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6-05-31 13:42:14)

今年的复活节来的早,天气虽然晴朗,却寒风依旧。 小城哈尔滕是今天出游的目的地。该城处于利珀(Lippe)河的右岸,三万人口,属于典型的德国小城镇。1930年,为了保证该地区居民的引用水供应,政府在该河段建起了大坝,形成了一个大湖(水库),该地区逐渐变成了旅游休闲的景区,该城市的名称最后也改成了“湖畔哈尔滕(HalternamSee)” 该城的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1-30 08:28:37)

查看伊朗的历史知道伊朗的政治文化中心是由南向北逐步迁移的,色拉子(Shiraz)是伊斯法罕之前的文化中心,而德黑兰成为伊朗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就两百年的历史。 如果想看古迹,色拉子无疑更适合。但德黑兰毕竟是首都,国际航班一般都得过德黑兰机场,所以在工差结束时决定到德黑兰过一夜,看看市容。 从伊斯法罕到德黑兰要5个小时车程,出租车费用约100美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6-01-30 07:34:35)

精神世界之一瞥谈这个话题,其实我根本不够格。理由很简单,我在伊朗的时间太短,不懂波斯语,对伊斯兰教义更是一窍不通。但做为一个正常人,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喜欢观察和对比。在与形形色色伊朗人的接触中,对他们的内心世界还是能看到一点的,当然只是管中窥豹。现在世界是一个网络世界,离开了因特网,很多人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伊朗人当然也用因特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1-24 12:04:15)

由于工作关系,最近又去伊朗伊斯法罕待了近四个星期。去年春天是第一次,当时我对伊朗的了解基本为零,出发时心里发毛,生怕一不小心出事就撂那儿回不来了。这次心态就大不一样了,知道伊朗是个对客人特别友善的国家,而且伊朗社会的运行基本是上规矩的,碰不到坑蒙拐骗的事,根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在出差结束时,我竟然独自一人去德黑兰玩了一天半,啥事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1-17 07:03:19)

再聊聊吃 伊朗人最常见的主食是烤肉串(Kebab),而且每天吃米饭。这倒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伊朗缺水啊。后一想,伊朗境内必有水资源丰富的粮仓。 混肉串 羊肉串 常见菜单 素菜主要是色拉和各种腌菜 这个看着眼熟 顺便晒晒工作餐(和员工完全一样):馕,米饭,鸡腿,一盒色拉和一瓶酸奶,有时有水果。 伊朗饭菜的花色不多,和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1-16 15:45:07)

花边趣事一天下班回旅店,见一大巴停在旅店门口,一群亚洲游客正陆续下车。波利亚问我游客是哪国人,我仔细一看,大多是中年人士,男士很多穿着布满口袋的马夹,象穿着半截百纳衣,而女士则个个裹着头巾。我一时还真不敢断定,凑近竖起耳朵一听,原来是上海人。晚饭后我到河边散步,在那儿又见到这群游客,好家伙,只见他们个个提着高档相机,正忙乎着拍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1-15 12:05:59)

相对于单调的日常工作,能出趟公差调剂一下,对我而言还是有吸引力的,尤其是自己因私不大可能去的国家和地区。可是这次是去伊朗,这个在西方媒体中几乎是负面代名词的国家,这个自己相关认知几乎为零的国度,我心里还是有点不安的。尽管在做学生时接触过几个伊朗学生,并且印象都不错,远好于阿拉伯国家的学生,但那信息点毕竟太小了。但考虑到自己非单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1-02 15:27:11)

克桑滕,莱茵河边的一个小城,人口只有两万出头,却因为它相当长的历史而出名。今年圣诞新年间的假期较长,抽空和家人去看了看。该城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公元前1000年的罗马人在此地建的一个军营。众所周知,古罗马帝国的扩展,在向北越过阿尔卑斯山后,沿莱茵河北上,到海边后越过英吉利海峡,达到英格兰。面对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广袤大地上的众多游牧民族的武装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