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秋

留不住岁月,就记录下岁月里的日子
给自己,也给愿与我分享的人
(欢迎来访,转载请告知)
个人资料
天凉好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今年唯一进影院看的电影

(2025-11-20 18:53:55) 下一个

今天一早在厨房做饭时,电影的情节又突然蹦进脑海。我已经想了一个多月,却一直没有下笔;一旦决定写,所有的思绪便像被打开的闸门一样,汹涌而出。今年我只进影院看了这一部电影,但偏偏就是这样一部看似混乱,却越想越耐人寻味的作品。它的中文译名叫《一战再战》,然而电影散场的一瞬间,我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句子却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影片荒诞、失序、充满误解,却真实映照出现代人的处境——我们都在一场接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中,被推着向前走。

影片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执导,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与肖恩·潘(Sean Penn)主演。虽然我并不是会主动追电影的人,但网上的热议让我最终在电影放映接近尾声的一个傍晚坐进了影院。老实说,观影时我并没有听懂全部对白,尤其是黑人英语、俚语和快速的脏话对话,但奇妙的是,这三个小时一点也不显长。更奇妙的是,电影里的片段、人物与象征在之后的整整一个月里不断跳出来,让我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一直以独特叙事和复杂人物著称,风格在《不羁夜》《木兰花》《血色将至》《霓裳魅影》等片中早已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次,小李子几乎彻底颠覆了自己的银幕形象。他那件脏兮兮的红黑格子外套出现得太频繁,以至于我第一时间想起了曾经的一位爱尔兰女同事。她住在一间我至今见过的最小的房子里,院子杂乱,衣服常常洗不干净,却还养着一只从街上捡回来的猫。她平时喜欢和人闲聊,谁从她桌边走过,都可能被她拉住天马行空地聊上半天,但一到正式场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盼着退休、盼着不用工作,而疫情刚让她不用再来办公室,她却突然离世,原因至今不明。死前两周,她还给几位同事发过一封长信,兴奋地讲她开车去了魁北克的一座大岛,玩得不亦乐乎。也许正因为想起她,那件外套在电影里显得格外刺眼——混乱、孤独、无处着落的人生气息,被小李子穿出了真实的重量。

回到电影本身,它表面讲述革命、追捕、逃亡,但实际上是在展示三个阶层的荒诞:底层反抗者、权力执行者、以及真正掌控权力的幕后大佬。小李子和他的女友属于第一类,自以为追求理想,实际上脆弱、混乱、立场不稳;吸毒、争吵、背叛时时发生。他们喊着重塑世界的口号,却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掌控。女友被捕后轻易把所有同伴供了出去,所谓的“革命”仿佛成了另一种自我麻醉。而这种混乱似乎还会代际延续——最后,小李子的女儿又接过了母亲的旗帜,奔向同样的命运。命运仿佛被写成了永恒的循环。

肖恩·潘饰演的洛克乔上校(Colonel Lockjaw)则代表第二个阶层,是权力执行者典型的极端形象。他名字本身就带着讽刺——他僵硬的动作、机械似的表情、夸张的嘴唇“咔哒咔哒”的开合,都让人联想到独裁者,甚至有点像希特勒的漫画版。他对小李子女友既迷恋又变态,让她怀孕,却又为了升迁毫无人性地追杀她和自己的女儿。他的存在告诉我们:权力不是为了治理,而是为了满足私欲;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毁掉阻碍。

最让我在心里发冷的,是第三个阶层——那些住在大房子里、讲话轻声细语、举止优雅的幕后大佬们。他们像在邀请你喝下午茶,却同时决定着谁该被消灭、谁可以被利用。他们的残忍是如此温柔,冷血是如此文明,比底层革命的混乱更可怕。影片中那段圣诞节接见杀手的场景尤其经典:温暖的灯光、宁静的音乐、优雅的女管家……然而他们讨论的却是清除洛克乔上校的细节。文明皮肤下的暴力,让人不寒而栗。

而最终,洛克乔上校虽然被接纳进入这个“高端俱乐部”,却永远只是工具人。他死在密闭办公室的毒气里,像是导演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权力从来不会真正接纳野心家。

这部电影真正高明的地方,在于那些细小却尖锐的细节。例如小李子偷来的那副据说来自《星球大战》的墨镜,看似幽默,实则是对流行文化的嘲讽——在最荒诞的人生时刻,人却紧抓这些毫无意义的符号,努力假装一切正常。再比如现代人的“命门”:手机和密码。小李子逃亡途中的第一件事永远是找充电器;想联系组织,却因为多年未联络而忘记密码,对方甚至不接受他提供的个人信息。现实世界就是如此冷酷:你是谁不重要,你能不能通过验证才重要。

影片还触及一个更现实的人性议题:父母为什么要在孩子面前把自己包装成“英雄”?小李子一直告诉女儿:“你妈妈是英雄。”女孩因此相信母亲无私、勇敢、正义,却在危急时刻才得知母亲早已背叛组织。成年人撒这些谎,是因为他们以为孩子需要力量,而大人需要遮盖自己的失败。这段设计极大丰富了电影的情感层次。

影片的结尾出现了一抹温柔的亮色。小李子的女儿最终得以幸存,靠的是她的跆拳道老师和藏身修道院的女革命者。后者的气质与女孩的母亲有几分相似,像某种“替代母性”的力量,让孩子在母亲神话破灭后仍能被温柔接住。她把女孩的手机扔掉,是切断危险,也是象征意义上的“重新开始”。这是全片最温柔的瞬间之一。

从影院走出来,我有一种强烈直觉:这部电影很可能会拿下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它的叙事、象征、隐喻、人物设计,都锋利得令人心惊。它让人意识到: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在打一场又一场莫名其妙的战斗。One Battle After Another,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前革命党员小李子和他的经典格子衫以及雷人墨镜

曾经与性感火辣的女友一起闹革命

洛克乔上校

圣诞冒险家俱乐部

革命接班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沙发。看到这部电影是今年的大片,但影名让我以为是动作片,好秋的精彩解读吸引了我,原来是人生之战,阶层之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