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皮皮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皮皮虾: 【虾语诗论之扯蛋三则】

(2015-07-05 15:42:22) 下一个
看了题目,你就会发现,我用了错别字。不过许多人都会把扯淡写成扯蛋。今天本虾故意为之,其实是为了用这些虾扯蛋的图,以彰显本虾以下的诗论全是瞎扯淡。
 
有人问我怎么写诗,我告诉TA ,诗这个东西,挤一挤总会有的(别笑)。如果你看了我的诗论,从此会写诗了,或者写诗水平提高了,或者干脆会瞎扯蛋了,不要忘了告诉我一声,满足一下我的第四层次的马洛斯需求。
 
(一)诗就是有话不好好说
生活在加州对写诗很不利。有位作家说过:四季不分明的地方出不了好诗人。不过鼓浪屿的舒婷不也是大诗人吗?厦门的冬天可暖和了。
 
很多人喜欢引用本虾的这句诗论:"诗就是硬要把好好的话不好好地说"。诗人喜欢故意话里有话,曲折隐晦。这样才能让读者有探幽的乐趣。白描当然可以,但比例要少于20%。
 
诗不能太直白,应该增加意象。不是要多说具体事或理,而是要托物托景。你看唐朝田园派王维的诗,每首都是一幅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多唯美!
 
诗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指桑骂槐",让读者从桑中读出槐来,从而达到体会的妙处来。有时会错意,体会出柳来,那也是一种再创造,更有韵味。
 
有同好诗友同意夲虾,说知道诗是要一步三摇,指桑骂槐,指东打西,指鹿为马,隔山打牛,长吁短叹,明争暗斗,金蝉脱壳,忽明忽暗,气短言长/言短气长,无病呻吟,画蛇添足?(看,诗这么多毛病,无药可医啊),可是就没法做到啊!
 
Well,你就想象在与读者玩智力游戏,捉迷藏,隐藏一些东西在句子里,让读者去找。所以有人说:要写好诗,得先当疯子。就是思维要发散、不按牌理出牌。为什么李白斗酒诗百篇?因为醉了的时候他的思维是非常态的(是不是进了虫洞,到了5D空间了?)。为什么他的诗气势磅礴?因为他是杂种(他出生在小亚细亚的碎叶城,现属于自前苏联分裂出来的吉尔吉斯斯坦,其母为当地土著),因而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这是唐诗二把手杜甫比不了的(扯蛋扯远了)。
 
诗不能放不开,不宜沿着一条线走下去(又不是长安街),否则缺少递进和层次,缺乏那种突然抽身事外的飘逸。你看苏州园林的九曲桥多费木料,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扎那么多洞多费功夫,那乌节路上的彩衣少年耳朵上也扎好几个洞呢!为什么?美啊!为了美就一点也不经济。这和科技论文要求简单明了完全相反。

好诗要象咱Palo Alto(漂亮丫头)的华人子弟林书豪打篮球,要有快跑、急转、猛停、跳投那种飘忽不定的身手,要还有绝杀,就是诗中要有一两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话(称作诗眼),那种鬼斧神工的意外话,鬼才急智(唐朝李贺最擅长,被称作诗鬼)。

比如爸爸想写自已听胎中女儿的喜悦,就可以完全违反常理,写出被虐狂的心理来,"有力的一踢给我一世的温柔",你觉得怎样?
 
再比如芒克这句:"象交换决斗的手枪一样,交换一册诗",是不是让你要回味一下?

再如好友亨利的句子:"我用橡皮擦了一整夜你的背影/直到把远方欲晓的天空擦破",这句是否构思奇妙?
 
看海子的句子"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有没有觉得震撼?
 
(二)修辞等魔术大法
诗词几乎用遍了所有十七种修辞手法(象magic可以点石成金),除了最常用的比喻(明喻、隐喻、借喻)、拟人、夸张、排笔、象征外,诗词专用的修辞手法有对仗(常用于古体诗)和比兴(西北民歌、信天游、花儿最多用)。另外,还经常用典(辛弃疾最喜欢用,但有点abuse)。
 
比如本虾那篇关于家长谢师宴的诗,全篇根本没提家长和教师一个字,但用了双彩虹作比喻,马上引得一片赞叹。其实那首诗里彩虹贯穿全篇,还有象征意义,暗示风雨之后的希望(因为这之前学校有学生自杀)。可能许多人没注意到,那双彩虹的颜色排列,这边红色在最外层、紫色在最内层,另一边正好相反,形成对应。奇妙吧?
 
另一种很好用的修辞工具(英文叫device,特帖切)是通感,就是用了五官中的一个器官管了另一个器官的闲事。比如夲虾另一首诗《秋千乐》首句"多甜啊!今天的阳光",是用味觉代替触觉和视觉,但这个技巧要自然恰到好处,不可故意人为。这句表现孩子五官感知的敏锐且不易分辨,读的人经提醒才发现,说明己达到了自然的运用。
 
前几天,有人引用《木兰辞》最后两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就说这句用了不太常用的修辞手法,看看本群500人,是不是有人能讲出来,不许查书或搜索。结果至今无一人答出。当时本虾还提示:既然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说明是有区别的,为什么还辨不出雄雌?走的时候眼就不迷离了、脚也不扑朔了?当然不是。告诉你吧,这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感谢南加三国与本虾的讨论)。互文怎么回事?就是两种事物分別描述,其实却内容共享。比如你情我愿,其实就是你我都情愿。回到木兰辞,其实就是雄雌两种兔都是又脚扑朔又眼迷离的,所以不好分辨。
 
前些日子夲虾有一首诗中独创了一个类成语,一共四个字却用了三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妙不可言。真的不可言啊,因为那是首黄诗,不便在此分享(别私下纠缠不休啊!Curiosity can kill a cat)。
 
为说明起见(数学课讲完定理不是也要上例题吗?),夲虾上两首多年前一个朋友的旧作和经他要求夲虾为其修改过后的版本。
 
第一首原版(同学二十周年聚会,不能参加,写在收到聚会录像时):
滨湖别墅喜相聚,
身未前往心相映,
团结互助忆往事,
同学情意永珍贵。
 
看看,许多人写诗都有这个毛病,太直,不是永珍贵,就是心相映。而且这老兄的诗还不押韵。
 
以下是我改过后的诗:
闻讯滨湖秋色醉,
重来二十岁月飞。
观钓徒有羡渔情,
共此明月惜久违。
 
比原来好些,但仍差强人意。我不喜欢改别人的诗,宁愿从头自已来,因为別人的诗已经设下了框框让你套,正犯了写诗落入俗套的大忌。
 
再来看看他的另一首。他的大学同学车祸去世了,很想写首诗表达一下。我看了那人的照片,长得一表人才,是太可惜了。以下是他的原诗:
 
忆室友
 
才见毅兄英雄色
却闻噩耗心悲怯
同室四年心相知
友情微笑永恒在
 
看,一样的问题,太直了,还不押韵。好象凑够七个字一句就是诗了。而且两个心字在同一首诗的前后两句同一位置出现,是写诗之大忌,称为“撞脸”,低级错误也。
 
以上是pre, 以下是post整容:
 
悼室友
 
弱冠四载共星光,
不惑万里独梦享;
吾自渐老忍露涕,
兄恒玉树笑风长。
 
说明一下,弱冠在古文里指二十岁青年。这前两句有一点对比的意思:弱冠对不惑,四载对万里(数字加时空),共对独。后两句也是对比,一个渐老,另一个因为定格在去世时因而永远年轻。没说流泪,但用了露作比喻加拟人,引申见露珠而伤心。这个忍字其实是忍不住,使役动词,比如鲁迅有句"忍向刀丛觅小诗"。
 
这哥们还挺逗,群发给全班同学时不忘说明此诗经本虾帮忙修改。问题是我又不认识他那些同学,莫名其妙。BTW, 他最近又寄诗来求教,水平明显大长。
 
(三)理工轴男解诗
我们硅谷有很多理工科背景的人才,个个绝顶聪明,号称理工轴男(怎么感觉有点宣传伟大领袖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啊?)。夲虾投其所好,想从科学角度分析一下这李商隐的诗(既然其他大诗人都提到了,他也不能少吧)。

李商隐的诗经常运用很多精妙的比喻,象做数学题一样,让读者求解。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诗的题目是无题,可是读者都知道这比喻指爱情,为什么不直接用爱情作标题?为什么用那么多隐喻?
 
因为爱情就是这道数学题的根(解),不能说破,是要让读者去解的,所以用了无题(就是x这个未知数,你见过数学应用题每题都有标题吗?)。为什么一个比喻不够?因为他在做modelling,在建模型simulate(模拟)爱情的表述方程。用一个比喻不够像,要用多个比喻建立方程组,几个模型的集合才能稍稍逼近真理的岸边,或者说几个方程在坐标上围出了一个域来,定义爱情就在这个域里。
 
你会看到他的诗有时每句一个隐喻,每个比喻都很恰当精妙,可是每句都与真解瘦三分或胖三厘,必须几句综合才能够求解。
 
他的另一首诗《锦瑟》也是如此:"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瞎扯蛋时间太长会蛋疼,就此打住吧。现以一诗友即席诗结尾:
火爆大师开讲堂,
语出豪放言铿锵,
题材彪悍聚气场,
惊得轴人几回肠!
搬个板凳坐一旁,
洗耳恭听大师腔!

注:文中所有虾扯蛋的照片为老猫提供。
 
2015.3.17 St. Patrick Day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