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望远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食的境界:"膳道"一一15道菜的寿司宴

(2025-07-21 18:37:55) 下一个

2025-7-19

日本人有种把日常活动升华到艺术的精神,创造出一些仪式感极强的生活方式,以某"道"名之,比如剑道,柔道、花道、茶道。日本人对饮食也极讲究,怎么没弄岀来个"食道"?不对,这词儿中文看着哪里不对。"吃道"?听着别扭。再换个词:"餐道"?"餐"字似乎太普通。"膳道"?"膳"字含义高级,看着听着都善,就它啦,Yes!

日式铁板烧hibachi ,十来位食客们围坐在大桌旁,观赏厨师在大铁板灶台上现场制作烧烤食物。厨师不时耍个杂技,表演效果不错,但是这够不上档次。怀石料理kaiseki。许多道预先设定的菜式一一呈现,对食客颇有某种比观杂耍更讲究的表演感觉。但预知所有菜品的套餐,缺少艺术创作中不可预测的惊讶效果,似乎欠一点至"道"的境界。

食的过程包括三个部分:获取食材、制作食品、享用食品。获取食材的方法决定了人类文明社会的初级类型:狩猎文明、畜牧文明、捕鱼文明:农耕文明。制作食品的方式区分各国各地的菜系:日本餐、法国餐、意大利餐、墨西哥餐、川菜、粤菜、淮扬菜、等等。享用食品,简单说一个字:吃。餐馆也有这三个食的过程,一般食客见不到前两个过程,只体验"吃"。

说到吃,想到个基本问题:为何而吃?答案首先当然是生存的必要eat to live。我已有多年未尝麦当劳,那不合咱天生的中国胃。前天从纽约开往尼亚加拉,原想到目的地再找美食,结果下午尚未到终点已经肚子乱叫。见到高速路边麦当劳标志,肚子指挥脑子,忍不住下道抢进速食店,先填肚子充饥要紧。站在久违的餐牌前扫几下,找个顺眼的餐名,选一份辣味培根脆鸡汉堡餐,配搭油腻炸薯条和多糖雪碧,十来美刀。几分钟到手,味道不错,经一通狠吞虎咽,一扫而空。我感觉胃里还有空间,算一算已吃了够多的卡路里和糖份,瞥一眼墙角正大块朵頣的美国大胖子们,告诫自己赶紧收心吧。美国快餐量大份足,像美国佬那样直率真实又霸气,就是太粗旷了。麦当劳快餐都是预制菜,不利健康,但快速、卫生、廉价、够饱,味道还不错,是对吃作为生存需要的极至体现,成为风行世界的美国饮食文化代表。

对咱老中,吃也是社交eat to social。纽约的广式早茶餐厅的小点心虽有一些尚对我的胃口,但我仍不爱吃一堆鸡爪、鸭爪、排骨、肥叉烧,况且里面许多老头老太闲话家常,人声噪杂,故也许久避去。昨天一早从加拿大一侧的尼亚加拉市开到多伦多,朋友建议去一家粤菜早茶餐厅。美国快餐几秒钟能扫遍莱单,中餐厅菜单上百的菜名不稀罕,客随主便选菜才是捷径。这里的早点与纽约的粤菜馆略有不同,芝麻球里不是豆沙而是蛋蓉,叉烧馅的不是蒸包而是烤酥、萝卜丝饼口感也不一样、没见到牛百页只见牛扎,...。朋友还点几份我不知其名大菜,尝鲜。一直印象中加拿大多伦多的中餐远超美国、纽约的中餐,这餐再次映证,而且,还相比更价廉。咸的、甜的、油腻的、清爽的,混着吃,吃饱了,肚子里和脑子里都一团乱,不记得吃的什么滋味儿。朋友们一起饮广式早茶,慢慢吃、浅浅聊,家长里短。图个热闹、喜庆、丰富、随意,几秒钟的口味好。这里的中餐体验就像老中们那样实惠、丰富、友善、八卦,常有不知好坏的惊讶。

吃也可为对此过程的技术或者艺术表现eat to show。昨天有朋友推荐并预定一家日料寿司店,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吃到十五道的寿司宴。12位食客三面围坐在两位厨师的厨台旁,观赏品尝厨师手艺。除了开胃点心、开胃汤、餐后甜点等5道,其中十道寿司完全由厨师根据时节和当天食材临时安排,据说还可能依食客口味当场调整,现场制作。这种餐式的英语词是omakase,我第一次知道,该中译成主厨搭配料理?初次体验,估计菜鸟的好奇疑惑都清楚地写在脸上。吃第一只寿司时就被师傅教导改善用筷子方式,并建议最佳取寿司方式为用三指揑抓。我以前在布菲、餐馆、商店买的寿司米饭都是白色,好奇为何这里都呈淡棕色。师傅解释这里的寿司饭里加专门的日本红醋而不是常见的白醋,所以显淡棕色。厨师用英语介绍当场制作的各款寿司,可有的我还是不明白什么食材,不过我一向喜欢寿司,觉得味道都不错。据说世界上获米其林星级最多的是日式餐厅。尽管这家无星,甚至不一定是日本人开的,但倒确有那份架势。下面贴上一些图片,也许有人认识。最后的甜点上洒上碎金箔末。日本餐厅这种让食客充满猜想、好奇、惊喜,能把食品制作和品尝的行为过程紧密结合并公开呈现,精致到仿佛创作艺术品,形成一定仪式气氛的餐式omakase,够得上"膳道"之名吧。

 

如果你信奉简单生活哲学live to ease,那么个人吃的理想就是eat to ease 。今天在两家朋友那里的家常便饭,算是比上述三种更理想的吃的境界。午餐在住Markham 的几十年的老朋友家,主随客便,主人客人一起现包两款菜肉小馄饨。一款为自家院里采摘的蒲公英叶,另一款为茴香叶。我都是初次尝试,不说出蒲公英叶馅,不知道与其它青菜的差别,倒是爽口。茴香叶味道浓郁,我还能适应。再来一盘香椿叶吵鸡蛋,简单,但对江浙口味的肠胃,很舒适。喜欢粗茶淡饭的,泡饭咸萝卜头最舒服安宜。两星期前我肠胃不适,连着两天吃稀饭咸萝卜丝。身心告示当时什么是最真实的自己舒适区域。小时候味道的家常便饭,给人家的亲切随意的氛围。

晚餐在住Mississauga的新朋友家。虽仅见过一、两次,但现在愿意在家下厨做菜请客的不多见,肯定是特别投缘。南京盐水鸭、自己在安大略湖钓的三文鱼制作的熏鱼块、包菜西瓜皮辣泡菜、清蒸湖里钓的黑斑全鱼、生鱼级别半生烤金枪鱼排tuna、自制咸肉扁尖冬瓜汤,等等,就不一一列举。食材上好,厨艺精湛,式样丰富、服务一流,算是私房菜大厨家宴水平么。特别对咱的江浙口味,只可惜胃口远不如从前,眼馋肚饱。望着剩下的美食,着实认真考虑了一下打包过两天带回纽约的可能性,但肉食过不了海关,死心罢了。男主人提供物质食粮,女主人提供精神食粮。大家吃的舒心,聊得开心。开心快乐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吗?无论是不是,吃得开心快乐eat to please,肯定是值得追求的餐饮境界。

 

吃五顿饭,想五种吃的境界:生存、社交、表现、舒适、快乐。似乎有点想得太多?思想,有时是个有趣又挑战的游戏,whatsoeve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都同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