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望远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东非野踪12: 纳库鲁湖的白犀牛、树上狮、火烈鸟,花豹

(2025-09-20 11:23:55) 下一个

2025-9-16

昨天游记的关注点在角马过河,其实近距离看到花斑豹,也同样难得。许多人来非洲看野生动物,尤其希望近距离见到五霸:狮、象、水牛、犀牛、花豹。前三霸都能见到,而且见到许多次,见到后来渐失兴趣,以咱队友的说法:以后给我钱也没兴趣看。当然我仍然有兴趣,但确实在东非不愁看不到。其中的超级巨牙象极难近观,犀牛很少见,尤其黑犀牛也极难近观,我们却都走大运近观到。至昨天之前,我近观到五霸中的四覇,唯独缺花豹,花豹实在稀少且擅于隐藏。缺一点运气,没看到角马渡河,多一点运气,看到花豹漫步,有失有得。

昨天一早离开马赛马拉,又是长途奔袭,下午赶到纳库鲁湖Lake Nakuru国家公园。公园以旱雨季缩张明显的盐碱湖纳库鲁为中心,以周边湿地动植物为特色。它于1961年建立,专为保护上百万只"移动地毯"般的火烈鸟群flamingo 。近来火烈鸟己经不多见,但那里还有许多其它鸟类,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在那里见不到草原上特有的动物,比如象、角马、瞪羚、猎豹等,但能见到河马、野牛、斑马、狒狒、花豹,珍惜的罗斯柴尔德长颈鹿和白犀牛。运气好的话,可以见到树上的狮子。

小哥雷锋打包票,让我们看到白犀牛。白犀牛有两种,北方白犀牛只剩母女两头,在肯尼亚被人保护起来,正想办法复制以避免绝种。南方白犀牛比较多,据说纳库鲁湖国家公园内有近百头,所以雷锋敢夸口。拐过一片树林,路边突然窜出两头白犀牛,从车前几米处穿路而过。完全出乎预料,众人都来不及拍,只拍到己经过路后及走远的照片和视频。不甘心,雷锋又转悠一阵,找到白犀牛,都在百多米开之外。车上有人说运气不好,早半分钟到,就能近距离拍到白犀牛过路全过程。也有人说运气好,晚半分钟到,就不能近距离看到白犀牛过路全过程。究竟是运气好或不好?人们对于世上许多事的评价,其实只是基于心态。

公园里有一处十几米高的山崖瀑布。我们几人前两年刚刚去过千瀑之国冰岛,冰岛归来不看瀑,名符其实。

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后的第一个上午,曾去长颈鹿保育中心参观珍稀的罗斯柴尔德长颈鹿。今天在此路遇一群这种外号"白袜子"的罗斯柴尔德长颈鹿,正在在路右边吃树叶。这群都是单身汉公鹿,两只鹿角前边额头正中多一只凸起的角。

司机停车关引擎,让我们都别说话和照相,静默5分钟,体验环境。他刚说完开始,近处一鹿走到车头斜眼盯着我们一动不动,然后开始撒尿,至少尿了4分多钟,才走回路边继续吃树叶。其它公鹿倒是不停地咔嚓吃草叶子。与此同时,树上有两只小鸟发出不同的悦耳啼鸣,有只苍蝇在导游面前飞舞。5分钟到,雷锋问我什么感觉,我说看到鹿吃叶、听到鸟鸣,还有苍蝇飞,体验自然的和谐平静。问另一男士,他说见到那匹公鹿的不安和警觉,体会表面宁静的野生动物世界中的危机四伏。司机问女士们的感觉,两位突然大声尬笑半分钟,在追问下回答:只注意到公鹿一直盯着我们,不停地尿,很搞笑。导游小哥不知道如何应对,草草收场这个环保教育课。嗨,异性的关注就是不同,女人真是凭感觉,自然的天性难违呀。

又见到睡觉的狮子,可狮子一如既往,总给人不一样的惊喜和悬念。路边十几米远有一头母狮,正骑跨在离地数米高的一棵大树杈上睡大觉。非洲草原上的花豹喜欢爬树上呆着,就是欺负狮子不会爬树。在纳库鲁湖国家公园里,不知哪位狮子先贤勇于挑战,学会爬树,家传绝技,这里狮群会爬树。我不禁为这里的花豹担心,它们还有什么绝招躲避狮子,爬上高处的树梢?刚想走,母狮抬头醒来,东张西望,慢腾腾走下大树,消失在灌木丛中。狮子上树不再是传说,眼见为实,真稀罕。

今天住宿国家公园内唯一的旅馆Lake Nakuru Sopa Lodge,在山顶上。客房超大,弧形大玻璃、大阳台,正面对东方,俯瞰纳库鲁湖。近前山坡上有几匹斑马吃草。在这趟旅程中,感觉这里的客房最高级。躺在床上看朝阳山水。


尽管曾经上百万的火烈鸟群,形成举世闻名的粉红云,但现在这里只剩百多只,还是值得去看一看。第二天上午下到湖边,那里有一群鹈鹕、黄咀鹤、几只埃及雁、苍鹭、琵鹭、秃鹳、非洲圣鹮、...,还有,两小群火烈鸟。里面比较大而白色的是大火烈鸟greater flamingo,比较小而粉红色的是东非特有的小火烈鸟lesser flamingo。飞翔的小火烈鸟非常美丽,中间伸直的粉红长颈、白色鸟身、鲜红长腿,鲜红色两翼和黑色羽尖。在恩戈罗火山口里的湖泊中见到数只飞翔的小火烈鸟,但没来得及拍下近景。

(这张图从网络下载。)

 

 

今天一兽: 花斑豹 leopard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万兽之王,但虎不会爬树。民间传说当初猫是幼虎的师傅,教它各种捕猎技能。后来虎长大后仗着个大力强,瞧不起猫,并企图攻击。于是猫快速爬上树,声称故意留一手,防止这种反叛行为。虎不会爬树,狮能爬一点但不善长,但有一种大猫是爬树专家并以此求生:豹。

在非洲草原上,狮子是万兽之王,不仅身强体壮且群体协作,凶猛无比。非洲豹不仅身型较小且独来独往,完全不是狮子的对手,甚至有时还要躲避成群的斑鬣狗。豹可以逃跑,但如果附近有大树,最保险的绝招是快速上树逃命,让狮子和斑鬣狗群在树下无可奈何。

花豹是独行杀手,辛辛苦苦猎杀,却经常面临狮子、斑鬣狗来偷抢。既然有爬树的绝技,当然不能浪费。捕杀后,豹子通常先叼着猎物几秒钟内就能爬上树,搁在高处枝杈上储放。它可以先趴在枝杈上安安心心睡个大头觉,醒来慢慢品尝美食也不迟。如果一次吃不完,存放在那里不怕抢,下顿再吃。如果豹子幸运地捕杀到成年角马或羚羊,其体重比豹重一、两倍怎么办?没问题!豹子能叼着比自己重的猎物尸体爬上树。据说曾有保护区人员发现树上枝杈间,挂着一头成年非洲野牛的尸体。显然是豹子一惯做法,但不知道一只豹子如何能办成的,也许两只豹子合作和成果?

花豹无论公母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除拉屎撒尿留下气味宣示主权,花豹会不时发出低沉咔咔的咳嗽声或锯子声,能传数公里远,警告附近其他的豹子,宣示主权。一只公豹的领地比母豹的大,常与几只母豹领地重叠,便于双方"偶遇"。也许公母豹合力,把那头野牛尸体搬上树。

作为独行侠,公、母豹"偶遇"后,母豹独自哺育幼仔。母仔长大后会在附近试图建立自己的领地。如果猎物充沛,母豹不介意女儿在附近继续成长。这样一只公豹所属的几只母豹常有亲属关系。但是公仔长大后,父母都会逼迫其离开去流浪。公仔豹在其它成年豹子的领土间流窜偷食时,必须尽力避免它们的伤害,或找到猎物少不被重视的地方苛延残喘度过每段艰难时光,成熟强壮后,寻机挑战雄豹,霸战优质领土。

我小时候听故事看小说,里面说到豹子,常加一个形容词"金钱",显然是形容豹子皮毛金色和斑块图案像铜钱。当时纳闷,金钱豹身上的黑色斑块,尽管中空,但周边不连续,而由一组小斑块合成。在黄底色上画黑圈圈,不像豹斑。后来见到斑豹、花豹的词,感觉虽笼统,倒是少令人误解。一直对花豹一词中的"花"未多想,以为与花帽、花裙之词中形容整体的丰富色彩和图案类似用法。我一直记不得豹斑的特点,直到见到英文中描述豹斑为rosettes,玫瑰花朵的意思。在黄底色上画一朵朵的黑玫瑰,才真像豹斑。时尚设计师,大概更喜欢玫瑰花朵而不是铜钱形的豹斑吧。不同地区和环境比如山地、森林中的豹皮毛色和豹斑,略有差异。毛色有深浅,豹斑有大小,还有实心或中空。若把带玫瑰花朵形豹斑的豹子,译成金玫瑰豹,是不是更美感?

在非洲草原上的猛兽,各有捕猎绝活。狮子强壮且短跑快,又团队协作,是草原之王。鬣狗坚韧长跑好,有群体优势,烦死百兽。猎豹是独行短跑冠军,突袭追杀。豹子也有绝活。橙黄色豹皮上的黑玫瑰花斑,扰乱视线,伪装豹身。加上豹掌特别的厚软垫,能让豹子悄悄地跟踪吃草猎物,匍匐偷近到几米处而不被查觉。豹子视听俱佳,白天夜晚都能狩猎。靠其无出其右的迷彩色隐身偷袭,和大猫的凶猛,孤豹也是草原一霸,在民间赢得"草原幽灵"和"影子战士"之名。据说向导中流行一句话:如果你看到豹子,只是因为它不在乎你。现代各国军队战士制服,也根据环境做迷彩。来保护区旅游,也被要求穿土灰黄绿色衣服,不要穿鲜亮或全黑或白色,以便隐身接近野生动物。

由豹名联想,多说几句。下面这些英语词的动物蛮搞的: jaguar, cougar, puma, leopard, panther, mountain lion, 谷歌翻译分别是:美洲虎、美洲狮、美洲豹、豹、豹或黑豹、山狮。看起来像不同的动物。ChatGPT翻译分别是:美洲虎、美洲狮、美洲狮、豹或花豹、豹或黑豹、美洲狮。这个更准确,cougar, puma, 和mountain lion确实是同一种动物,在美洲不同地区的不同名字。但中文译名中的虎、狮、豹,相当误导,比如jaguar译为美洲虎,但汽车品牌又译为捷豹,究竟是虎还是豹?从动物分类上说,jaguar属于豹,panther不是特别的品种,泛指豹,leopard或jaguar都算,特指则是黑色的豹。在光线幽暗的热带雨林深处,黑豹更隐蔽。电影"Pink Panther "中的panther,用其泛指豹的含义。而cougar, puma, 和mountain lion都可以译名美洲狮,更误导。它既不是狮也不是豹,根本不属于大猫,而属于小猫亚科,与猎豹、山猫、家猫更接近。因体型象小母狮,得其名。非洲的猎豹也不属于豹,也是因为相貌类似,以为是豹。当年的欧洲殖民者初见美洲的动物,以貌取名。中文名译者,也跟着直译,误导后人。

 


今天一鸟: 火烈鸟 flamingo 

 

电影《出非洲》“Out of Africa“中,主角驾小飞机飞过一片蔚蓝的湖上空,下面湖岸和湖水上一大片粉红色云在移动。镜头拉近,成千成万只粉红的鸟在一道飞翔。那是纳库鲁湖上著名的火烈鸟群。

火烈鸟的红色不是来自遗传,而是它们的食物。幼鸟的羽毛都是灰色白色,当它们吃下特别的虾和蓝藻,消化分解出红色色素沉淀到羽毛上。随着成长,累积的色素逐渐把生长中的羽毛变成粉红色。如果食物中含大量蓝藻,成年健康的火烈鸟羽毛呈鲜红。越红,越健康,越有性吸引力。如果食物少虾和蓝藻,或大量掉毛露出色素沉淀少的新羽,火烈鸟的颜色会比较浅。

两尺左右高的小火烈鸟lesser flamingo是最小的品种,只存在东非。那里也有约四尺高的大火烈鸟greater flamingo。小火烈鸟特别喜欢盐醎湖中生长的蓝藻,而纳库鲁湖曾经正是这个浓度完美的盐醎湖。一般动物和鱼都不能在那里生存。但湖里大量生长蓝藻,吸引东非上百万只小火烈鸟群聚于此。这里没有天敌猛兽,它们可以安心地站在浅水里,埋头于水下摇头晃脑,用上喙中特别的"梳子"过滤湖水中的蓝藻吃。

火烈鸟是超级社会性动物,喜欢聚集。鸟群并无大雁群中那种领头鸟,而是某种神秘的"民主选举"机制发起运动,其余从众,随时随地根据变化,鸟群同步调整。在体育盛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朝鲜人喜欢以几百、几千人的同步动作,只此一招,表现宏大叙事。而上百万只火烈鸟,不论是一起在岸边单腿休息,一起水中埋头进食,一起昂首展翅舞蹈,还是一起振翼飞翔,铺天盖地,又表现出怎样的宏大和壮观。

可惜由于气候变暖,纳库鲁湖缩小很多,火烈鸟迁徙到其它地方,只剩很小一群。据说现在其北面也是在大裂谷中的博戈利亚湖Lake Bogoria,有更多的小火烈鸟群。那里还能见到那个曾经变幻莫测的粉红云吗?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