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
2016 (39)
2017 (46)
2022 (219)
2025-06-30
从图书馆回来,在路口等过马路时,旁边一个很瘦的印度长相的女人问:你是不是我在图书馆认识的?
有点奇怪,说:不是的。
她表示道歉。
走回家的路上,快到家门口时突然想起:天,认识她!
去年生病,也没闲着,图书馆报了义工,加入社恐小组,扩大社交能力和范围。
呵呵,我也社恐。
就是在那个小组认识了她M还有另一个女士L,我们三人组成一个互助小组,轮流当组长,召唤小组活动。
L是德国人,住在旁边的豪宅里,却活到孤家寡人,生活空虚,人生空洞。
第一次聚会是L组织的,就在她家旁边的咖啡屋。
L来自于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后面离婚了,没有孩子,就剩下自己一个人。
她有个姐姐,在离婚的泥潭中深陷其中。有些老钱,她姐姐住在父母留下的庄园里。这是L唯一的亲人,圣诞唯一可去的地方。
姐姐跟她说:你来了,自己照顾自己,她没法管到,孩子要操心,自己跟忧郁症苦博,家里乱成一摊。
L觉得她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去了德国也是她自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圣诞晚餐交换礼物什么的。圣诞即将来近,她不知要不要回德国,反正从一个屋子躲到另一个屋子?
M跟妹妹一家同住,是难民过来的,过来15年了。
她好像跟这个世界绝缘,除了图书馆,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左边100米是个深林公园,她不知道;右边远一点是国家植物园,她也不知道,电器不懂,APP也不懂,人更不认识,像个巨婴。
L说:M真的需要我们帮助哦。
跟L说:其实,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生活中有很多乐趣,朋友,旅游,书籍,各种聚会,就是静静地走在林子里,也可与自然交流。
比起来,我好像过于活泼。
后面开始打太极了,又冷了,各种活动和不同的生活安排,忙于工作,都把这个小组忘了。
当时说圣诞后过些日子再组织活动的。
估计是轮到我组织的时候没有组织,或者,乌合之众,背景相差太远,无法走到一起,或者后面加入太极小组,打着打着就把这事儿忘了。
如果不是M,都忘记自己病假时干了些什么事了。
总之,生活总能让我找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