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秋

留不住岁月,就记录下岁月里的日子
给自己,也给愿与我分享的人
(欢迎来访,转载请告知)
个人资料
天凉好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西部之旅终结篇: 见到了盐湖城的海鸥

(2025-11-02 05:24:29) 下一个

回盐湖城的路,先穿过一段国家森林,又是曲曲弯弯的山间公路。路修得很好,风景也极美,仿佛仍在国家公园之中游走。

河水上飘着一层晨雾,不知是蒸汽还是白云。我们循着雾开了好一会儿,如入仙境。

再往前,山势渐缓,眼前忽然开阔成一片大草原。远处青山环绕,近处牛、马、羊星罗棋布——这里果然是牛仔的故乡。

一路上看到飞机上介绍过的灌溉设备,几乎家家农田都有。正是有了这些庞大的灌溉臂,庄稼才能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茁壮生长。

再次踏入犹他州,象是与分别几日的老友重逢。

来时是夜晚,没有看到盐湖城的全貌。此番白昼而来,城市的轮廓清晰可见——这是一座带着工业气息的老城。郊区依旧可见重工业厂房,烟囱里缓缓冒着白烟。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家工厂就建在离州议会大厦不远的山坡下。

如今看来,这些工厂确实影响了市容与环境,但可以想见在当年,它们曾是现代化的象征,是这座城市的心脏与自豪。

在犹他州的议会大厦里转了转,随便进随便出,就象到邻居家串门。正赶上议会在开会,有一位政客模样一身西服的中年男子开门走出来,看到我们,友善地微笑打招呼。

议会大厦正厅入口处,伫立着一座布里格姆·杨(Brigham Young)的雕像。这位摩门教的第二任领袖,被人们尊称为“美国西部的摩西”,是犹他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布里格姆·杨于1801年出生,在1847年带领上千名摩门教徒穿越险峻的落基山脉,来到如今的盐湖城地区,在这片荒芜之地上建立了家园。他不仅是宗教领袖,也是政治家和建设者。1850年犹他领地成立后,他成为首任总督,并推动了城市规划、灌溉系统和教育事业的建设,创办了著名的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G跟儿子分享了这张照片。儿子说喜欢布里格姆的发型,建议老爸可以效仿。在家里不怎么交流的父子在网上还时不时互相幽默一把。

大厦内的壁画是整座建筑中最具艺术与历史价值的部分之一。圆顶大厅(Rotunda)是壁画最集中的地方。穹顶四周绘有大型环形壁画,描绘早期拓荒者穿越落基山脉、摩门教徒抵达盐湖谷、以及印第安人与定居者的互动场景。这些画作色调温暖、构图宏伟,突出了光线与远景的对比,象征信仰指引下的希望与重生。

在主楼的长廊与议会厅入口处,也分布着多幅主题壁画,内容涵盖自然景观、铁路建设、矿业开发等主题,展示了犹他作为“西部门户”的发展历程。每一幅画都以现实主义风格描绘,人物表情生动,细节丰富。

阳光依旧明媚醉人,只穿一件长袖衫便觉暖洋洋的。我们沿着议会大厦前的小径朝市区走。秋意浓浓,树叶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在市中心逛了一圈,摩门教的影响无处不在——教堂、办公楼、纪念碑……都显得庄严而富丽。教会的经济实力可见一斑,甚至比州政府的大楼还更显气派。

这是摩门教的世界总部大楼,大楼入口的墙上是世界地图的浮雕。摩门教在全球如今拥有数百万教友,并且在不断增长。

来到盐湖城的圣殿广场(Temple Square), 盐湖城市中心地标区域。圣殿仍在翻修中,脚手架与吊车勾勒出现代与信仰的并存。它是摩门教(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LDS Church)最具象征性的地标之一。圣殿自 2020 年起进行大规模的抗震加固与翻修工程,目前仍处在施工状态。

圣殿前是一个圆形的反射池(Reflecting Pool),水面如镜,能倒映出圣殿的尖塔。

这是维基百科上展示的圣殿本来的模样。天花板是用44根砂岩柱石支撑的拱形木板,大礼拜堂里有8000个座位,站席可以容纳12000人。

圣殿广场对面,是摩门教的会议中心。它外观简洁,却气势恢宏,像一座现代化的“圣殿”。阳光照在花岗岩墙面上,泛着温暖的银光。据说屋顶上有花园,能俯瞰整个城市与远处的群山。

我们还有幸参观了摩门大礼拜堂(Mormon Tabernacle),几位年轻的少数族裔的摩门义工热情地邀请我们入内。这是盐湖城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以其宏伟的管风琴(Tabernacle Organ)和卓越的音响效果闻名于世。

这座建筑建于1867年,以当时极具创新的拱顶结构设计而著称,据说即使在没有扩音设备的年代,站在台上轻声说话,坐在后排的人也能听见。中央那座巨大的金色管风琴,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管风琴之一,也是摩门大教堂合唱团(Tabernacle Choir at Temple Square)的演出场地。

大礼拜堂的外景也是借维基百科的,当时功课做的不足,忘了拍照。写博的益处是整理文字和照片的过程中又能学习到游览过程中被忽略的知识。

顺便说一下,圣殿广场的RESTROOM也是我至今为止见到的最豪华的公共厕所建筑,洗手间内豪华现代不说,还专门建了大厅,摆了高档的沙发供游人休息,是真正意义上的RESTROOM。

在圣殿广场的一角,我终于看到了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过的那座“海鸥纪念碑”!海鸥的故事不知为何在我小小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它是吸引我专程来拜访盐湖城的原因。

据说当年这里曾爆发一场漫长的蝗灾,眼看庄稼颗粒无收,农民束手无策。就在此时,大批海鸥从天而降,将蝗虫吃得干干净净,救了这片土地。为了纪念这些“天赐的恩鸟”,摩门教徒修建了这座纪念碑。

纪念碑没有我想象的宏大,但足以看出建碑者的真诚。碑文刻着:ERECTED IN GRATEFUL REMEMBRANCE OF THE MERCY OF GOD TO THE MORMON PIONEERS (为纪念上帝对摩门先驱者的慈悲而立)。

我们到访时,碑下正有一群人低声祷告,想必是信徒在举行纪念仪式。

站在纪念碑前,我有一种奇异的平静。盐湖城的海鸥,为我这一路的山川、草原、湖水与牛马羊,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傍晚,我们找到一家新开的中餐馆,名叫Tasty Garden。饭菜清爽可口,比在杰克逊吃到的还更地道。我们打包带回酒店,LG正好配上他在大提顿买的特产啤酒,一顿简单的晚餐,却有旅途收尾的满足。

这趟旅程算是圆满。老天眷顾,除了初到的两天有雨、气温略凉,其余日子皆是晴朗温暖。十月末还能遇到这样的好天气,心中满是感恩。

假期结束,夏令时也随之结束。下周又要重新投入工作。愿这几篇关于黄石、大提顿与盐湖城的游记能为未曾去过的朋友留下些许参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火眼金睛' 的评论 : 第一天就去大盐湖了,10月25日那篇写了。
★火眼金睛☆ 回复 悄悄话 说了半天没去盐湖啊,不过不去也罢,岸边很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