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的心声

我多么期望有一天,我们的民族能够把自由、民主和人权大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而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个人资料
加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被称为新时代校园歌曲的《茶馆小调》(视频)

(2016-09-27 19:57:34) 下一个

我的母校松江二中,是上海市著名的重点中学,其前身可追溯到乾隆年间的“云间书院”。有了名师才有名校,松江二中聚集了各学科的名师,樊庚苏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1961年,我有幸从沈阳转学到松江二中。当时正值大饥荒时期,沈阳那所学校的学生们吃不饱饭无心向学,缺课逃学成风。来到松江二中,我立即感受到强烈对比,整个学校从老师到学生,沉浸在浓浓的学习气氛之中。樊老师中等身材,头发稍秃,脑门宽阔。他讲课认真,口齿清楚。江浙一带的老师,讲话不免带有方言;樊老师却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课。上海举行朗诵比赛,经樊老师指导的松江二中学生,在比赛中屡屡获奖。

樊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以真情讲课。他执教我们高中二年级的语文课,不仅仅按照教学大纲讲解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更注入了自己的见解与感情。记得樊老师布置我们写命题作文,班上一位谈姓同学家住上海老西门,写了那一带的今昔变化。樊老师认为他写出了真情,就朗读给我们听。樊老师读着读着,不由得讲起自己今昔人生的对比。讲到动情处,他声音哽咽、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难以自己。在二十年的求学生涯里,老师讲课时动情流泪,我仅在初中、高中、大学时各遇到一次,每次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樊老师就是其中一次。这给我的印象极深,使我懂得只有讲真话、以真情写出的文字,才能感动读者。我在美国发表的文章,有几篇就是拌和着眼泪写下的,泪水浸湿了笔下的稿纸。

临近毕业,我隐约听说樊老师早年创作过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事情如果摆在今天,松江二中肯定会把樊老师放在学校网站的《名师风采》栏目中,着力加以宣扬。然而半个世纪前,学校既不介绍他的事迹、樊老师自己也不提及。我们这班学生,有幸受教于名师却浑然不知,没能向樊老师多学些,想起来后悔莫及。

樊老师的风靡全国的歌曲,是他在1944年以“长工”为笔名写的《茶馆小调》。作品分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樊老师以茶馆为背景,写出其喧闹气氛:“晚风吹来天气燥啊,东街的茶馆真热闹,楼上楼下客满座啊,“茶房!茶水!”叫声高。杯子碟儿丁丁当当、丁丁当当、丁丁当当、丁丁当当响啊!瓜子壳儿噼里啪啦满地抛啊,有的谈天,有的吵,有的苦恼,有的笑!有的谈国事啊,有的就发牢骚。”

在第二部分,樊老师以茶馆老板的独白,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胆小怕事的商人:“只有那茶馆的老板胆子小,走上前来细声细语说得妙、细声细语说得妙:诸位先生,生意承关照,国事的意见千万少发表。谈起了国事容易发牢骚啊,引起了麻烦你我都糟糕,说不定一个命令你的差事就撤掉,我这个小小的茶馆贴上大封条。撤了你的差来不要紧,还要请你坐监牢。最好是今天天气哈哈哈哈!喝完了茶来回家去,睡一个闷头觉、睡一个闷头觉。”

在第三部分,樊老师写出了民众的觉醒与反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满座大笑,老板说话太蹊跷。闷头觉睡够了,越睡越糊涂,越睡越苦恼。倒不如干脆大家痛痛快快地谈清楚,把那些压迫我们、剥削我们、不让我们自由讲话的混蛋,从根铲掉!倒不如干脆大家痛痛快快地谈清楚,把那些压迫我们、剥削我们、不让我们自由讲话的混蛋,从根铲掉!”

樊老师的《茶馆小调》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大胆批判“莫谈国事”,抨击当局封锁言论自由的倒行逆施,产生了极大的讽刺效果。《茶馆小调》后由费克谱曲,在全中国流传开来,对爱国民主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被称为讽刺歌曲的代表作。

像樊庚苏这样的好老师,理应受到关心和尊重。可是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年代,樊老师却因所谓的历史问题而惨遭迫害。抗日战争中,樊老师出于对日寇侵略的义愤,参加了抗战演剧队,为抗日救亡运动呐喊。樊老师对抗战作出积极贡献,在文革中却成了罪状,只因为这支抗战演剧队从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文革的荒诞年代,只要在历史上同国民党沾上点关系就是反革命。樊老师一介书生,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申。其实就连周恩来也担任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中将副部长,莫非也是罪状?是非功罪的颠倒,莫此为甚。十年文革是一场大运动,中间还套着多场小运动。1968年,一场“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向樊老师袭来,他忍受不了对他人格的侮辱,像老舍、傅雷、范长江等文化名人一样,选择了以死明志、以死抗议。

樊老师含冤故去近半个世纪。能够告慰他的是,我们这些当年的学生虽然垂垂老矣,仍记得他这位好老师。他70年前创作的《茶馆小调》,更在中国文学史与音乐史占有一席之地,将长久地被人们传唱。

下面请听被称为新时代校园歌曲的《茶馆小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