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们翻越 Teton Pass,山路蜿蜒,云雾缭绕。阳光从山谷间洒下,照亮远处的雪峰,景色壮观,却也对驾驶是不小的考验——难怪冬季常常因积雪而关闭。

沿公路进入 Moose Entrance,我们的第一站是 Schwabacher's Landing。蛇河静静流淌,雪山在水中投下冷峻倒影。除了几只野鸭滑行其上,并无其他野生动物的踪影,但这份宁静本身已足够动人。

1942年美国著名的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在大提顿公园拍摄了一张《提顿山与蛇河》的作品,让世界认识了大提顿。画面中,蜿蜒的蛇河闪耀银光,引导视线直抵巍峨的提顿山脉,层次分明,对比鲜明,将美国西部自然的雄伟与神圣展现得淋漓尽致。感觉就是在这附近取的景。

顺便纠正一个网上的误传: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的山峰徽标并非大提顿山。该标志首次启用于1914年,由威廉·沃兹沃斯·霍金森(William Wadsworth Hodkinson)在餐巾纸上手绘完成,灵感来源于犹他州的本洛蒙德山(Ben Lomond Mountain)。百年来,这座象征梦想与巅峰的山峰与环绕星星的设计,成为电影史上最具辨识度的标志之一。但因外形相似、象征意义契合,加上大众更熟悉“大提顿山”的名字,人们才逐渐误以为徽标取材于此。

随后,我们来到昔日摩门教徒的小社区。几排旧木屋、古老谷仓在蓝天与雪山映衬下,仿佛诉说着一个世纪前的故事。这里曾经是一片活跃的摩门教徒的社区,有学校,有医院,五脏俱全。

坑洼土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而最上镜的红色谷仓 TA Moulton Barn,更像是人们心中大提顿的象征。


不远处的 Chapel of the Transfiguration,是一座小巧而神圣的木质教堂。看介绍说在教堂建立之前,附近的住户和养殖主要乘马车走几十里山路到远处的Jackson小镇去做礼拜。小教堂成立后,成了提顿大山里的精神心脏。比尔·克林顿与吉米·卡特总统都曾在此做过礼拜。
教堂门口贴着一张暖心的告示,“教堂开放,请进来祈祷。”透过祭坛后的窗户,正好望见巍峨的提顿山脉——仿佛整个自然都成了祈祷的背景。


我们静坐片刻,感受那份安宁与超越。



在旁边的 Menor's Ferry 历史区走了走,仿佛回到了拓荒时代:木桥、渡船,旧商店、简朴小屋,被时间磨平了棱角,让人重新思考“生活”一词的涵义。

中午,我们按计划徒步 Taggart Lake Trail,整个行程3.8 miles (6.1 公里), 约两个半小时。一路上,提顿山脉如流动画卷相伴,但高原稀薄的空气让人略感疲倦。
我们在路边野餐,稍事休息,这时走来一队孩子,最小的男孩刚五六岁,最大的也是男孩,十五六岁的样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小胖丫。他们精神抖擞,齐唱着“打熊歌”,笑声清脆可爱。孩子们都很有礼貌,路过时还冲我们点头打招呼。看到一位中年女性跟随其后,我好奇地问,“这些都是你的孩子?”没想到她大方地点头说是,都是她的孩子,她一共有六个孩子!孩子们的爷爷也同行,扛着相机,像随军摄影师一般。路上看老人家停了一下,LG上前问他没事吧,老人家笑笑,“很好,slow and steady."
终于爬到山顶见到了湖,老人家笑眯眯地看孩子们过独木桥,他站在水边给全家拍照。我让LG问老人家要不要为他们一大家子拍张全家福,老人家果然很愿意,很感激。妈妈赶忙叫回孩子,说小胖丫平时跟爷爷最亲,让她站在爷爷身边挽住爷爷的胳膊。孩子们都很快活,阳光与笑容感染到我。


途中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位独自徒步的中年女性,背着熊喷剂,神情镇定自信。我不禁想,如果是我,一个人,也能如此吗?


下山后,我们在车里小憩。阳光透过车窗,暖得昏昏欲睡。皮肤被晒得微红,却心安宁。

傍晚回程,我们再次来到 Jackson 小镇。
昨晚补了一下课,这片区域的地名几乎都与 Jackson 相关:Jackson 小镇、Jackson Lake、Jackson 机场,整个谷地被称为 Jackson Hole,皆纪念早期皮毛猎人戴维·杰克逊(Davey Jackson,约1788–1837)。他活跃于19世纪初落基山脉,是“落基山皮毛公司”合伙人之一,与吉姆·布里杰(Jim Bridger)并肩探险。可惜他49岁时在巴黎感染伤寒,英年早逝。这是网上找到的Jackson的画像,纪念这位先驱者,不知是否真实。

我们根据昨日中餐馆店员的推荐尝试了隔壁的另一家中餐馆“China Fun Restaurant(鹿角酒家)。LG执意买了外卖,带回小木屋露台,一边看夕阳,一边慢慢享用热饭。味道确实不错,店员也很友善。旅途的疲惫似乎都被抚平。
关于大提顿与黄石,有人称大提顿是黄石的“后花园”,也有人觉得大提顿的美景被严重低估。黄石面积 8,993 平方公里,而大提顿只有 1,255 平方公里,仅是黄石七分之一。我个人偏爱黄石,它地形多样,每天都有新奇发现;大提顿以险峻山势、清澈湖泊和徒步挑战闻名,更适合登山与摄影爱好者。
原以为自己既爱摄影又喜欢徒步,但这一天下来,我看到无数扛着专业相机、踏着登山鞋的发烧友,在湖光山色间寻找完美光影;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义无反顾穿行在我不敢踏足的陡峭小径。我才惭愧地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只会按手机快门的伪摄影爱好者,一个走几里山路就喊脚疼的假 h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