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我的青年时代(二)大学年代(5)

(2025-08-09 09:03:36) 下一个

  六 我的青年时代(二)大学年代(5)

 

         在大二金工实习的一个月时间里,特别到了下午放工以后,我们真的可谓无所事事,便经常去徐家汇闹市区马路、商店。我们总是在第六百货公司、昼锦丽百货商店等其他商店逐一兜个遍。有一天下午我们照例从那里逛了以后回来,毕竟在那里整整消耗了一个傍晚的时间,总是会有点疲惫的感觉。大家正各自想休息的时候,G同学突然提问大家:“喂!喂!喂!刚才逛昼锦丽百货商店的时候,你们注意了没有?在日用品柜台上的那个营业员长的怎么样?”显然他的提问唤起了大家的记忆,大家突然好像打了鸡血似振奋起来异口同声地说:“漂亮!”。这样更使G同学更加兴奋不已,他立即又提议说:“那么谁与她交朋友?”,这个话题似乎来的太突然,完全突破了交大在学习期间不允许谈恋爱的校规,大家只是都面面相觑。宿舍里一阵沉默以后,他还是顾忌到事情的方方面面以后又提出了一个他认为比较周全的建议:“如果大家有意与她交朋友的话,我们首先要约法三章。他停顿了一下看了一下众人的神色,觉得大家没有反对的意见接着说:“一,绝对保密。二,用摸彩的方式,谁中了彩谁就与她交朋友。三,一旦交上朋友,其他人一定要鼎力相助,包括在·经济上的资助。”看来G同学非常认真,这个时候即使原来抱着玩笑的也不能泼于冷水,况且八分之一的几率并不高,不一定会正好挨上自己,权宜当是在一次游戏,于是大家都表示赞同他的建议。

         他认真地做了8张彩票,放进一只空的纸盒子里,晃动几下,然后让大家各摸取一张彩票。想不到摸彩的结果还是他中了彩。大家都惊呼起来:“这就是缘分,缘分来了推也推不了!”。

连他本人也觉得非常的惊奇,只是他没有说出来而已。因为他显得非常认真,并以大丈夫绝无虚言说话算数的气概,没有有点犹豫、推让的表示,毅然接受了这份缘分的安排。也说明了他对她的一见钟情。

那个营业员才初中或高中毕业的年龄,大约一米六二左右的身材,在白皙而秀丽的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天真;她的穿着朴素而大方,完全是个上海女学生的模样。却会给人以一种难忘的很好的印象,并已经深深的铭记在我们G同学的印象里。

那个时候在上海,真正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的不是最多,除非孩子本身有这个强烈的愿望。上海人都比较讲究“实惠”,因为即使大学毕业在上海的工资也只有48.5元,若初中毕业即去工作,也有近20元的工资,累积一生的工资,也不比大学生少多少,而且还可以一辈子呆在上海。倘若她的自身和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像她那样在上海找一个大学生为对象也易如反掌,甚至还可以任意挑选。而那些大学生说不定会被分配至外地的一些穷山僻壤的地方呐。

既然G同学那么认真,大家又都觉得这完全是一种缘分使然,我们必须都要遵守承诺。但这是我们都第一次涉入的所谓情感世界,大家又都觉得不知所措。尽管大家都没有恋爱的经验,但都愿意为其出谋划策,促成圆满成功。经过热烈的讨论,我们用日常解决数学难题的方法和思路去制定每一步的步骤认为:1,首先应该增加双方的接触机会,增强对双方的印象。于是我们规定,以后宿舍里所需的日用品都由G同学去购买。2,恋爱期间所花的费用由大家资助。当时我们这些穷学生每月也只有几块钱的零花钱,其中还包括每月的日用品、车费等的开销,当时虽然谈恋爱的费用并不大,但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少不了要去公园、电影院,电影以后可能到了用餐的时候,少不了去小摊或饭店吃一点点心什么的。那个时候大家的一些资助也是必要的。当然资助的数量没有个统一的要求,因为当时各人的条件都不同的,只是表示一种心意而已。

可是事情的进展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顺利。每次G同学去“购买”时,他总是有些胆怯,要我们派1-2个同学在暗地里陪着他,以防随时商量对策,因为我会写点东西,又比他们年长点,总是要我和另外一个在暗地里陪着他,于是我成了这个故事最知情的人。

其实我们也只是在旁边观察而已,确实也没有什么经验,根本提不出什么高招来。只是看到G同学借故与那位营业员接触多次后,她似乎只是把G同学当成来购物的顾客而已,甚至也没有意识到这位顾客购买牙膏、肥皂等之频繁。大家都跟着他有些焦急起来,但都觉得束手无策,而我们的金工实习期快结束了。

我们又一次聚在一起讨论对策,大家认为事不宜迟干脆给她写信吐露真情。我又理所当然的成了起草写信的人。但我唯恐可能有些风险,于是我提议暂时不要把真正的名字告诉她,只是在信的最后落款中写上交大二系Gq而不是Gzq,征得大家同意后把信交给了G同学。其实我只是作了个小聪明,倘若真正的风险来了,这个小伎俩有何用?只是暂时的一种心里安慰罢了。

他拿了信以后又觉得不知所措,他虽然当时似乎胆量过人竟然提出这样的建议来,其实也是个老实的书生,他一定要我与Lmd为他壮胆跟着他一起去送信。当然我们事先商量好了一切。

我们在她下班之前赶到昼锦丽百货商店,商店还在营业之中,我们只能在商店旁边的弄堂口等待着。大约六点时分,26路电车正好行驶过来,看着她从商店里出来,立刻跳上了26路电车的前门,我们也在紧急慌忙中跳上了车的后门。上完客,车子沿着华山路向北驶去,但此时不是车辆运行高峰,车厢里人不多,很容易看到车厢里的每个人。由于我们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显得有些紧张,甚至有些慌张。也很容易被车厢里的乘客看到,当然她也看到了我们一副紧张、慌张的神情,甚至她比车上其他的乘客更惊觉,因为我们与她在同一个车站上车的,只是在前后车门上的不同。当时G同学显得特别的慌张,又加上他上了车不住地盯着她看,试图从她脸上的表情和举动中了解她的心理状态来,考虑着如何把信交给她。哪知道她可能想的是我们会对她有什么图谋不轨?特别在这夜色降临的傍晚,车厢里乘客稀少的时候,她显的特别的紧张而局促不安起来,她也不时惊慌地看着我们,我们反而更加慌张起来,因为我们不知道她哪一站下车?下车后如何将信交给她?就在我们这样紧张、慌张之中,突然,车子在高安路站停下了,她随即从前门下了车,惊恐万分地不住回头张望,朝着一条深巷里的家走去。此时,我们紧跟着从后门下车,G同学不用我们催促便独自拿着信追赶了上去,追到她面前,急忙把信往她怀里一便又急忙逃了回来。她想必也被我同学的追赶吓的瑟瑟发抖,幸好他赶上来以后并没有对她有一点不轨的行为,只是扔下了一封信就拔腿走了。他回到我们身边时,脸色苍白气喘嘘嘘的但脸上露出了很欣慰的笑容。我们还夸他急中生智的终于把事情完成了,想必在他的心里充满着幸福的期待。

我们在期待中度过了两天后,我们系里的政治指导员来各班级调查Gq是何人?我们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来了。刚进学校时,学校就向我们颁发了学生守则,其中规定:在读学生不准谈恋爱,更不能结婚,结婚则退学。是否会面临学校严厉处罚的危险?但在我们心里总想着总不能出卖人。

但终究有人承受不住这种压力,向政治指导员交代了事情的始末,自己作了自我检查,免于他一切的处分。然而我们几个呢?还好。当时的政治指导员都是留校生,年龄与我们相仿,对于我们学生的心理状态比较理解,并没有作为严重的事件的进行上纲上线的分析,只是把我们教育了一番就过去了。但在我的心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总有一种负罪的感觉。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