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
2016 (39)
2017 (46)
2022 (219)
2025-10-10
教会M的安乐死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整个人都不好了。
昨天还在茶聚中跟她聊天,还说她跟另一个教友长的差不多,瘦瘦的,是不是姐妹啊,其它人也都心知肚明地配合着,让她最后一次茶聚过的跟平常一样,唯独自己不知,然后到点放下茶杯回去上班了;过两天得知她已安乐死,跟你聊天的时候是带着必死的决心来的,这是什么感觉?!
觉得被吓着了。
第二天,一向无梦的我凌晨在噩梦中惊醒。
单位的活赶不出来了,已经过了点,没法收拾。
到外面出口气,流浪汉挡在门口,模样是那么年轻英俊,如电影明星一样,却是一身恶臭,并极具侵犯性。
旁边有三趟公车,从来没见过这车号,哪一趟能带我去熟悉的站点,从那儿可以转车回到自己熟悉的区域呢?
没有。
前面是一个大操场,上面散落着一袋袋黑塑料袋装的衣服,流浪汉以及难民们在操场上寻找着可用的衣服。
操场对面是大道,有车有人,也许自己可以找到一个公车;但跨过操场却是一场艰难的行旅。
在黑暗的破烂衣物及捡垃圾的人群中穿过,发现那条路却很陌生,并且很不安全;不得不折回来,再次跨过操场。
后面是自己熟悉的区域,醒了。
工作的压力,对治安的担忧,因为女儿要很晚才能回来,家里太多衣服还没清出去带来的困扰。
怎么会这么黑暗的呢?
精神健康真的很重要哦。
自己真怕在黑暗中停留时间太长。
女儿看着我借了一本唐山地震的书,很奇怪;跟她说:太悲伤了,人间炼狱,看不下去。
只有Nadal的自转以及林婉珍的自传让我一气呵成地读完,前者充满正能量,对后者命运的安排扼腕长叹。
健康的身体,心灵的宁静是我们最为追求的,怎么才能活成这样呢?
为什么M的安乐死让自己如此不安。
周日追思会已报名了,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教堂,在创立之初是社区的意思,在这里,认识了很多这个社区的人。一直想找个中国人的社区,也在行动上开始淡出这个社区,但这里遇到的人,却从不让我寂寞,他们的生命绽放着异样的光彩,让我目不暇接:如在印度寻找生命的意义的某教友前夫,把房子卖了到日本东京生活的姐妹,下个星期就要110岁的老寿星,多伦多报社的元老之一总跟我讲他正在写的书,一个义无返顾跟命运妥协的安乐死M……
觉得经过这些,自己反而要更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善待与你相识的人和事。
生命像流水一样,慢慢地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