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2)
2019 (49)
2020 (58)
2021 (46)
2022 (40)
2023 (44)
2024 (47)
周六晚上,我本来只是想放松一下,随手打开 YouTube。没想到一连串视频像洪水般涌来,全都是关于中国于朦胧事件的报道与猜测。自媒体把故事拆得七零八落:高官、权力、娱乐圈丑闻、阴谋论……一条接一条,我几乎被裹挟进去。
看着屏幕上那个年轻阳光的男孩,我的心情一点点下沉。官方竟然在于朦胧出事当天就迅速下结论结案:酗酒、坠楼、自杀。很快还公布了于朦胧母亲的声明,支持官方的结论,承认儿子是酗酒自杀。声明没有温度,没有现场采访,没有细节,像例行公事。和多年前的“铁链女”事件、其他娱乐圈丑闻一样,一切显得突兀而封闭。作为海外华人,我的情绪瞬间被点燃——愤怒、悲伤、无力。
我跑去家领导屋倾诉我的情绪,谁知人家先是一脸懵懂“谁是于朦胧?”接着对我一阵冷嘲热讽,便去低头干自己的事。
我被他的冷反应气得几近崩溃,如果有座楼估计也要跳下去了。
好在多年的人生经验还是让自己冷静了下来,躺在床上静静地听了会儿冥想,倒是睡着了,当然还是做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梦。
第二天冷静下来,我开始反思昨晚的行为。
首先,我觉得象我这样一个步入中年的人都差点一个晚上被网络视频搞崩溃了,那如果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晚上一个人在房间里刷网,该是多么容易遇到这种困惑啊。崩溃了肯定又不敢跟父母倾诉,怕父母责备自己整天泡在网上不思进取。一个人消化会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这提醒我作为一个母亲,我要对孩子耐心一点,多体察他的行为和微妙的心理变化,多倾听,而不要用自己的观点预判猜测孩子的行为,过早下结论,给孩子一些错误的指导。
然后我决定把昨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怪异现象想明白:一直认为自己还算是头脑清醒有独立思考的人,为什么昨晚被一个话题拽着越陷越深,象是陷入一个深井,差点拔不出来。
带着这个疑问,我咨询了ChatGPT, 它验证了我的猜想,我是陷入了“算法的温柔陷阱"。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YouTube 的算法会根据你的浏览记录、停留时间、点击习惯来不断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你看得越久,系统越确信你想看同类视频,于是形成一个信息茧房。
对我这样人到中年、多少有些判断力的人尚且如此,那么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呢?如果你独自刷网,一晚上被负面信息包围,会不会觉得世界真的就要崩塌?更糟糕的是,你可能不敢告诉父母,害怕被责怪“整天刷网”。那种压抑和孤独,想想都让人心疼。
我于是决定写篇文把这件事记下来,希望能够对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有个提醒。
第一,一定要独立思考,不要被单一声音牵着走
这次经历让我坚定一个信念:获取信息一定要多元!
第二,世界从不只有黑与白
别因为一次次的负面新闻,就把整个国家或社会简单归类为“糟糕透顶”。
的确,民主国家的媒体更透明,观点更丰富;但任何体制都有阴影与盲点。保守派、进步派,各自有立场和局限。关键是我们要学会看具体政策、具体事实,而不是用标签替代思考。
第三,学会体察,调节自己的情绪
愿你在信息汹涌的时代,既有同情心,也有辨别力。别让任何一股极端的声音,偷走你对世界的宽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