,也就是曾经席卷了上个世纪的共产主义运动的那位老祖宗。一百多年前他在伦敦的大英图书馆里创立他的学说,每天都坐在同一个座位上;天长日久,椅子下的地面竟被磨出四个浅坑。据说这个历史遗迹至今仍被保留着,未知确否。这位老先生说过的千言万语,如今管用与否另当别论,这一句却无疑是正确的。
苦干是必要的,但要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还必须巧干。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
科学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与假期也不休息,顾不上同家人团聚。这种苦干精神诚然可嘉,却只可偶尔为之,例如在实验最紧要的阶段。如果把苦干当成生活常规,那就不可取了。
科学研究固然离不开时间的投入,但一味只靠拼时间并不是聪明的做法。聪明的科学家靠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聚精会神、精力充沛地工作一个小时,效果往往胜过懒懒散散、疲疲沓沓地磨蹭三、四个小时。
然而对科学研究来说,还有比时间和效率更重要的,那就是新idea。idea是思想、主意、概念的意思。对科学研究来说,idea是灵魂,是核心,没有新的idea就不会有科学的发展。缺乏idea的科学家是决计做不好科学研究的,一个科学家如果不再有新的idea,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在时间、效率和idea这三个环节中,让我们首先把idea紧紧抓住。
质胜于量
美国科学界有句名言,不发表论文等于学术上的死亡。美国科学家发表论文之勤,远超过其它国家的科学家。许多美国科学家毕生发表的论文,动辄一、二百篇,多则五、六百篇。有的年轻华裔科学家因此望洋兴叹,不知如何才能赶上。
其实,我们不必同美国科学家拚论文的数量。任何事物都有质与量两个方面,科学论文自不例外。与论文数量相比,论文质量更为重要。对于年轻科学家而言,最初发表论文的质量往往不高,这并不奇怪,企望一开始就抱到“金娃娃”不大现实。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是必要的,因为年轻科学家需要在此过程中学习如何从事科学研究,为今后打下基础。但是有了一定的论文积累之后,我们就应当把研究工作的质量摆在首位。
通常,高质量的论文能够在本门学科的核心期刊乃至权威性的〈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而质量不高的论文只能发表在三、四流刊物上。高质量的论文以其真知灼见吸引同行,能在一、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被科学界广泛引用,成为经典著作,对本门学科的发展起重要影响。反之,质量不高的论文如同打不起水花的石子,极少甚至无人引用,很快就被遗忘。一篇高质量论文的作用超过二、三十篇质量一般的论文,这样的说法并不过分。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段精彩的话,大意是:许多人耗其一生在木头上钻了许多小孔,我要做的却是用斧子把木头一下子劈开。爱因斯坦的话,深刻地阐明了科学论文的质与量的关系。我们应当兼顾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把撰写高质量论文摆在首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美国科学界站稳一席之地。
让我们多用斧子来劈木头,为本门学科留下三、五篇佳作。
(图片取自网络)
现在“板凳宁做七年冷”的事情,只有拿到tenure之后才能尝试,而且还要冒着不加薪或少加薪的风险。但这才是最值得佩服和尊重的科学家。普林斯顿解决费尔马定理的那位数学家,也是8年没发文章专攻这一个课题的。做实验研究的,这样做在现有环境下恐怕不行,毕竟学生需要文章毕业。“憋大招”,只能找机会慢慢做,或者几代学生持续做。
蜜蜂/螞蟻 社會只需要工蜂工蟻.
我觉得现在科学家发文章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本来可发可不发的应该不发,但现在的评价机制会让人把一篇拆成几篇发;短平快的letters越来越受青睐。连Nature和Science的文章,造假的、谬误的都相当可观,而Nature已经开始沦为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期刊——看看他们这些年增加了多少子刊就知道了。以后评价科研工作,应当看对科学发展、对社会的真正贡献,而不是比谁做的f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