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儒的思想背景
作者:澄海(台湾)
将所有的宗教与哲学归纳起来,主题有二:第一个是「天人合一」及「万物一体」的体证;第二个是确立身心修炼的方法,以达到第一个主题。
只有天人合一与万物一体才可以解决人生的所有痛苦,是一切哲学与宗教的最高原则,尽管众说纷纭,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我们应该对此主题保持严肃而且正面的态度,也鼓励继续研究。
在这个研究下,我们才能保持客观的态度,审视宋明儒的理学运动,再来批判其它连带而来的细节,尤其有关禅学方面。因为一直以来认为理学执持着「排禅归儒」的态度,过多的批判禅学而淹没理学的价值,不能在这个混乱的批评中找回各自的立场与价值,理学的沉沦也伴同着禅学的沉沦,是中国学术思想中最大的败笔,令人痛心。
理学家面对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达到覆天盖地的现象,心生疑虑,一方面企图将治国思想拉回现实的人性界,延续先秦儒家重视现实人生的宗旨,初期的参政及后期学院讲学风气的推广,维持这股为生民立命的血统,让知识分子保持关心社会的责任。
另一方面,宋儒极须从古籍中找寻一条本体论,既可修身治国,又可以对抗庞大的佛教教义与离世思想。
如何建构儒家的本体论呢?
本体论在老子的《道德经》讲得很清楚,那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影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很广很深,可是带着偏见的儒者,傲慢的拒绝引用,因为《证道歌》是道教的经典,引用《道德经》等于承认道家高于儒家,没有面子。
宋代的儒者终于发现了《中庸》。
《中庸》这本书的内容很特别,看不出思想的出处,完全独一无二。拿来看看,好像很接近日常生活的义理,有点老生常谈。可是垫在《易经》之后看,变易不已的道理突然有个核心──中庸之道出现 那就是不易之易了。如果拿来与佛教的《圆觉经》比较,会在心中升起光明,把《圆觉经》的圆觉点亮了,不必避过什么训练,直达心源。如果把《中庸》与《坛经》合看,在精进修行又别有智慧的指示。
粗看之下,以为《中庸》是大乘佛教菩萨的隐名著作,但它确实是古籍,被摆在不必要的角落,没有人注意到。第一个注意到这本书价值的是萧衍,一位入迷的佛教信徒,我们不知道他为何重视《中庸》,如果他确信读通了这本书,也不会舍身出家,疯狂的迷信到把国家也不在乎了。
第二位重视这本书的是李翱,他是虔诚的佛教徒,但保持着理智,他的佛学老师是药山惟严,是伟大的禅师,相信两人交往,谈论禅学的机会很多,而《中庸》彷如一部佛经的精要,要言不繁,把教理提纲挈领的讲出来了。虽然它不是佛教的经典,却是中国士大夫研究天人合一的重要著作,有点神秘,大家似懂非懂也就冷落掉了。
到了宋朝,士大夫对佛教采取排斥的态度,为了缓解排佛归儒的气氛,云门宗第三代的智圆、第四代的契嵩,提倡儒佛并重的主张,并将《中庸》加以批注,大加赞扬。《中庸》的思想也引起了宋儒的重视,列为四书之一,广受教授。
《中庸》谈的是心性,佛家对此最擅长,所以对佛学有深刻研究的人,一看都能心领神会,智圆与契嵩重视《中庸》,本来有意说明佛儒也有思想的会合点,可以坐下来共同讨论。
宋儒主张的理气论有长远的历史,理气论是本体论,把心性论放在修行上讲,后来朱子又从《伪古文尚书》得了灵感,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通称的「十六字传心诀」。《中庸》的地位明显提升到人心与道心的论述,使天理与人欲做了很好的安排,修行在去人欲存天理,自然的把《大学》的格物致知也放进来了,理学的思想体系更加完备。
从宋经元到明,理学思想引领中国开拓出一条心性研究大道,到了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达到高峰,期间长达七、八百年。王阳明最可贵的是阳明学的建立,那里充满了阳光的思想与刚正的精神,如果普遍传开,渗入民间,相信中国将走出不一样的历史。
本文在了解了宋明儒思想背景之外,就理学家与禅学家的重大差异,提出个人研究的心得,希望有裨于思想的研究。因为我们发现:现代学者不了解禅宗,一如宋明儒不了解禅宗,更有一件,现代学者少有宋明儒一悟顿息疑问的经验,抓不着宋明儒的痒处。