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8
今天的司机兼导游小哥是半个马赛族人,叫Alpha,中文外号雷锋,可知以前的中国乘客对他的评价。Alpha是希腊字母第一个,名符其实,他可能是安博塞利Amboceli国家公园的头牌导游。在黄昏前两个多小时内,他带我们追踪到狮群、象群,并准确预测它们会穿越公路,与十几辆Safari cars竞争,及时将车停在最佳位置。狮群、象群、还有一群驼鸟,真的大刺刺地就从咱车头前几米远穿越土路,不可能再近观赏到野生动物五霸之中的两霸了。第一场追动物之行game drive,开张即高光时刻。现在我有说话太急喘不上气的感觉,先喘口气呵,容我慢慢道来。
昨天把内罗毕比做小县城,今天就给我个下马威。从旅店岀来,一个小时尚未出大都会区,堵在星期一早晨的交通高峰时段,充分体验一国之都的"大"气。郊区贫民区的楼房看上去都是混凝土结构砖墙毛坯房,下面许多平房破破烂烂。高速公路上私有公司的小巴五颜六色花枝招展。有些车后写着有趣的的格言:"Hurt me with truth, comfort me with lies.””Created to worship.”
司机小哥雷锋开一辆8座丰田大陆巡洋舰越野车Land Cruiser,改装成车顶可升起来,带两个油箱,两只备胎的safari’s car。去安博塞利国家公园途中经过的一大段,是政府保留的马赛地Maasailand,干黄的草原上,到处可见放牧的牛羊群。沿途小镇路两边是些简陋的摊铺,小商贩身上挂着水果或小商品,直接站路中叫卖。
在高速公路上开四个多小时,距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约十公里,我正在昏昏欲睡,车减速拐弯,迎面见一标牌:"欢迎来非洲"。啥意思?这几天我们一直在非洲呀。小哥雷锋说,此后只有土路,因为国家公园尽量保持原生态,园内只有土路,所以我们将进入原版的非洲。
雷锋升起车顶,以便遇动物时,我们可以站起来从车顶上观赏拍摄。去过中国农村土路,没想到到这里比那种差数倍。车倾斜达十几度地左右摇摆。车子颠簸程度与车子悬挂系统有关,各车不同。越野车基本都是丰田的大陆巡洋舰,悬挂一般,应该不算太差。如果游客特别介意,可以事先了解乘的车龄。尽管车身经常在路上振颤动。好在车不时停下来,让我们站起来看动物,目前尚能忍受。一点多钟终于到达公园大门口,一群小贩拥上来推销工艺品。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比马赛马拉保护区小,只有三千多平方公里。但这里地形多样化,包括开阔草原、金合欢树林、火山熔岩灌木林、沼泽、湿地、干涸湖床、山坡地。所以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野生动植物,包括除豹子外的主要大型动物,都能见到。九月份已到旱季盛期。这里几片湖泊,吸引原来分散在其他地方的象群,迁移到此获得水源。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象群。有一千多头,且个头大、牙长、还容易见到。其中有几头曾是纪录片和新闻故事的主角,动物世界里有名有号的巨星。那里一个研究机构追踪研究一头母象"回声"Echo与它带领的母象群EB Family近几半世纪。现在这个象群由孙女Edwina领导。一头50多岁、3米半高、重达6、7吨的公象Craig,一对一百磅重2米长牙直拖到地,是在这个国家公园五头活着的传奇巨牙象super tuskers之一。开车到下榻旅店附近时,远远见两头巨象。司机小哥说它们是两头巨牙象Craig和Michael Junior。太远,只拍到个模糊影。哇,在入园第一小时内,我居然有幸见到五头巨牙象中的两头。
下午刚进安博塞利,路边有只母驼鸟见我们停下,它掉头就走,难道它闻到我身上昨晚上吃它同胞的味道?
经过一片沼泽绿地,有不少苍鹭grey heron,动也不动地孤立水边。地上有黑背白肚的大鸟在走,头后几根长长的羽毛一步一抖,那是只东非特有的秘书鸟secretory bird。
突然有人尖叫,原来是见到一对金冠灰鹤grey crowned crane。鹤本来气质高雅,再戴顶金冠,鹤立鸡群,不是没缘由的。这里该叫鹤立群鸟。
有几只直角小羚羊蹦蹦跳跳,体瘦肚白,身侧一大条黑纹,那是汤氏瞪羚Tompson’s gazelle 。它们身体轻灵,跑得快跳得高,是猎豹的最爱。
旅店附近一小群角马、斑马,悠闲自在地吃草。这帮家伙怎么那么懒惰,留在这个一年二季水草丰润的好地方,不随大流参与动物大迁徙?不过谁没事找事去艰苦长征呢。
Ol Tukai Lodge是极少数几家在安博赛利国家公园内的旅店之一,位置绝佳,在一片湖的旁边。电网围栏外是大草原和野生动物。建筑具有典型的粗原木结构的Safari Style。一屋四客房的小屋分散在院中,大堂左侧一排称象景区,我住的这排叫山景区mountain view,搬行李员说,山指乞力马扎罗山,开门正对的远方就是。我转头看到天边只有一片云雾,他说傍晚或早晨有机会云开雾露真容。
草原上白天日晒气温高,猛兽们多躲在阴凉处躺平。最好的观赏猛兽的时候是傍晚或早晨。司机小哥雷锋与我们约定下午4点出发,开始在非洲野生保护区的第一场追赏动物之行。他边开车边叽哩咕噜地与他人打电话,显然在交流动物信息。本来说去看大象,结果半路上,右侧几百米外草丛上,发现一头狮子半隐半现地在走。大家都站起来仔细看,第二头、第三头,至少四头母狮朝前走走停停。雷锋让大家坐好,一踩油门顺路冲到半公里外的一处停下,说狮群会从这里穿路而过。果然远远望见狮群零零散散朝我们走过来,数一数,共七只,没有雄狮。过不久我们前后左右停一大排越野车。狮群在距我们约百米停下伏地不动,一等就是半个小时。
雷锋都失耐心。他启动车刚开出去掉头准备去看象群,突然一头狮子起身朝与路平行的我车尾方向走去,狮群跟进。车群纷纷开始发动,雷锋当即立断,换倒车档,沿土路快速倒行,在路上窜出去一截,然后找路宽处一个U形转,与其它车象赛车似的在土路上你争我抢,夺路奔向前,一片尘土飞扬,几乎看不见周围。我们前面几车先后在路右停下,雷锋又开岀去一段才停,对我们断言:狮群会从我车前穿过路,让大家放心,准备好相机。那群狮就那样与路平行走,其他车辆跟随,到我们后方不远处,狮群果然转向,径直朝我们大摇大摆地走来,其它车一窝蜂停在我们前后。领头母狮走到面前朝我们望一眼,从我车前拐上公路,穿过其它停止的车辆间隔,消失在左侧的车背后。其它狮子也一头又一头从我车右边遛跶过,拐上公路,消失在车群后面。
我们大家只顾着拍照拍视频,就听我们旅行小队长在身旁嘀咕:我们没专业相机长焦镜头拉近动物,但我人品好呀。你看狮子直接过来让我拍,谁还敢说我的手机照片太模糊不专业?嘿嘿。
车群散,雷锋带我们继续找象群。半道上突然煞车,只见路左一队七只鸵鸟快速走过来,迈着芭蕾舞步似的轻盈步伐,走到车前。然后一只接一只跳跃着穿过土路至右侧,继续列队迈步向远方,身姿神似芭蕾舞剧《天鹅湖》中著名的四只小天鹅舞,这里七只驼鸟舞。
雷锋终于找到一群象,又一段奇遇故事。写下来的话,这篇太长,留明天说。
因耽搁,昨天游记未发,今早又遇上狮子,干脆加在这里。
一大早6点钟天蒙蒙亮,雷锋又带我们开始第二场追赏动物之行,目标是猎豹。雷锋眼力极佳,能搜寻到隐约在远方草丛中的动物。有条岔路上停着一辆越野车,不知为什么。雷锋开过岔路几十米后突然急刹车,急倒车,拐上岔路,说有头雄狮。昨天遇上的狮群中没有雄狮,我们都议论猜测。现在就在停在路左肩的车前两米,不躲不让,正趴着一头雄狮。我车趋近前到五、六米,它只是抬头盯着我们,仍不挪动。原来昨天找不到的雄狮在这里,雷锋说它在此标志狮子王国的边界,宣示主权。怪不得它在较劲不退让。大家一通拍照,心满意足后,后撤,继续找猎豹去。新一天的又一场象群奇遇,下一篇再续。
原不是计划找猎豹么?真的找到了。小哥雷锋的鹰眼,居然发现路边200米外,有三只猎豹在矮树丛后慢慢走动。但是,稍纵即逝,等待十分钟也不见再出现,我们果断放弃。计划赶不上变化。尽管严重偏离计划,但抓住机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更大收获。
今天一兽: 狮子lion
在古埃及、西亚、古希腊及其后的西方文化中,雄狮被誉为万兽之王,出现在神话传奇里和各种国徽与族徽上。可这些地方现在都无野生狮子。难道狮子在欧洲历史上只是传说动物?不然。
中国文化中虎是万兽之王,可现在中国除东北靠俄罗斯边境有野外虎踪,全国已无野生虎。现在没有的动物,并非都是神话传说。中国境内难见虎踪,是因为直至半个多世纪前,持续的人为捕杀。北美洲在19世纪初曾有几千万头野牛bison在大草原上横行,可因人为疯狂地大肆猎杀,几十年后仅剩几百头,几近绝种。其实南欧洲和北非洲曾经也有狮子存在过,约两千多年前被人猎杀而绝种,只剩非洲中部与南部内陆地区因人烟罕至,尚存大量野生动物。不过随着欧洲人从19世纪后期开始进入,它们的恶运也开始。20世纪初,美国的老罗斯福总统退位后还去中非猎狮,大肆宣传表现其勇气,引以为傲。照那样发展下去到今天,狮子也会变成历史传说。幸亏欧美人及时意识到此恶果,开始设立自然保护区,先是控制狩猎,最终基本禁猎以期保护野生动植物。所以今天我可以来非洲看野生动物,看原生的万兽之王。
英文词pride意思是骄傲,但还有一个意思,代表一个狮群,可见狮子的高傲王者气场给人的印象。狮子是大猫亚科中唯一的群居动物,领域感极强。一头雄狮带一群雌狮和幼狮成一狮群,霸占一方。当狮群狩猎时,雄狮一般不参与而只旁观。但母狮们出生入死捕猎成功后,却让雄狮先独自进食,自己在旁干瞪眼等待。雄狮想上群里哪只母狮就上,想什么时候上就上,想在哪里上就上,完全无视旁边游客咔嚓地拍照。反过来想,人类男女亲热时,谁在乎旁边宠物猫狗的反应啊。雄狮还不必管出生的幼狮,不愧是万兽之王的霸气。可别羡慕,那只是雄狮生命中短暂的高光时刻。
尽管是狮子,幼狮在大草原上同样面临许多危险。除伤病和经常挨饿,幼狮会遭鹰、野狗、鬣狗、豹等野兽偷袭而亡。一旦雄狮因伤病老弱被其它雄狮取代,新狮王做的第一件事是咬死所有幼狮,狮妈妈只能无可奈何。若幼狮有幸能长大到两三岁,自己的亲爸狮王一定会赶走少年公狮,它不得不四处游荡自己独自捕食。幸存长到四、五岁足够成熟强壮,青年公狮才能到各狮国打探,向自认较老弱的狮王挑战,运气好的,取而代之,成为那个狮群国的新狮王,享受特权。但它也有艰巨的职责,需要独自巡视边境宣示主权,并随时准备向胆敢挑战的其它雄狮战斗。雄狮的狮吼,低沉像远雷滚动,可达数公里远,警示远方的可能挑战者:滚远一点。狮群遇其它野兽攻击时,雄狮必须上阵保护。狮群内哄时,狮王需恢复秩序。这都需要狮王每时每刻保持身心强壮。这通常只有2到4年,就会败于正到处游荡寻机挑战的更年青力壮的雄狮。老狮王要么战死,要么逃亡,独自捕食。一旦伤病老弱,草原上的鬣狗和野狗群决不会放过,年老公狮少有能善终,寿命只有8 -12年,比母狮寿命少几年。
野生狮群里每2- 4年换雄狮王,来来去去,母狮群仅冷眼旁观,择强而伴,不必忠诚于一雄狮,只在意狮群或狮国的利益。母狮们从生到死始终在狮群的领土内,抱团合作。极其熟悉环境地形,能够查觉陷入不利环境中的猎物。捕猎时母狮们通力协作,驱赶设伏。只要尚能跟上行动,母狮即使老弱一些,也能负责警戒或保护幼仔的职责,会被狮群容忍和保护。狮子王国中狮王威武,颇有父系社会模式,但家族与"王国"的传承上实际仍然母系社会。《狮子王》里的情节,比如公狮争霸、新狮王杀幼、青年公狮挑战老狮王、鬣狗觊觎狮子的弱点和偷袭等等,都是动物世界的本能和常态,哪能套用人情道德来叙事动物?那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现在仍然羡慕雄狮王吗?
人类发展到父系社会后,男性想要知道谁是自己的子裔,便发明了一夫一妻去绑定女人,以保证女人的子女属于自己,也避免乱伦的遗传考量。女人也乐于经绑定男人来保护和帮助生养孩子。一夫多妻制是能者多劳、强者多生的生物优化体现。一夫一妻多妾制是在前者基础上,保证富贵家族传承稳定的社会优化设置。
一夫一妻的婚姻,则源于基督教所有人之间平等的与上帝契约,发展出宣扬社会平等秩序稳定的法律制度规定。文艺复兴后提倡自然与情感,包括爱情,一种个人的性爱情感和忠诚美德的混合概念,而不考虑家族遗传的生物学需要与秩序稳定的社会学需要。通常说来,爱情感性,热烈而短暂;婚姻理性,稳定而长久。现代男人如果只在乎性爱享受和短暂需要,不在乎传宗接代,就不重视婚姻。现代女人如果足够富强独立,可人工授精生产,也不在意婚姻。所以现代社会中婚姻的作用大为减弱。而变性人与遗传无关,对家族和社会的传承无责任能力,只有个人爱情才有些意义。社会可以接受,但为何要鼓励?两人交往的基本驱动力出于爱情或婚姻,双方有共识,才不觉受欺骗。扯远了。
了解到狮子的天性,再看到草原上眼前这些高傲的公狮、强壮的母狮、可爱的幼狮,我当然不只是看到一个现在"幸福"的狮子大家庭,也想像到它们未来的坎坷命运,尽管是万兽之王。那些一时风光无两的人中王者,比狮王好运善终吗?我莫名觉得一阵唏嘘。
今天一鸟:驼鸟ostrich
我小时候记得的第一个有关驼鸟的知识是:在沙漠上遇到危险时,它急忙把头埋在沙子里,以为看不见就没危险。代表自欺。总听官方宣传某国做某事,是驼鸟行为。也听老师批评谁,是驼鸟行为。好像驼鸟就会这个行为,一提驼鸟,大家心知肚明指什么行为。你现在还相信这吗?驼鸟真冤,它们既不生活在沙漠里,也根本无此行为,更不那样愚蠢。万一真有那样的,早死绝了。一位古罗马历史学家曾提到个传说,驼鸟把头伸到灌木丛后,以为躲起来。不知谁改成遇危险时驼鸟把头埋沙里。当初谣传,变成宣传。群氓无知盲从,遗误几代,愚民。
驼鸟ostrich的模样让人过目不忘。想像一只骄傲的黑羽大公鸡,被剪掉鸡冠,拔光颈毛和腿毛,一定气得怒目圆瞪。如果再放大到近三米高,那模样,哈!
驼鸟长着一张非常卡通的脸,特别是那对巨眼比高尔夫球还大,比大象、河马、狮子大得多,是所有陆地动物中最大的。眼睛大,光线进入多,尤其在狮子常出没的昏暗凌晨和黄昏,更容易看清。(按这说法,小眼晴人视力略差?) 双眼爆突在头两侧溜溜转,表情时而呆萌、时而冷峻。其实那对爆突的巨眼,让驼鸟略转头就能几乎360°无死角地观察周围,加上个头高看得远,视觉极佳,及早防范危险。
驼鸟是世上最大的鸟,可达近3米高(10英尺)、170公斤重(300多磅)。可以近每小时70公里高速冲刺,或50公里的速度跑相当长一段距离,比马慢不了多少,狮子不一定能追上。可以驯养让人骑吗?难。难把驼鸟驯养到像马那么驯良可靠,翻脸不认人的鸵鸟相当危险,驼鸟一飞蹄子,能把狮子踢死。另外只能短时间承受低于60公斤的负重,所以只有个别农场提供轻量级人的骑驼鸟服务。
驼鸟源于非洲,且现在只有非洲有大量野生驼鸟,其它地方只有人工放养的驼鸟,罕见个别逃脱而野生的。澳洲曾经引进驼鸟放生,但现在野生的几近绝迹。那里有一种像驼鸟那样不会飞只能跑的大鸟,俗称为澳大利亚驼鸟,学名鸸鹋emu,比驼鸟小,脖子和腿有毛,有三脚跂,不是驼鸟。驼鸟脚有一大一小并排两脚趾。
进化了百万年后,早已不会飞的驼鸟,还是副鸟样。远看像只鹤,上面细长的白脖子,下面细长的白腿,中间身体毛茸茸的一大团黑色(公驼鸟)或棕色(母驼鸟)。身上仍保留了翅膀、鸟尾和身上的丰厚羽毛,快跑时帮助平衡、转向与变速。白天蓬松忽扇遮阳通风,黑夜裹紧保温取暖。
动物界的雄性多数比雌性漂亮,因为求偶的需要。鸟也一样,发情的公鸡,鸡冠增大变得鲜红。发情的公驼鸟,白色的脖子和腿转成粉红甚至红色。他们明确无误地告示母鸟:我中意你,选我吧。发情的公人,不,男人,血脉贲张,脸红气喘流鼻血。看颜值爱美是动物的天性。
自己养过或见别人养过鸡鸭的,都知道鸡鸭常常吃石子。杀鸡宰鸭后,发现胃里有一大团小石头。起初我以为呆鸡,误食石子当食物,后来才知道是自己笨人,不了解鸡密。鸡鸭的尖咀几无牙齿,多是生吞食物。吞下的小石头在胃的挤压下上下翻滚,把夹在中间的带壳谷粒、昆虫等辗成碎片,帮助消化。驼乌也杂食,生吞草叶、蜥蜴、老鼠等。所以它也有时找带棱角的不宽于一、两寸的石头吞下。据说曾在高尔夫球场附近逛的驼鸟胃中发现高尔夫球,在农场附近逛的驼鸟胃中发现扳手钳子之类的小工具,在家养的驼鸟胃中发现硬币、汤匙等。
如果你要开个大派对,需要两打鸡蛋做蛋糕,去买只鸵鸟蛋吧。一只顶两打,如果能买到的话。驼鸟蛋长宽可达7寸和6寸,蛋壳像一般皮带那么厚,质地细硬,呈光泽的乳白色,自古埃及始就是上好的工艺品原材料。刚才上网搜一下鸵鸟蛋工艺品图片,令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