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女儿是爸爸的贴身小棉袄,是否是因爸爸对女儿要比对待儿子态度要好些(或不一样)或者是更亲近一些?如果是,那么这个俗话有没有科学根据呢?以前也有人研究过这方面的关系,但是用的是父母问卷的方式,结果,几乎没有父母声称他们对儿子与女儿处理的态度不一样。意思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对待女儿和儿子是一样平等的。
最近一项研究还真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个研究是5月22日发表在《行为神经科学杂志》上的。领衔作者是珍妮佛.马斯卡罗,她是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助理教授,她的专业是家庭和预防医学。
这项研究招募了52个父亲们,父亲们的年龄在21岁到55岁之间,住在亚特兰大地区。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年龄大概是1到3岁之间。其中30个父亲有女儿,22个父亲有儿子。
然后呢,每个父亲都给一个录音装置,他们把这个设备挂在皮带上,上班时候每天加上周末一天都配带上这个装置。通过编程,这个装置每9分钟录一段50秒长的声音片段,父亲们和孩子们都不知道这个装置什么时候实际上在录音。
研究人员把录音收集起来,大概每个父亲的录音总共有2个小时左右,把这些录音转换成文字, 然后评估父亲们与他们儿子和女儿相处的时候在注意力,行为和语言上的差别。
他们发现有下面的差别:
一。行为:父亲和女儿之间唱歌的时间比父亲和儿子之间要多。
二。语言:父亲和孩子们之间说话时,父亲和女儿之间用的词多与悲伤有关,如“哭“,“悲伤”,“流泪”,“孤独”。另外用得多的词一般与身体有关,如“肚皮“,“脚”,“肚子。” 另外父女间用得多的词还有“更多”,”更好。”,据说这些词对于今后复杂的语言能力发展比较有利。
然而,父子之间用的词更多是一些与成功有关的词——比如“赢”,“骄傲“和“最高”。还有些是比较坚强和力量性的语言,如给儿子挠痒或者与儿子摸爬滚打,折腾之类的语言。
三。父亲对女儿与儿子之间注意力的区别。当孩子提出某种需要或要求的时候,父亲对女儿的反应更多,而对儿子的反应则对较少。
四。他们还用核磁共振去观察父亲对他们孩子面部表情的脑部变化。他们把孩子们不同面部表情的照片给父亲们显示,同时用MRI去观察父亲们大脑内部的变化。父亲们对女儿的高兴表情,在大脑中有强烈的变化,特别是在大脑感情调节区和奖励区。相反那些父亲们对儿子的中性面部表情有更强烈的大脑部反应。研究者解释说,也许儿子的中性面部表情表达的感觉不是很清楚,所以父亲可能更迫切的想知道儿子需要什么。
当然这种父亲对男孩或女孩在语言,行为和注意力上反映的不同也许是基于生物学本身或者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或者上述原因都有。
总之,父子与父女之间相处时,父亲对男孩和对女孩之间的态度还真的有些不同,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要不相信啊。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