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劳大半生,谁没有落下些陈年旧疾?象五十肩、腰腿疼、痔疮之类的毛病,虽要不了命,却也使人难受,大大降低了生活品质。我曾有个心脏早搏的陈年顽疾,折磨了我22年之久。
说起来还是1980年的事,一场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突然袭来。虽然自我感觉像是感冒,但是上海中山医院的医生一看心电图,决定我立即住院治疗,连我想回宿舍取生活用具都不允许。医生说:“以你现在的心脏状况,出了医院分分钟都可能倒在马路上。”住院一个多月,我从鬼门关逃了回来,但从此落下心脏早搏的后遗症。
早搏是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的简称,属于心律不齐的一种,又称期外收缩。早搏即规则的心脏跳动之外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见维基百科)。正常心脏跳动很规则,我却不然,感觉心脏跳几下停一下,间隔一会再跳。如此跳跳不跳,每分钟总有几次,多起来十多次。早搏根据起源部位的不同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见百度知道)。我的早搏属于房性早搏,发作起来搞得我心神不宁,严重时竟是惶惶不可终日。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我虽然治不了自己的早搏,却也总结出在三种情况下,早搏会加重。一是天气晴转阴雨、气压偏低时;二是过於劳累、身心疲惫时;三是精神不佳、压力沉重时。天气变化无法控制,我只能尽量避免身体过劳和大的情绪波动。
尽管十分当心,这早搏的毛病还是困扰了我22年之久。我每次做心电图,那杂乱无章的心电波真是惨不忍睹。然而我还有比这更糗的经历。美国不少药房摆着免费测心率和血压的仪器,只要把手臂伸进去,不消半分钟读数就自动显示出来。排在我前面的人都测得好好的,偏偏轮到我去测,仪器竟显示不出心率读数!我当然明白,这是由于我的心律紊乱,仪器辨认不了。可是排在我后面的老美就看不懂了,他们用怪怪的眼神望着我,还问我“Are you OK?”仿佛我是外星球来客,没有心脏或者心脏不跳的。我只能尴尬笑笑,狼狈而退。
有病当然要治,有了早搏后我没少看过医生,包括西医与中医。令人费解的是,众医生对早搏的见解和处置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在西医看来,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早搏,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症状者不吸烟,不饮酒,注意饮食及充足睡眠即可(见百度百科)。美国医生认为房性早搏只要每分钟不超过十次,就不需要治疗。我曾经在一昼夜24小时里,测得早搏6300多次。我以为这是个相当大的数字,可医生说平均每分钟不过4至5次,不算严重。因此我去看西医,经常连药方都拿不到一张,医生只是要我在早搏频发时解除顾虑、注意劳逸结合。我虽不学医,这点常识还是有的,何劳医生叮嘱?我就是不明白,早搏频发时心脏好似要跳出喉咙口,这难道算不得病,不值得治疗的?
中医则不同。中医传统上靠三根指头搭脉,把早搏的脉象称为间歇脉。由于心脏过早出现搏动,继之有较长间歇,使心脏节律发生紊乱,此时脉搏不能触及而有间歇、停跳等现象。由于脉率(至数)不一,频偶不同,故早搏脉不尽相同,分属中医所称的促、结、代三脉,都是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见互动百科)。
我看过不少中医,中药也服了不少,疗效却不明显。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在大陆的一次饭席上,同桌有位中医,人称名医。酒过三巡,他为我搭脉,须臾他正色道:“你这个间歇脉的脉象凶险,如若不治,定然活不出两年。”当时的我真是悲喜交集,悲的是病入膏肓竟不自知,这可如何是好;喜的是幸遇高人,小命或可保住。名医说我亏得遇到他,或许还有救,他随手从饭桌上抓过菜谱,把处方写在上面。回到美国,我捧着救命药方去中国城捧回一大堆中药,每天捏着鼻子猛灌两大碗,谁知早搏仍是不断。再去抓药时,来自南京中医学院的药师说这副药方的剂量特别重,比一般药方的剂量多出一半,而且矿物药物特别多。他提醒我,某些中药有副作用,大剂量对肝脏不利;而矿物类药物对肾脏会有损害。听了他的话,我猛然想起,那天我喝了点酒,而那位名医则有六七分醉意了。病者与医者皆在酒精作用之下,搭出来的脉象能作数吗?那位名医带着醉意开处方,莫非也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那样,越醉越灵验?两年后,我并没有如名医预言的那样告别世界;不过我对治愈早搏也失去信心,随它去了。
然而2001年春天,事情竟出现转机。我去作例行检查,接待我的姚医师(Siu-Sun Yao, MD),是一位年轻的华裔医生。他仔细地看了我的心电图,又作了多项检查,然后诚恳地对我说:“你的情况,按常规是不加治疗的,但是我们可以试试看。”他开给我一种药物Toprol,每日50 mg。姚医师说:“这个药属于β阻断剂药物,当初开发是治疗高血压的。现在我们试试看,对你的早搏是否有效。”我将信将疑地去药房取了药,没想到服用才三天,早搏竟奇迹般地消失了!再去姚医师处复诊,看到正常的心电图波形从仪器中欢畅地流淌地出来,我一时间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可是22年来不曾有过的啊,压在我心头22年的阴霾随之一扫而空。
高兴之余,我把自己的经历写了出来,投寄《世界日报》家园版。文章发表后,编辑先生转来50多位读者来信,可见有早搏毛病的不在少数。我写那篇小文章时,早搏消失才几个月。从那时到现在13年间,我每年都去姚医师的诊所复查,心电图一直正常。几年前他要我改服另一种β阻断剂药物Atenolol,每日50 mg,因为此药价格低廉。最近他发现我的血压偏低(102/70 mm Hg),可能与服用此药有关,又把剂量减至每日25 mg。因为心电图正常了13年,我现在有把握地说,自己终于战胜困扰了22年的早搏顽疾,平安地过渡到退休生活。
我写此文,不是要把自己服用的药物说成包治早搏的灵丹妙药。早搏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治疗早搏的药物也有很多种,各有适应症状。服用哪种药物,一定要由医生根据病情来决定,千万不可自己盲目服用。我想说的是,病急切忌乱投医,也不能迷信所谓名医。医生虽然都是治病,但流派、专长、医德、经验差距很大。此医生看不好的病,彼医生却可能治好,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最重要的是,我们对治好陈年旧疾要有信心,尽管年头长了,还是可能治愈的,我的经历就是明证。
(附图取自网络)
不能回国,一回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