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讲究秩序和形式,这一点从其重礼教方面充分体现出来。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重视秩序的系统,可行性强,稳定性好,容易被理解,接受和普及,因而在中华文化中始终处于正统的位置。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和所有时代都欢迎儒学的应用。尤其在社会需要变革,或者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力冲击时,儒学的“礼教”都会受到严重的非议,批判甚至背离。
从个人的感受看,我相信儒学会永远留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并一直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
说到它的缺陷,就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我也想肤浅说几句。
讲究形式和秩序,推行下来,最常见的不足就是“形式主义”。对“形式主义”我也是深恶痛绝的。然细想之后,我还是认为,有形式比没形式好。反对形式主义,并不是反对形式本身,而是反对形式之下没有实在内容的形式空虚。如果已有好的形式,如果能潜下心籍此来务实--充实美好形式下的内容,就可能做到名实相符。
举个例子说,一个喜欢好名声的人,他可能首先注重说好话以博得“好人”的名声。如果他只停留在说的份上,他不过是拥有形式上好人的虚名而已。但如果他能够把言行统一起来,好人的言语也慢慢落实到好事的实践中去的话,他就会成为内外如一的实在好人。
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特别轻视形式,而只强调内容,他很可能做了很多好事而不为人知,也可能因为他刻意摈弃形式而使得自己在做好事的时候容易遭人误解。毕竟大多数人的认识方法都是由表及里,这样,这个真实的好人就很可能因为不屑于形式而使得自己受到他人不公正的对待。
由形式主义延伸的另一个缺陷,是势利的两面派手法。由于人们只认秩序中的位置,使得人们看位置的力量重过对位置上所处人的重视,因而也就导致人对高位的趋炎和对低位的轻视。这种忽略人本身的价值而只看重他外在身份的价值观,如果形成普遍的不求甚解的社会的行为模式,整个社会可能变得异常庸俗化:对金钱或是权势这些标签看得过于重要,而忽视人做为普通人所应有的身份,从而使社会对人的判断缺乏人性的光彩。
打破势利社会观念的方法,也许不是引入所谓平等观念就能有效的。外界引入的直接反对和冲击的观念,会首先与原有观念发生矛盾,造成观念混乱,在彼此冲突磨合之后,才逐渐形成某种双方妥协的折中的新观念。但那种新观念未必就能符合人们最初的愿望。
也许改变势利社会观,还是需要从儒学自身寻找说法和方法去平衡。人的位置,应该是可上可下的;与此同时,唤起同情心,应该可以改变人在势利时对低位的轻蔑心。
儒学被用于社会实践,历经千年,难免不从某些方面出现偏颇和形式上的失衡。人们如果能意识到并看到它应用中的不足,便可以从经典中去寻找重新规范和平衡观念的理论和方法,来适应调整和变革的需要。
不管怎么说,好的理论在运用中可能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完全反向的,人为宗教化的情怀,如果用在儒学研究上,对儒学则是无益反而有害的。
2018.11.03
喜欢读你的文章,学到了很多,让人思考。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