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南北朝系列十一:侯景之乱之一:侯景投降南梁与高澄羞辱东魏静帝

(2017-02-08 11:40:38) 下一个

公元547年正月初八,东魏丞相勃海王高欢病逝,他手下大将侯景于正月十四占据河南公开反叛,归附西魏,并于二月中旬派人要求依附南梁。二月十四,梁武帝萧衍任命侯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

二月二十一(丁亥),梁武帝前往皇家藉田耕作。三月初四(庚子),他又来到同泰寺,就像大通元年(529)九月那样舍身举行佛事。

三月初八(甲辰),梁武帝派司州刺史羊鸦仁督领兖州刺史桓和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人带兵三万直趋悬瓠,运送粮食去接应在那里的侯景。

同时,西魏大赦。高欢世子东魏权臣高澄担心各州发生事变,便亲自到各地出巡安抚。他将段韶留下守卫晋阳,把军事全盘委托给他,同时任命丞相功曹赵彦深为大行台都官郎中。接着他让陈元康以高欢的名义写了几十纸的方略交给段韶和赵彦深,叫他们在他离开后逐条执行。临行前,高澄握着赵彦深的手哭着跟他说:“我将母亲和弟弟们托付给你,你明白我的这番心意!”四月初六(壬申),高澄到邺都上朝。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设宴请他,高澄在筵席上翩翩起舞。有见识的人都觉得父亲刚死他就这样,知道他没有好下场。

四月初十(丙子),南梁群臣带着赎金到同泰寺去为梁武帝赎身。四月二十一(丁亥),梁武帝回宫,宣布大赦,然后改元为太清,就像当年赎身后改元为大通一样。

四月二十八(甲午),东魏派兼散骑常侍李系出使南梁。李系是李绘的弟弟。

五月初一(丁酉),东魏大赦。次日,东魏任命襄城王元旭为太尉。高澄派武卫将军元柱等人率领数万大军昼夜兼行,前去攻打侯景。他们在颍川北面和侯景大军遭遇,结果元柱等人大败。侯景因为羊鸦仁等人率领的梁军援兵尚未来到,便退保颍川。

五月初八(甲辰),东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库狄干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司徒高隆之录尚书事,司空韩轨为司徒,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仆射高洋为尚书令兼领中书监,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元斌为右仆射。五月二十二(戊午),尉景去世。他曾是高欢的养父。

韩轨等人将侯景包围在颍川。侯景怕了,要求割让东荆、北兖州、鲁阳、长社四城给西魏换取他们的救援。尚书左仆射于谨说:“侯景少年时就很懂兵法,为人奸诈难料。我看不如增加他的爵位,再观察形势的变化,不能急着派兵增援。”荆州刺史王思政则认为:“如果不趁机进取,只怕后悔莫及。”西魏于是派荆州的一万多步骑从鲁阳关向阳翟进发。西魏丞相宇文泰得悉后,加授侯景为大将军兼尚书令,接着派太尉李弼和仪同三司赵贵带领一万兵马奔赴颍川。

侯景担心梁武帝因此责怪他,便派中兵参军柳晰带着奏章去建康,说:“因为王师尚未赶来接应,臣在这生死的紧要关头,不得不向关中求救,只是为了挽回目前的局势。臣既然不安于高氏,又岂能见容于宇文氏!这只是犹如被毒蝎螫了手臂,壮士不得不断腕那样,事不得已。臣本来就是一心报国,还希望陛下不要因此责怪臣!臣现在刚刚得到他们的增援,不能马上就抛弃他们。如今臣用四州的底盘作为饵敌的资本,已让宇文泰派兵前来帮助守卫。自豫州以东,齐海以西,全在臣的控制之下。现有的地盘,尽数送归圣朝。悬瓠、项城、徐州、南兖这些地方,还必须陛下派兵前来接纳。希望陛下尽快敕令边境的部队,各自派出重兵,和臣互相呼应,不要错过时机。”梁武帝回信给他说:“出使外邦的士大夫都有临时应变的专断权益,更何况爱卿始创奇谋,将建大业,当然理应见机行事,随机应变。爱卿的诚心毋庸置疑,何必要多作解释!”

同时,西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独孤信为大司马。

六月初三(戊辰),梁武帝任命鄱阳王萧范为征北将军,总督汉北征讨的军事,出击穰城。

东魏司徒韩轨等人包围颍川,在听说西魏的李弼和赵贵等人即将率领大军前来时,急忙于六月初四(己巳)带兵退回邺城。侯景打算趁机劫持李弼和赵贵,兼并他们的部队。赵贵对他早有疑心,没有前往相见。赵贵想引诱侯景到他的军营,然后将他拿下,但李弼劝止了他。羊鸦仁派长史邓鸿带兵来到汝水,李弼则率军回到长安。王思政接着入据颍川。侯景假装说要出外攻城略地,便率军进驻悬瓠。

侯景再次向西魏乞求增援,丞相宇文泰派同轨防主韦法保和都督贺兰愿德等人带兵去帮助他。大行台左丞蓝田人王悦劝宇文泰道:“侯景和高欢的关系,最初是乡亲的情谊,最终却确定了君臣的契约。他身为上将,职位超过大行台。如今高欢刚死,侯景就急匆匆地外叛,说明他野心极大,最终决不肯寄居人下。而且他既然能背叛高氏,又岂肯尽节于朝廷!现在如果我们去添加他的势力,派兵增援,只怕将来朝廷要让天下人贻笑。”宇文泰于是召侯景入朝。

侯景阴谋背叛西魏,但计划未成,因此他想法厚待韦法保等人,希望他们成为他的人。他表面上对他们亲密无间,每次在他们的部队之间往来时,带在身边的侍从都很少;而西魏军中的名将,他都亲自登门造访。同轨防长的长史裴宽跟韦法保说:“侯景极为狡诈,必定不肯入关。他想利用明公,恐怕不能过于相信他。如果在军门埋伏士兵杀了他,那将是了不起的大功。如果不能这样,至少要非常小心地提防他,不能相信他的胡言乱语和各种诱惑,弄不好搞得自己后悔。”韦法保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所以他虽然不敢干掉侯景,但还是尽力防备他。不久后他就找个借口回到了自己的镇所。王思政也觉得侯景有诈,便秘密召贺兰愿德等人回来,然后分派各路部队,占据了侯景的七州和十二镇。侯景果然找理由不肯入朝,并写信给宇文泰说:“我为和高澄这样的人同伍感到可耻,但却怎能和大弟你并肩!”宇文泰于是派行台郎中赵士宪将前后所派出增援侯景的部队全部招了回来。侯景因此下了决心投降南梁。西魏将领任约带领所部一千多人投降了侯景。

宇文泰接着将授予侯景的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军事的职位回授给王思政,但王思政全部辞让,不肯接受。宇文泰不断派使者向他劝说解释,王思政最后只接受了负责河南诸军事的都督职位。

高澄在回晋阳之前,任命他弟弟高洋为京畿大都督,留守邺城,并让黄门侍郎高德政辅佐他。高德政是高颢的儿子。六月十二(丁丑),高澄回到晋阳,这时才开始为高欢发丧。

秋七月,西魏长乐武烈公若于惠去世。

七月初二(丁酉),东魏孝静帝为丞相高欢举哀,身服緦縗(帝王为诸侯穿的丧服),丧礼完全按照当年西汉霍光的丧礼,还追赠高欢为相国、齐王,预备了九锡殊礼。次日,他任命高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朝廷内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勃海王。高澄上奏要辞去齐王爵位。七月初七(壬寅),东魏下诏让太原公高洋摄理军国大政,并派中使去敦劝高澄接受王位。

七月二十五(庚申),羊鸦仁率军进入悬瓠城。七月二十九(甲子),梁武帝下诏将悬瓠作为豫州的州治,将寿春作为南豫州的州治,将合肥改为合州。同时,他任命羊鸦仁为司、豫二州刺史,镇守悬瓠;任命西阳太守羊思达为殷州刺史,镇守项城。

八月初一(乙丑),梁武帝下诏大举讨伐东魏。他派南豫州刺史贞阳侯萧渊明、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分别督领各个大将。萧渊明是梁武帝兄长萧懿的儿子;萧会理则是他四子萧绩的儿子。最初,梁武帝想让鄱阳王萧范为元帅。当时朱异因私人急事在外,听说后赶忙进宫劝梁武帝说:“鄱阳王是盖世英豪,手下将士都会为他拚死卖力。然而他每到一处都非常残暴,所以不是安抚百姓的材料。而且陛下当年曾登上北顾亭远望,觉得江西有造反的气态,而为头的又是骨肉至亲。今天的任命,陛下还必须特别小心加以选择。”梁武帝默然无语。过了一阵后,他问道:“那没会理怎样?”朱异说:“陛下选对人了。”萧会理懦弱无谋。他所乘的抬轿是外头包着牛皮的板屋。梁武帝听说后很不高兴。贞阳侯萧渊明当时镇守寿阳,屡次请求担任出征主帅,梁武帝答应了。萧会理以为自己贵为皇孙,现在又成了都督,便不把萧渊明以下的将领放在眼里。萧渊明和诸将暗中将此事告诉朱异,于是朝廷将萧会理追回来,接着让萧渊明担任都督。

八月初七(辛未),高澄到邺都上朝,一再要求辞去大丞相。东魏孝静帝下诏让他继续担任大将军,其他则跟最早的任命一样。

八月二十(甲申),东魏将齐献武王高欢虚葬在漳水之西;同时暗中在安鼓山石窟佛顶旁边凿成一个墓穴,将他的棺柩放进去后,把洞塞住,然后将工匠全都杀了。到北齐灭亡时,一个工匠的儿子知道怎么回事,便到那里掘开石头偷了很多金子后逃走。这是后话。

八月二十四(戊子),梁武州刺史萧弄璋攻打东魏的碛泉和吕梁两个卫戍,全都攻拔了。同一天,梁武帝下诏任命侯景录行台尚书事。

有人跟东魏大将军高澄说:“侯景有北归的想法。”刚好侯景部将蔡道遵北归,也说“侯景颇知悔过”。侯景的母亲和妻子都在邺都,高澄于是写信给他,告诉他一家人都安好无恙,还许诺他,如果能回来,将让他终身担任豫州刺史,还将他的宠妻和爱子全都交还给他,他部下的文武官员也一律不予追究。侯景让王伟回信说:“如今我已经引来两邦(指南梁和西魏)的兵力,高举旌旗大举北讨。将士犹如熊豹,一齐努力奋战。克复中原,我有幸自己可以办到,何必要麻烦你来恩赐!当年王陵依附汉王(刘邦),即使母亲在项羽手里他也不肯回去。太上皇(指刘邦父亲)被楚人囚禁,而他还毫不在乎地向楚霸王乞讨父亲人肉的羹汤。父母都无所谓了,何况妻儿。我怎会介意他们!假如杀了他们对你有益,我想制止也不能做到。既然杀了他们对我毫发无损,那么坑埋杀戮不是白费功夫吗?家里的老少都在使君手里,跟我有什么关系!”

东魏孝静帝,容仪俊美,膂力过人,能把一只石狮子夹在腋下逾过宫墙。他的弓马骑射也是一流,射无不中。他还喜好文学,从容优雅。当时人们觉得他有孝文帝元宏的风范,因此高澄非常忌妒他。

当初,高欢因为把孝武帝逼赶到西边这件事,内心很不好受,因此事奉孝静帝总是彬彬有礼,非常周到,政事不论大小都要上呈,可行与否全都听旨。每次侍宴,高欢总是俯伏着为孝静帝祝寿。孝静帝举办法会,乘坐皇辇去行香时,高欢总是拿着香炉步行跟在后头,鞠躬屏气,看着孝静帝的脸色办事。所以他的下属侍奉孝静帝也不敢不恭。

当高澄当政后,他十分倨慢无礼。高澄还让中书黄门郎崔季舒察看孝静帝的动静,孝静帝做的事情不论大小崔季舒全都知道。高澄写信给崔季舒说:“那呆子和以前比怎样了?那呆样子有好点了吗?你应当用心观察。”孝静帝曾到邺东打猎,他骑马追逐野兽时驰骋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喊道:“天子千万不要跑得这么快,大将军会生气的!”高澄曾奉陪孝静帝饮酒。他举起大酒杯向孝静帝敬酒说:“臣高澄劝陛下酒。”俨然和孝静帝平起平坐。孝静帝不胜愤慨,说:“自古以来没有不亡之国,朕这辈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高澄大怒,骂道:“朕,朕,狗脚朕!”居然让崔季舒打了孝静帝三拳,然后拂袖而起,出宫去了。第二天,高澄让崔季舒进宫去慰问孝静帝。孝静帝也为自己的行为致歉,并赐给崔季舒一百匹绢布。

孝静帝忍受不了这般屈辱,因此咏诵了谢灵运的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常侍兼侍讲颍川人荀济知道孝静帝的心思,便和祠部郎中元瑾、长秋卿刘思逸、华山王元大器、淮南王元宣洪、济北王元徽等人密谋要杀高澄。元大器是元鸷的儿子。孝静帝下了一道敕令假装问荀济说:“爱卿打算何日开讲?”因此借口要在宫中修建一座土山和讲台,然后叫人挖出一条通往北城的地道。挖到千秋门时,守门的卫兵听到地下响声,便去告知高澄。高澄带兵入宫,见到孝静帝,不拜就直接坐下,责问道:“陛下为何要反?臣父子有保存社稷的大功,又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这一定是左右妃嫔之辈干的。”便要杀了胡夫人和李嫔。孝静帝正色地说:“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反君,从来没听说过君反臣。大王自己要反,怎么反而责备于我!我杀了大王则社稷安宁,不杀则随时灭亡。我自己的身子都还没闲暇爱惜,何况妃嫔!如果一定要弑君篡逆,快慢都取决于大王!”高澄连忙下床叩头,大声谢罪。于是两人又重新和好,一道痛饮一番,直到夜里方才出宫。三天后,高澄将孝静帝幽禁在含章堂。八月二十八(壬辰),高澄居然将荀济在东市公开烹杀。

当初,荀济年轻时居住在江东,博学能文。他和梁武帝萧衍在他发迹前就认识,并知道他有雄心大志。然而荀济十分自负,不服萧衍,还常跟人说:“他要造反,我会在盾牌鼻尖上磨墨写檄文讨伐他。”萧衍得悉后愤愤不平。萧衍即位成为梁武帝后,有人将荀济推荐给他。梁武帝说:“这人虽然有才,但喜欢标新立异和造反胡来,所以不能使用。”荀济上书劝谏梁武帝不要崇信佛法,还指责修建塔寺是奢侈浪费。梁武帝大怒,打算召集朝廷大臣,公开把他杀了。朱异暗中给他透露信息,结果荀济逃到了东魏。高澄启用他为中书监,想让他担任侍读。高欢说:“我还挺喜欢荀济的,想保存他,所以不加任用。荀济一旦入宫,必定要出事。”后来因为高澄的再三请求,高欢才答应了。当荀济出事时,侍中杨遵彦问他说:“你年龄这么大了何苦还这样折腾?”荀济答道:“因为壮气还在!”并趁机解释说:“正因为感伤自己年纪已老,却功名未立,所以想挟天子而诛权臣。”高澄原想饶他不死,便亲自问他道:“荀公为何要造反?”荀济答道:“我奉诏诛杀高澄,谁说是造反!”有司部门因为荀济年老多病,便用鹿车载他前往东市,连车子也一块烧掉了。

高澄怀疑咨议温子升知道元瑾等人的阴谋,但因为正派他刻写高欢的墓碑,便暂时留下了他。当碑文写成后,高澄将他关进晋阳的监狱,不给他任何东西吃。温子升饥饿极了,竟然去吃自己的破短袄,结果就这样死了。高澄将他弃尸在路边角落,籍没了他的家人。太尉长史宋游道最后收葬了他。高澄跟宋游道说:“我近来跟京师各位贵人写信,谈到朝廷的士大夫们。大家都觉得爱卿缺少朋友,是个大毛病。今天才知道爱卿真是位看重故旧,崇尚节义的人。为爱卿担心害怕的人们,真是不知道我的心。”意思是他自己很看重有节义的大臣。九月初七(辛丑),高澄回到晋阳。

要想知道两魏和南梁后来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