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望远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东非野踪2: 初到内罗毕,长颈鹿

(2025-09-07 06:35:28) 下一个

2025-9-6

 

(下载自网上)

第一次去非洲东部,可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像去欧美那样。那里不仅是第三世界,还是野兽出没的原始世界。我们只是把自己孤立在汽车大小的现代"泡泡"里,在草原的猛兽之间滚动,偷窥人类祖先曾生活过的那个从前世界。

如果不想被人偷抢,或被狮子拥抱,必须请专人司机导游。我没有参加大旅行社的大团行,由朋友组织找旅行社,商讨定制自己小组行程。需要繁杂的手续和准备,我们自己网上查寻信息,各种准备。先网上签证,预定机票。打传染病预防针(如果担心的话,肯尼亚入关并不要求。),找医生药房开各种消炎、降热、止痛、止泄、晕车等药。为防蚊,专门购买带防蚊面罩的宽边帽,土黄色长袖衫和长裤,事先在衣裤上喷上军用级特别的防蚊水。为防晒,戴黑镜和涂防晒霜。为应对尘土,除口罩,准备内衣裤用后即弃。为减轻路途颠簸,带上护腰、颈垫。为怕食物不合口味,带点榨菜和能量棒。我不是运动和摄影发烧友,只带一只长焦镜头,另外戴meta的可摄影墨镜,加上手机,足够用了。肯尼亚海关禁带drone。总之,准备一堆,也不知哪个管用,今后几天旅程中验证吧。乘法航从纽约经巴黎中转,近20小时,晚上才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下机出登机口后见到第一个不寻常的展品,是一个橱窗里的骷髅,告诉你现代人类的祖先非洲智人的故乡到了,野生动物图片随处可见。机场在内罗毕国家公园北边。去机场附近的酒店途中,司机指着夜色中路边的栅栏影,说那边是动物保护区,白天可以见到长颈鹿。华人开的五星级Argyle大酒店与欧美的差不多,就是窗户隔音不好,楼外公路噪音大,我领导有点不爽。我劝她:今天只听车声,过两天要听狮吼鬣狗嚎,先预习一下吧。领导气消,漱洗,躺平。

今天北纬40度的纽约最高气温24摄氏度,北纬49度的巴黎23摄氏度,内罗毕也才25摄氏度,但在赤道边上南纬1度。这么凉爽,因为在东非高原上,海拔约1800米。民国政府曾设首都于北纬32度的南京,但在炎热的夏天也受不了,移住海拔一千一百多米高的庐山牯岭镇办公。云南省会昆明市的海拔高度1800多米,夏季如春。赤道附近的国家的炎热更甚,如果有高山,多把首都设在山上避暑。赤道穿过南美洲三国,其中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和厄瓜多尔首都基多,都在安第斯山脉上,海拔2600米以上,当年的西班牙殖民者怕热。东非近赤道有高原,所以在那一带建立殖民地的英国人,也把首都设在高原上,包括肯尼亚。

肯尼亚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其实在沿海。一千多年前班图人征服东非后,与波斯和阿拉伯人海上贸易,建立一系列城邦,其中最著名的是马林迪Malindi 和蒙巴萨Mombasa。郑和下西洋到过非洲,就是到马林迪。葡萄牙航海家伽马的舰队先到马林迪补给,找到一位出色的阿拉伯领航员,才实现第一次到达印度的伟业。马林迪曾先后成为阿拉伯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而蒙巴萨是更优良的大港,英国人在19世纪末建立东非殖民地的第一个首都在此。他们在阿拉伯人和班图人为主的老城外另建新城中心,只允许白人居住。旁边为印度等亚洲商人和工匠划区,而当地非洲黑人只能在城外远郊散居。

东非高原上的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仅次于北美五大湖的世界第二大湖,也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上游的一个源头。为了更方便地获取其周边的资源,并与英国在北非的埃及和苏丹的利益相联系,英国决定建一条铁路从蒙巴萨港通到维多利亚湖东北岸的乌干达。1899年乌干达铁路公司在计划钱路中段叫内罗毕Nairobi 的草原上建一座补给站。铁路通车后,内罗毕迅速发展,1905年英国人把东非殖民地首都移至内罗毕。后来依据附近的肯尼亚山改殖民地名肯尼亚,1963独立时成为国家名。

欧洲殖民者采用不同的非洲殖民模式。最早的葡萄牙只想赚钱做生意贩黑奴,除个别靠武力建起的少数贸易补给中心,其它由当地王公代理,是甩手代理型的殖民模式。最晚的德国、比利时为掠夺资源,强力直管和奴役,不惜军事镇压屠杀大批当地黑人,是最自私凶残的模式。法国企图建立黑色法国,全盘照搬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非洲的殖民地,是对当地全盘西化的模式。

真要说殖民中最野蛮凶狠的是灭族式殖民,比如俄国人殖民远东,大清乾隆皇帝灭准噶尔族。蒙古人南进中国先灭金国,打算把农田变牧场,不需要留人,当时中国北方人口锐减95 %。到灭南宋时才改变成汉化政策。那些崇拜俄国和成吉思汗的汉族人,算不算认贼作父。

英国人折中,采用种族隔离方式。在凭空创建的内罗毕,一片高地上的市中心为白人区,东北部近郊是亚洲和印度商人工匠居住区,南郊为野生动物狩猎保护区。在内罗毕市区施行英式民主体制,但黑人无选票和议席。当地黑人只允许在东郊及远郊散居,由当地人酋长和精英依传统自治,一国两制。非白人没有通行证不能进市中心区。英国人用种族隔离和分等级管理的制度来统治殖民地。尽管由此建立多民族文化隔离(不是融合)共存体系,国家快速发展,但如此明目张胆的不平等,在二战后难以维持。只有南非以此种隔离制度直到1990年代,倒是成为非洲最发达国家,至今世界排名最高的黑非洲大学,多在南非。肯尼亚虽然增加黑人议席参与政府,仍然不够。民族自决,国家独立。从1963年至今,肯尼亚黑人已独立自主60多年,种族隔离早已不存在,但基于经济与文化的隔离,在内罗毕市仍显而易见。市中心西化的高楼大厦林立(中心区大约中国中等县城的模样),远郊则拥挤着肮脏丑陋的庞大贫民窟,似乎两个平行世界。对黑人精英阶层,经过独立,终于摆脱白人控制,让自己提升到上等地位,搬进市中心。以前可以把不平等怪罪白人殖民者,现在把巨大的贫富差距怪罪谁呢,外国恶势力?对黑人普通大众,现在与殖民时期比较,改善了多少?在亚洲,前英国殖民地香港、新加坡,与缅甸、斯里兰卡的发展大相径庭,印度又是一个状态。究竟主要原因在于英国治理方式和国家规模的差别,还是当地民族、文化、传统等差别?算了,大概无人介意这些问题,我也不深究,不自寻烦恼。外国游客,对肯尼亚当地人没有恶意,其实对当地动物比对当地人更有兴趣。我们游移在"上等"世界,去野生动物保护区途中,远远一瞥"下等"世界,然后抛却脑后。

离四、五百万人口的首都市中心仅七公里,居然有狮子、长颈鹿等野生动物,在草原上漫步。背景是大都会的摩天大楼,感觉超现实,像PS的。想像一下北京的天坛以南都是草原,狮子、大象、长颈鹿出没,是何景象。但这是真的,那些野生动物在内罗毕国家公园里。虽然才一百多平方公里,属于肯尼亚最小的国家公园,但是肯尼亚的第一座保护野生动物的国家公园。做为英国殖民地首都,内罗毕在1910年左右才约14000居民。城市周边都是动物自由迁徙的野地和马赛部族牧牛场。随着城市快速扩张,人兽混居冲突不断,城市居民要随身带枪,才敢在夜里上街,以防遇上狮子。英国殖民当局便在当时城市南边划出大片野地,迁走畜牧的马赛人,禁止扩建市政,竖立围栏,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年,内罗毕人口增长到16万。国家公园靠近市区的东、北、西三面用电网栏住,南边开敞向相邻的保护区。现在城市人口爆涨达5百万,又面临人兽争地的冲突。一条长长的电网,分隔人和兽的世界。人隔网看动物被保护,动物何尝不是看人被保护呢。因为紧靠市中心,内罗毕国家公园是肯尼亚宣传保护动物的样板,内有许多保护动物的研究机构,包括珍稀长颈鹿哺育中心、大象孤儿院。我明天去参观。

因为国家和首都的建立均源自英国,肯尼亚政府制度仿照英制,经济在东非算较发达。官方语言是英语,民众说的斯瓦希里语Swahili,这对咱说英语的外国游客是个利好。上述是肯尼亚、内罗毕、内罗毕国家公园的极简史。旅游时了解一点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知识,更便于理解欣赏风景名胜的因缘。

从今天起,每天介绍至少一个东非野兽、野鸟,野树的知识,和个人感受。既然明天去参观长颈鹿中心,就先从它开始。

 

 

(拍自长颈鹿中心)

 

今天一兽:长颈鹿

 

内罗毕国家公园旁有一所长颈鹿中心,人工哺育长颈鹿中最濒危的一个物种一一罗斯柴尔德长颈鹿(乌干达长颈鹿)。它们鹿身纹路浅且下腿几乎全白,是最高大的物种之一,但野生仅存一千多只。这个中心哺育幼鹿至两、三岁,再放生到保护区。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麒麟,也许源于非洲的长颈鹿。古代去非洲的商人或旅人,回来描述见闻,越传越似是而非,长颈鹿变成麒麟。如果说中国传说中的麒麟,真源于长颈鹿,传言者必定心怀嫉妒,把瘦高优雅,传成矮胖凶猂。据说郑和下西洋,曾带回一头长颈鹿,证明麒麟的确存在于现实,而且漂亮多了。

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后受到质疑,他曾举过一个著名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理论:长颈鹿的长颈。虽然长颈鹿颈椎像其它鹿一样七节骨,但每节很长。能够到高处的树叶,还能个子高看得远,及早发现危险,预防猛兽偷袭。长颈的鹿具有生存优势,有更多机会产仔。每一代的颈子略长的鹿多生一些,一代代传下去,长颈鹿就长成现在这样。

在动物世界,雄性之间为获取雌性的青睐而争风吃醋,争斗是天性。做为素食动物,长颈鹿无尖牙啃咬,也无利爪撕扯。鹿角不尖利脖子不够硬,它不能像公牛雄鹿那样顶撞;也不能像马羊那样站立用前蹄踢打。长颈鹿互斗的方式非常独特:俯首甩脖,用头上钝角狠抽对方的脖子或身体。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但造成疼痛。

曾经有一阵我如果蹲身过久突然站立,会眼黑,因为头部贫血。长颈鹿低头喝水吃草,又突然昂首挺胸,5-6米两层楼的高差,怎能不眼黑头晕?长颈鹿颈静脉有一系列单向阀门阻止血液倒流,阻止突然抬头时头部失血。头部底有特殊构造,阻止突然低头时头部充血。长颈鹿头那么高,要把血输上去,它的心脏必须特别强健,大又心肌厚,动脉血管也粗厚结实,才能维持比人高一倍的血压,把血打上头。

长腿长脖,长颈鹿如果从卧姿站起来,相当费时间,给猛兽偷袭可乘之机。所以它从不躺卧,睡眠都站着,一天才睡半小时,时刻保持警惕。

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多成千上万地聚集一起,靠群众的眼睛警惕偷袭者,及时逃跑,或群体冲击力阻吓攻击者,避免落单无助。但长颈鹿群多则十几头,少则才几头,而且分散在几十、几百米开外,难道它们不怕那些猛兽? 其实猛鲁想捕杀长颈鹿真难。想凑近偷袭了望塔似的能望见很远的长颈鹿,难。想穷追不舍对付长跑速度快又耐力强的长颈鹿,难。有幸突袭近身,对其高大的体形,只够扑咬移动的长腿,冒着被甩飞甚至踢得皮开骨断的风险,难。所以身形小点的猛兽不会攻击健壮的成年长颈鹿,凶猛的狮群也不愿浪费体力冒风险,除非恰好能堵住在水边落单喝水未警觉的鹿的退路。

长颈鹿从来不叫不发声,是个哑巴,直到近年来科学家才发现不是。它们会发出人和野兽一般听不见的超低频声音,悄悄地与远距离的同类沟通,既保证松散的族群连络,又警示危险而不暴露自己。大草原上的动物们都紧张兮兮的,但即使狮、豹、鬣狗就在不远处晃荡,几只长颈鹿也能高高在上昂首挺胸,悠闲优雅地漫步,像贵妇那样,真是个神奇独特的动物,东非瘦长真实的原装版"麒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望远镜2015 回复 悄悄话 看来你对哲学和宗教有心得。有一说法,人为的所有认识和理论,都只是观点,不是真理。但其中有些比其他更有逻辑和事实跟据,可以暂视为最接近真理来对待。进化论当然从来只是个观点和理论,仍然有不少疑点。但你并没有给出让多数人信服的事实和逻辑上更好的"观点",就轻率否定进化论,难道这是在西方多年好好思考的结果?
Mary888 回复 悄悄话 进化论已被证明是谬论:云南澄江化石同时爆发,否定了进化论的线形发展,证明了《圣经 创世记》中上帝创造各从其类的多物种是真实的。致于化石造假、进化为陆生动物不再有的化石还活着(见腔棘鱼)等等,无不证明进化论的虚谬。

达尔文自己也怀疑,眼睛这么精妙,除了智慧创造外,进化论难以解释。

我可以对他说,比起人的心的丰富、智慧,眼睛的构造是低级的。

人是神造的。

在西方这么多年,没有花时间好好思考自己和世界的本源,人云亦云,真是白浪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