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风城黑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安徒生的丹麦哥本哈根

(2025-08-08 13:39:25) 下一个

北欧三国(1): 安徒生的丹麦哥本哈根

 

7月24日到8月3日,我们做了一次短暂的北欧三国探旅。

下午英国航空航班迎着晚霞从芝加哥奥海尔机场腾空而起,约莫七个小时准点到达伦敦的希思罗机场,转机到达欧盟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机场。转机很顺利,一切都很准时。

 

在哥本哈根机场买了两天48小时的通用交通卡(虽然从未见查票者),便乘火车到达哥本哈根中央车站,走十分钟便到达酒店,北欧人都十分友好, 英语也说得很流利,住处出行十分方便。

 

 

 

稍事休息后,我们便开始探索哥本哈根。首先,探索安徒生的哥本哈根, 对中国人来说,童话作家安徒生已是童叟皆知。

 

安徒生与丹麦的灵魂共鸣

 

安徒生是丹麦人的骄傲,也是地球人的骄傲。他的全名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这位丹麦的文学巨匠,用他的童话故事为世界编织了梦幻的网,被誉为“世界童话之父”。。他的作品不仅是孩子们的睡前故事,更是承载了丹麦文化的精髓,融入了他对人性、希望与牺牲的深刻思考。

 

安徒生于1805年出生于丹麦欧登塞(Odense)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是洗衣妇。他自幼喜爱文学和戏剧,但家境限制了他的教育机会。14岁时,安徒生从家乡独自前往哥本哈根,试图成为演员或歌手,但未获成功。后来得到资助,进入学校学习,开始写作诗歌和戏剧。以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哥本哈根度过。一个鞋匠家庭的贫困环境塑造了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能力。他的童话,如《小美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不仅在丹麦家喻户晓,更成为全球文学的瑰宝。他的代表作包括:

 

  • 《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 1837):讲述美人鱼为爱牺牲的悲剧故事,充满浪漫与哲学思考。
  •  
  • 《丑小鸭》(The Ugly Duckling, 1843):描述一只被排斥的“丑小鸭”最终蜕变为天鹅,象征自我成长与接纳。
  •  
  • 《卖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 1845):展现贫穷与希望的对比,充满悲悯。
  •  
  • 《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1837):讽刺虚荣与盲目从众。
  •  
  • 《拇指姑娘》(Thumbelina, 1835)、《雪女王》(The Snow Queen, 1844)等。 安徒生一生创作了约160个童话故事,翻译成超过150种语言,影响深远。

 

安徒生的创作与丹麦的自然与文化密不可分。哥本哈根,这座北欧的明珠城市,以其运河、历史建筑和浪漫氛围,成为他灵感的源泉。他的故事常常带有丹麦海滨城市的湿润气息,带着北海的波涛声和哥本哈根街头的微光。安徒生的童话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丹麦民族精神的缩影,展现了这个小国在逆境中追求美好与自由的灵魂。

 

 

小美人鱼:哥本哈根永恒的象征

 

在哥本哈根的海滨,静静伫立着小美人鱼雕像(The Little Mermaid),这座由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Edvard Eriksen)创作的铜像于1913年8月23日正式揭幕。,灵感正是来自安徒生的同名童话《小美人鱼》。

 

安徒生的《小美人鱼》发表于1837年,讲述了一位年轻美人鱼爱上人类王子,为追求爱情和灵魂,放弃了自己的声音和海洋生活,最终却因王子与他人结婚而化作泡沫的悲剧故事。这个故事充满浪漫与牺牲的主题,深深打动了全球读者,成为安徒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牺牲与纯真的故事,更映射了安徒生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

 

小美人鱼雕像坐落于朗厄利尼(Langelinie)码头,面向波罗的海,背对哥本哈根的喧嚣。她低头沉思,姿态优雅而忧郁,成为哥本哈根乃至丹麦的文化地标及标志性景点。尽管雕像多次遭受破坏与修复,她依然是游客心中的必访之地,雕像的存在象征着丹麦人对安徒生文学遗产的珍视。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到这里,试图从她的沉默中捕捉安徒生笔下的浪漫与悲怆。如今她的左肘部,双膝盖都后被游客触摸得闪亮。我们也必须来打卡。

 

小美人鱼雕像,它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所以也为中国游客所喜爱。

 

雕像的灵感来源于卡尔·雅各布森(Carl Jacobsen),他是丹麦著名啤酒品牌嘉士伯(Carlsberg)的创始人。1909年,雅各布森在观看由哥本哈根皇家剧院上演的《小美人鱼》芭蕾舞剧后深受感动,决定委托创作一座雕像,以纪念这个童话故事。爱德华·埃里克森受托创作这座雕像。他以自己的妻子艾琳·埃里克森(Eline Eriksen)为模特,塑造了小美人鱼的形象。雕像展现了一个坐在岩石上的美人鱼,低头凝视,带着一丝忧郁,与童话中她对人类世界的向往和内心的挣扎相呼应。

 

雕像由青铜和花岗岩制成,高仅约1.25米,重175公斤,整体造型小巧精致,很不起眼, 但名声在外,与人们想象中的“宏伟地标”形成鲜明对比, 也许它的小巧和精致也正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小美人鱼雕像不仅是哥本哈根的象征,也是丹麦文化和安徒生童话的代表。它体现了丹麦人对文学、艺术和浪漫情怀的珍视。尽管雕像规模不大,却吸引了无数游客,成为哥本哈根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每年有数百万人专程前来拍照留念。

 

小美人鱼雕像自落成以来,经历了多次破坏和修复: vandalism事件:1964年,雕像的头部被锯断,后被找回并修复;1984年、1990年和1998年,雕像多次被泼漆或遭到其他形式的破坏。2003年,雕像被炸药炸离基座,但随后被修复并重新安置。近年来,雕像还被涂上政治或环保口号,如抗议捕鲸或气候变化的标语。

 

如果不乘船从海上是看不到他的背面的,我们坐游轮就有机会靠近背面欣赏。

 

蒂沃利乐园, 市政厅及安徒生雕像:童话世界的现实投影

 

如果说小美人鱼是安徒生的文学象征,那么蒂沃利花园(Tivoli Gardens)则是他童话世界的现实投影。蒂沃利建于1843年,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紧邻中央火车站(Københavns Hovedbanegård),步行即可到达市政厅广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游乐园之一,也是安徒生常光顾的地方。这座花园以其梦幻的灯光、古典的游乐设施和郁郁葱葱的花园闻名,宛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奇幻场景。

 

蒂沃利的灵感部分来源于安徒生的旅行见闻与想象。他曾在欧洲各地旅行,深受巴洛克花园和东方风情的启发。蒂沃利的异国情调、灯火辉煌的夜晚和充满童趣的氛围,与安徒生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皇帝的新装》中对虚荣的讽刺,还是《豌豆公主》中对细腻情感的捕捉,蒂沃利的欢乐与精致似乎都在回应安徒生的文学精神。

 

作为丹麦的文化名片,蒂沃利不仅是家庭出游的乐园,也是哥本哈根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年夏季和圣诞节期间,蒂沃利会举办盛大的节庆活动,吸引全球游客。安徒生或许曾在园中的某条小径上漫步,构思着他的下一部童话。

 

也有人认为,安徒生的许多作品都受到了蒂沃利乐园内项目的启发, 所以在市政厅旁边的这座安徒生的雕像,安徒生是在安徒生大道蒂沃利乐园对面目视着蒂沃利乐园的。

 

我们白天及晚上都要路过市政厅,反复地看到安徒生雕像及蒂沃利乐园夜景。蒂沃利乐园内周六晚及特定日子有烟火秀,我们住的恰好有两个周六,晚上烟花声不绝于耳。

 

乐园是一个将童话氛围、历史底蕴和现代娱乐完美结合的地方。它既能让人找到童年的乐趣,也适合浪漫情侣夜游,或者一家老小轻松度假。正如安徒生曾说的:“只要有 蒂沃利,哥本哈根就永远不老。”

 

市政厅

 

哥本哈根市政厅(Copenhagen City Hall,丹麦语:Københavns Rådhus)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市中心市政厅广场(Rådhuspladsen),目前仍然是哥本哈根市议会和市长办公室所在地,也是文化与历史的象征。

 

哥本哈根市政厅建于1892年至1905年,由丹麦建筑师马丁·纽洛普(Martin Nyrop)设计,融合了北欧浪漫主义与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元素。建筑外立面采用红色砖石,灵感来源于意大利锡耶纳的市政厅(Palazzo Pubblico),同时融入了丹麦传统建筑的细腻特征。市政厅的正面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雕塑,包括丹麦神话中的人物和历史场景,展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市政厅高105.6米的钟楼,塔顶装饰着阿布萨隆主教(Bishop Absalon)的镀金雕像。阿布萨隆是哥本哈根的创始人,他的雕像俯瞰城市,象征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钟楼上的大型钟表由天文学家延斯·奥尔森(Jens Olsen)设计,被称为“世界时钟”(Verdensur),展示全球时间和天文数据,是一件精密的艺术与科学结合之作。世界时钟的制作耗时近40年,是20世纪天文与工艺的杰作。

 

 

 

市政厅落成时正值丹麦现代化进程的高峰,象征着哥本哈根作为北欧重要城市的崛起。安徒生童话的氛围与市政厅的浪漫主义风格不谋而合,传说他曾在此参加过活动。

 

市政厅前的市政厅广场是哥本哈根的交通中心,广场上有0公里的起点,表示所有距哥本哈根的距离都从这里开始测量。

 

 

市政厅广场(Rådhuspladsen)上的雕塑包括几座重要的作品,但最著名的是“龙喷泉”(Dragespringvandet,Dragon Fountain)。这座雕塑位于广场的东北角,创作于1904年,由雕塑家Joakim Skovgaard和Thorvald Bindesbøll设计。它描绘了四条龙围绕喷泉的动态场景,象征着力量与神话,深受北欧传说的启发。当然,西南侧有安徒生雕像。

 

 

新港:哥本哈根的色彩与历史

 

新港(Nyhavn)是哥本哈根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之一,这条始建于17世纪的运河两旁,排列着色彩斑斓的房屋、酒吧和咖啡馆。安徒生曾在新港居住多年,他的故居(位于新港18号、20号和67号)至今仍是文学爱好者的朝圣地。在这里,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小美人鱼》。

 

新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丹麦作为海上贸易强国的时代。运河最初为商船提供停靠之地,而如今,它已成为哥本哈根的社交中心,游客与本地人共同沉浸在它的热闹与浪漫中。新港的每一栋房子都像是从安徒生的童话中走出来的布景,色彩明快却不失温暖,仿佛在诉说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故事。

 

站在新港的码头,迎着海风,可以想象安徒生如何从这些运河与船只中汲取灵感。他的童话常常带有海洋的意象,无论是《小美人鱼》的深海王国,还是《拇指姑娘》的漂流冒险,都与新港的波光粼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拍摄日落及夜景,最好不过是站在最远处的桥上。

 

 

安徒生与丹麦的永恒联结

 

安徒生的童话不仅是丹麦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与国界,却又深深植根于丹麦的文化土壤。小美人鱼雕像凝望大海,诉说着牺牲与爱的故事;蒂沃利花园的灯火与欢笑,延续着童话的奇幻;新港的运河与彩色房屋,承载着安徒生的生活与创作。它们共同构成了哥本哈根的灵魂,也让安徒生的名字与丹麦永远相连。

 

当漫步在哥本哈根的街头,无论是驻足于小美人鱼的雕像前,徜徉在安徒生大道上,还是漫步在新港的运河边,都能感受到安徒生的存在。他的童话不仅是文字,更是丹麦的呼吸与心跳,是这座城市永恒的诗篇。

 

安徒生有一句重要的格言(motto):“旅行就是生活(To travel is to live) ”。他花了43年时间四处旅游,从海外的岁月中汲取创作童话和故事的灵感。安徒生热爱旅行,足迹遍布欧洲,结识了狄更斯、雨果等文学巨匠。他的旅行见闻也融入了作品,如《即兴诗人》(The Improvisatore)。安徒生终身未婚,感情生活复杂,曾对多位男女怀有深厚情感,但多为单恋。他性格敏感,晚年饱受孤独和健康问题困扰。安徒生的童话被改编成电影、动画、戏剧等,如迪士尼的《小美人鱼》(1989)。

 

希望我们的旅行与安徒生有异曲同工之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茵芯 回复 悄悄话 这个城市还有一个丑妹妹的雕塑。说实话,可以提供游览的并不多,和当地人交流收获颇丰。感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